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杀了“马邑之围”的将领王恢的理由是什么?为什么非杀不可呢?

曾传新

在汉匈之战全面启动前,一场堪称“开幕战”的大剧也正式上演:汉朝先使出无中生有计,准备瞒天过海,然后以逸待劳、关门捉贼,却因为一个意外,从而打草惊蛇,致使匈奴大军走为上……而这场大剧的首倡者汉将王恢因惧敌惧战而被杀掉。

那么,汉武帝杀“马邑之围”献计者、将军王恢的理由是什么?为什么非杀他不可呢?

1、通过《史记》分析王恢必死原因

《史记》记载“马邑之围”过程如下:商人聂壹通过汉将王恢献计,假称出卖马邑城,匈奴单于因此率10万骑兵侵入。汉朝30余万大军在马邑城设伏,以逸待劳。匈奴离马邑百余里时,发现牛羊遍野却无人放牧,就打下一座汉军哨所。

恰好雁门郡尉史正巡察,在哨所被捉。尉史就报告了汉军计划,匈奴退兵,并封投降的尉史为“天王”。王恢原本率军攻击匈奴辎重,听说匈奴大军已退,人马众多,不敢出击。汉武帝认为王恢是伏击战谋划者,事到临头却不敢进攻,因而杀了王恢。

计策是你王恢所献,朝廷动用30万大军,最终一无所获。唯一有机会出击的王恢因畏惧匈奴人多,眼睁睁看着匈奴全身而退。作为决意开启战端,一雪前朝旧耻的汉武帝,无论如何是不能容忍的。

杀王恢,传递了至少两个信号:第一个是,如果再如以前那样畏惧匈奴战力,认为匈奴是不可战胜的,必杀!第二个是,坚定朝廷上下与匈奴开战的决心,让少部分抱有“和亲换和平”的人,彻底死心。因此,王恢之死实质是为一场全面战争祭旗、壮行。

2、通过《资治通鉴》分析王恢必死原因

《资治通鉴》对“马邑之围”的记载更详细:在汉武帝决定发兵前,韩安国和王恢曾在朝堂上有过争论:

韩安国:汉高祖曾被匈奴围困7天,最终用和亲政策带来五世和平,因此不能轻启战端。

王恢:汉高祖不打匈奴不是怕他们,也不是能力达不到,而是为了让天下人得以休养。现在匈奴侵扰,士兵多战死,因此汉匈之间早晚必有一战。

韩安国:对匈奴用兵,孤军深入难以成功,全面进攻后备不足,进军太快缺乏粮草,进军缓慢丧失战机。因此,不能轻易与匈奴开战。

王恢:现在打击匈奴,不是要深入敌境,而要诱敌前来,我军设伏,据险要地势,阻击前军,断绝退路,谋划得当,必定大获全胜。

汉武帝最终同意了王恢的计策。随后过程与《史记》所述相同,汉军白忙活了一场,王恢惧敌不敢出击。下面的内容则是《史记》所没有的:

——汉武帝迁怒于王恢。王恢辩解:“原计划把匈奴诱入入马邑城,汉军主力出击,我率军袭击后勤部队。现在匈奴全军而退,我3万人打不过匈奴10万大军。我知道不出击而放敌走是死罪,但我保全了汉朝3万将士性命。”

——汉武帝把王恢交给廷尉审判。最终判决:“避敌观望,不敢出击,处斩。”王恢暗中向丞相田蚡行贿1000金,请求开脱罪名,田蚡给太后说:“王恢率先提出马邑计划,如今计策没有成功而杀王恢,等于替匈奴杀了献计者。”

——太后向汉武帝说了上述的话。汉武帝答:“王恢是马邑主谋,我听他的建议,调集几十万兵马,配合他的计划。虽然没有成功,王恢如果袭击匈奴后勤部队,可安慰将士之心。不杀王恢,无法向天下人谢罪。”王恢得知汉武帝的原话后,就自杀谢罪了。

战前信誓旦旦,似乎浑身是胆。事到临头,因对方人太多而不敢亮剑,王恢所谓保全3万将士之说,根本无法掩饰内心对匈奴的惊恐和惧怕。汉武帝需要的是,明知后果甚至战死,仍然要敢于以少击众。一句话:要的不是结果,要的是精神。

王恢让汉武帝动用了30万大军,最终全变成打酱油的路人甲,这是在啪啪打脸啊,说严重点这就是个大忽悠啊,忽悠的馅饼足够大,让人垂涎欲滴,到头来却是一场空。确实不杀不足以向天下人谢罪。

3、关于王恢被杀历史上有过争议

其实,对于王恢被杀各朝各代均有过争议,最典型的莫过于唐太宗的说法:“汉武帝杀掉王恢,不如秦穆公赦免孟明视。”这里提到的典故是什么呢?

