古代有多少女子殉情是甘心情願的?一個也沒有

最著名的莫過於虞姬在大兵壓境四面楚歌中的拔劍自刎了。是宿命還是悲哀?楚霸王項羽的楚軍眼看就要潰散了,他之前沒有想過自己會輸得這麼慘,他此刻才打定主意要一死謝天下,那麼,他身邊的虞姬呢?這個眼前的絕世美人,一旦落入劉邦的手裡,自然不會被殺,但也自然會成了劉邦的女人。於是,項羽感嘆婉轉的提醒著虞姬,我乃英雄,女人易人,讓我這個英雄顏面何在?豈不是讓英雄最後還留下灰敗的一筆?

古代有多少女子殉情是甘心情願的?一個也沒有

近在咫尺的虞姬真真切切感受到項羽的焦慮和心思,她只好一咬牙淡淡的說那句:“大王,不如我來為你再舞一次劍。”說罷一轉身,裙裾飛舞,寶劍出鞘,旋轉騰挪間,已然臉色蒼白倒在了項羽懷中。一縷鮮血之雪白的肩頸泊泊而出:“大王,不要為我焦慮,我先走了”。此時的項羽是多麼的欣慰和滿足。死又何妨?天堂不是還有美人虞姬陪著我嗎。

古代有多少女子殉情是甘心情願的?一個也沒有

古代有多少女子殉情是甘心情願的?一個也沒有

楚漢之爭的五年後,劉邦做了皇帝,感性又豪氣的項羽敗北。他和虞姬的那段愛情故事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傳奇。被一代一代傳頌和演繹,後來又幻化成了程蝶衣,成就了張國榮,也完成了許許多多中國男人心目中扭曲的愛情夢想。他們從不反問如果女人面臨絕境,男人是不是也應該義無反顧的為愛情殉節,他們從不,只是陶陶然的以為犧牲和忠貞這樣的事應該由女人來完成。

古代有多少女子殉情是甘心情願的?一個也沒有

中國傳統主流文化裡一貫如此,那個被逼無奈的綠珠,從樓上高高墜下重重摔在冰冷的街市中,那個被白居易幾句輕飄飄的話逼死自盡的關盼盼,成就了多少男人的虛榮心和成就感,說白了就是一顆一覽無餘的自私心。愛女人可以,卻不是基於平等和尊重的基礎之上。試想《泰坦尼克號》如果按這樣的思路演繹下去會是什麼結局呢?傑克拉著露絲的手久久不肯放下,兩個人微笑著一同死去,一同墜入無邊的黑暗。因為他不肯留下最愛的人輾轉在別的男人的懷抱裡,如果是這樣的演繹法,這段纏綿悱惻的愛情還有什麼意義呢。

古代有多少女子殉情是甘心情願的?一個也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