秦穆公时有郑人出卖郑国,称有郑国城门钥匙,秦军可偷袭夺城。蹇叔、百里傒反对:“穿越数国,千里迢迢偷袭别人,不会占便宜。”秦穆公不听,派百里傒之子孟明视、蹇叔之子西乞术、白乙丙出兵。

百里傒、蹇叔哭送三人。秦穆公大怒:“我发兵你们哭哭啼啼是为何?”两位老臣说:“孩子随军前往,我们已老迈,恐怕见不到他们了,所以才哭。”他们又对三人说:“你们的战败之处,必定在殽山险关。”

秦军一路跋涉到滑地,郑国商人弦高带12头牛到去周地卖,遇秦军就献牛说:“听说你们征讨郑国,郑君派我用12头牛犒赏士兵。”秦国三将认为郑国已觉察准备退兵,顺路灭了滑地。滑地本是晋国属地。

当时晋文公刚死,晋襄公大怒:“秦欺我举丧时攻滑邑。”穿上丧服率兵在殽山设伏,把秦军打得大败。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均被俘虏。晋文公的夫人是秦女,她向晋襄公求情:“秦穆公因战败对三人恨之入骨,把他们放回去,让秦君烹杀。”

于是晋国放三人而回。秦穆公穿丧服于郊外迎接三人,大哭:“我不听老臣之言让三位受委屈,你们本无罪。不过你们要想办法报仇雪耻。”此后孟明视等三人更受优待,数年后率兵伐晋,战败晋人。

秦穆公渡河入晋,掩埋殽山中秦军死难者尸骨,为他们发丧,哭了三天。史载,次年秦国趁胜讨伐戎王,兼并12国,拓土千里,称霸西戎。唐太宗评价汉武帝杀王恢,用秦穆公赦免孟明视的故事说明:应该保留王恢性命,让他带罪立功,知耻而后勇。

汉武杀王恢,唐宗不敢苟同。两位雄主,相隔千年,一反一正,各有不同。表现了他们不同的性格,汉武更果敢、胆气决绝,唐宗更智谋、眼光长远。也许汉武帝在杀王恢后也曾后悔过吧……历史没有也许,后人的猜测只是猜测,包括唐宗的评价只是一家之言,你说呢?


指动济南

中国人常说“人命关天”,“上天有好生之德”,成康之时更是刑措不用凡40余年,所以中国古代以“亲亲”、“亲贤”治国,就此形成了人情社会,都是炎黄一系,名号不同而已,即使是改朝换代也没有对前朝贵族斩尽杀绝。

在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是话语权的保障,对权力的分化和争夺,会使得事情远没有是非黑白这么简单明显,一些人稀里糊涂的被卷进政治斗争的漩涡,然后稀里糊涂地死了。汉武帝时的大行令王恢就是如此,只是他要好一些,因为他的政治觉悟,使得在他临死前悟到了他被判罪的真正原因,可算是死的明白了。

(没错,你就是王恢)

王恢究竟有没有可能免于一死?是有可能的。然而王恢却自己堵死了生路,可谓是不作不死。如果王恢在狱中两耳不闻窗外事,没有积极走动关系,兴许还有生机。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是因为对匈作战背后,是汉王朝的权力的再分配,里面涉及到复杂的权力斗争。王恢的大行令职务,只是一个“外交部长”,平时只负责处与四周蛮夷的交往事物,昧于汉武帝时期的西汉朝廷的政治态势。

汉高祖刘邦开国,是诛除暴秦,底定天下,以不世之功被众多诸侯王共同推举为帝的。这种推举意味着汉朝在高祖时代不具备实现封建专制帝制的可能,汉朝与其他诸侯国处于宾客之礼的关系。所以刘邦据关守河,守内虚外,把关中平原经营成自己的大本营,并在诛灭异姓诸侯王后,分封同姓诸侯王往各地镇守。在朝廷里,汉高祖刘邦设计了三权制衡的权力方案:外戚(皇权扶持起来)、功臣集团互相制衡,双方谁都难以做大,都必须依靠皇权来扳倒对方;为避免斗争失衡,形成权臣架空皇权的局面,再设置外藩宗室使之投鼠忌器。功臣集团与外藩没有利益关系,只能依托于皇权与外藩再形成权力制衡。

(汉代分封图)

这一体系运转了60多年,在汉景帝时发生了“七国之乱”,然而,汉朝中央政府并没有借平乱胜利改弦更张,走中央集权的道路,依然在权力制衡的道路上亦步亦趋。直到公元前141年,汉武帝登基,这样的权力局面依然没有改观。

这种“三权制衡”的政治局面,使得汉朝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也使得皇权被限制,形成了类似后世“小政府、大社会”的治国思想路线,即是崇黄老之道,与民休息。这种治国策略使得汉朝初年经济得到快速的恢复和发展,民间日渐富庶。然而,中央政府的乏力,使得社会资源的组织和调度的效率很低,不利于政府进行重大的决策,比如对外战争。

汉朝皇帝的权利被限制,使得汉武帝在登基后的7年时间里,只能在上林苑打猎,做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虚君”。中央权力集中在窦太后为首的外戚集团手中,有过一段时间,汉武帝的太子位都不稳固,在梁王去世后才得到了窦氏的支持。窦太后去世后,原有的外戚集团一时群龙无首,汉武帝趁机让自己的娘舅田蚡上位,压制原窦氏势力,初步收回了部分皇权。然而,让汉武帝始料不及的是窦氏的权势被遏制,王太后周围又再次形成了新的外戚集团。

两个集团都掌握着财富和势力,都能对当时的汉武帝的皇权造成威胁。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中央最容易把分散的权力集中起来?

答案是:以大义的名义发动战争。

(占领道义制高点)

大义所在,是为权力基础。皇帝是战争的总负责人,在大义面前,外戚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不然就会被设计为叛国罪、贻误军机等罪名削除职爵;战争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到财政、吏治、军事、粮草等各个方面,只要皇帝不假手于人,这些物资和人员调度的权力就都会集中在皇帝手里,皇帝也就达到了借发动战争以实权的目的。

(汉武帝即位时疆域)

所以,汉武帝一开始先大造舆论,拿出半个世纪前匈奴单于写给吕太后的侮辱信入手,在民族大义上把阻挠战争的言论压下去,占住了道德制高点。然后令大行令王恢设伏于马邑,调大兵30万云集前线。相应的,不管是丞相、太尉还是朝廷其他官员,都要直接向皇帝汇报。在战争结束后,这些因为战争而设置的机构和汇报关系不会立刻解除,国家政治体制就会在无声无息中转向到中央集权。

如果马邑之谋一战成功,汉武帝就将取得前线军事、后方政治两个战场的胜利,作为一个想有所作为的君主,汉武帝不想做“虚君”,因此对此事十分重视。

虽然有汉朝前期60多年的隐忍蛰伏,还做了很多诱敌之计,但毕竟是30万人马,难免百密一疏,在最后关头,匈奴单于察觉异样,即刻退军,仓皇撤退。在伏击战中王恢负责军事部分是攻击匈奴人的辎重,可是匈奴全军未损,10多万骑兵大队整建制通过王恢防区,已有戒备。从伏击战的角度看,已经失去了突然袭击的意义。

(马邑之谋)

后世的李定国在磨盘山设伏,也遇到过同样的情况,在最后关头泄密,吴三桂大队人马即刻撤出埋伏圈,并扫荡明军埋伏地域。李定国左右没有等到吴三桂清军,见到前方火起,情知不妙,只好就地发起攻击,把一场伏击战打成了攻坚战,吴军和明军都伤亡惨重。

如果王恢此时率军袭击匈奴,也会面临与李定国磨盘山之战同样的局面。王恢为稳妥起见,担心一下子折损太多兵士,会影响皇帝对匈奴作战的意志,因此在犹豫中错过了战机。前前后后筹备了经年之久,30万大军劳而无功。回师后,王恢被下狱。

此时,之前因皇帝发动战争被削除权力的外戚集团就此拥有了反对战争的理由,所谓“与匈奴打仗就是跟自己的影子作战”之类,其真实目的,是将皇帝借战争收去的权力再夺回来,他们甚至因此形成了庞大的同盟军,向皇帝施加压力。

汉武帝十分清楚他们的意图,他们反对战争是假,反对汉武帝集权是真。他们否定战争决策的正确性,是要在发动战争的权力上要挟汉武帝,使之不能再借战争之名行削权之实。汉武帝没有跟着这些权臣们的思路走,他揽下战争决策的责任,并力保发动战争的道义不失,与权臣做针锋相对的斗争。汉武帝自己为马邑之谋代言,已经到了赤膊上阵的地步,群臣要是再敢反对,就等同于与汉武帝摊牌。也即是说,马邑之谋失败的那一刻,朝堂上政治斗争就开始了。

(汉武帝在政治战场上纵横捭阖)

在王恢被羁押期间,汉武帝连行改钱法、疏通河道法等三项决议都在廷议中被否决了,汉王朝在权力斗争中再次朝向黄老之道转向了。黄老之道的意思是,汉武帝就要再回上林苑打猎,将国政悉数委托给这些朝臣。

如果此时王恢在狱中与汉武帝同声连气,坚定对匈作战的正义性、必要性,写奏折申明自己的贻误战机的罪过,深刻检讨自己不敢放手一搏的心理(给那些反战争的群臣上课),帮着汉武帝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都给递出去,如此会让汉武帝赤膊上阵时,不至于这些孤单。如此,汉武帝出于保存政治盟友的考量,会将他树立起一个汉朝人畏战、怯战,却知耻而后勇的榜样,容他戴罪立功。

可是,王恢却行贿于田蚡等人,使得外戚集团有充足的口实来攻击汉武帝的对匈战争的决策。如果王恢在此时被释放,那么今后汉武帝就再难有发动战争的合法理由。因为权臣会说:当年马邑之谋,空费大兵30万毫无所得,圣上不知兵,自取败之道也。这等于是绝了今后汉武帝再借战争之名集权的路,怎么能够容忍?在政治角度上,王恢这种做法,等同于投敌叛变,性质相当恶劣。可以说,王恢先输在了战场没有亮剑,又输在政治上立场不够坚定。所以,当他想明白这一层后,自语说:自己花钱买了个死。是夜,王恢自尽于狱中。

(廷议舆论纷纷)

王恢之死,确立了汉武帝对维护发动战争权力的坚强意志,此后汉武帝行借力打力之法,最终得以集权。汉武帝后期的丞相的权力已经被限制到很小,朝政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在藩国问题上,汉武帝再“推恩令”,打击地方豪强,使得中央的能量远远大于地方。经济上,重用桑弘羊实行国进民退的经济措施,大行搜刮之法,充实国库。执政理念实为法家,然而法家的棱角过于鲜明,外以儒家饰之。此后,汉朝贯彻的“外儒内法”的政治道路为历代所模仿。


而知而行

马邑之围是西汉王朝自汉高祖刘邦“白登之围”后第一次主动针对匈奴的大规模作战。公元前133年在大行令王恢的策划下,汉武帝出动三十万大军在马邑展开针对匈奴军臣单于的诱敌歼灭战,最后因为计谋败露、汉军畏战,使得汉朝三十万大军无功而返,最终王恢被逼自杀谢罪。汉武帝非要杀王恢最重要的是因为王恢的作为动摇了汉武帝的主战政策,汉武帝要杀人立威,告诉群臣自己消灭匈奴的决心。

自公元前200年白登之围后,西汉对于匈奴的政策就是以“和亲”为主,辅以大批丝绸、粮食、酒等财物安抚、拉拢匈奴,换取北方边疆和平,但是匈奴人贪得无厌一直侵扰西汉。西汉经过“文景之治”后国家富强,到汉武帝刘彻登基后一直力图改变“和亲”政策,用军事手段消灭匈奴,而“马邑之围”就是汉武帝的第一次尝试。

公元前134年,匈奴军臣单于向西汉请求和亲,曾长期在边关任职、主持对外事务的大行令王恢坚决反对和亲;公元前133年,马邑大富豪聂壹通过王恢献上计谋,由聂壹出面假装杀死马邑守将,将城池献给匈奴,用城池财物引诱匈奴大军进入包围卷,最终由西汉大军聚歼匈奴人,汉武帝接受了王恢的建议,决定向匈奴开战。但是西汉当时的伪装太过火了,马邑周围牛羊遍地却无人放牧,使得匈奴人起了疑心,主动攻破了西汉边防卫所俘虏当地尉史,得到了西汉全部谋划,匈奴撤军。王恢得知匈奴退兵后,害怕战败没敢追击,使得匈奴安然撤离,这种畏战的表现激怒了汉武帝,即使王恢重金贿赂了汉武帝的舅舅田蚡和母亲王太后也没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汉武帝必杀王恢主要是这三个原因:

1、自公元前140年登基开始,汉武帝刘彻就想大展拳脚对匈奴作战,但是因为客观条件不允许以及掌控朝政的窦太后反对,汉武帝不得不偃旗息鼓。前135年窦太后去世,汉武帝刘彻执政再无掣肘,公元前133年的马邑之围可以说是刘彻亲自主导的首次大规模作战,但是三十万大军雄赳赳的去,灰溜溜的回来,这是对汉武帝的威望和主战政策的极大打击。本来制定“马邑之围”计划的时候,朝中大多数大臣就是反对的,现在还劳师动众毫无成果,汉武帝只能杀人立威。

2、别看策划“马邑之围”的是王恢,但是汉武帝派去执掌全局、指挥作战的确是御史大夫韩安国,王恢只是指挥一支偏师去抄匈奴大军后路。韩安国历来都是反对和匈奴作战的主张“和亲”的,而且韩安国没有在边关作战的经验,有这么一位不想打仗还统兵经验不足的统帅,“马邑之围”想不输都难,这属于汉武帝用人上的失误。但是皇帝是永远不会错的,所以只能让“马邑之围”的发起者担责。

3、汉武帝派出五位将军统帅三十万大军在马邑设伏,但是面对撤退的匈奴大军竟然没有人敢率军追击,这太伤士气了,要杀人以正军法。五位将军中御史大夫、护军将军韩安国是汉景帝留下的重臣不好杀;卫尉、骁骑将军李广掌管宫禁宿卫,太仆、轻车将军公孙贺是卫青的姐夫,这两人是汉武帝的亲信不能杀;太中大夫、材官将军李息分量不够,做不到杀一儆百,最终只能牺牲大行令、将屯将军王恢。

汉武帝逼死王恢后,整个西汉朝廷无人再敢言和,拉开了汉匈大规模战争的序幕。而且军中将领各个奋勇争先,不敢畏敌怯战,后来李广几次倒霉地碰上匈奴大队打到全军覆没也不敢逃跑,不能不说有这件事的影响。


当狗容易做人难

王恢冤哉枉也。

当年刘邦把韩王信赶到晋阳防备匈奴,韩王信治都马邑。马邑就成了匈奴和汉朝经贸中心之一。在这儿做生意必赚中间差额,成为巨富。所以,马邑富豪聂翁壹,这人具有爱国主义思想。他被匈奴抢劫了很多次。心中大为不满,想报仇,一个商人有什么力量?听以,就想借汉朝痛恨匈奴的机会达到自己的目的。他就向汉延王恢建议,让他自己去诓匈奴单于,把匈奴兵将引到马邑来,然后歼灭匈奴人。王恢是个在边境跑惯了行家,认为此议可行。就上奏汉武帝如此如此。汉武帝在国内几乎全部扫清了阻碍他完成大业的所有障碍,连他亲妈王太后那么厉害的人,也因舅舅田蚡的去世而不敢干涉儿子的所作所为。所以,对匈奴的和亲和抗击,让他深为重视,恼怒。和亲,他认为在他在位时是免谈的,抗匈必须要面对。所以,王恢一上奏,汉武帝就让群臣"廷议",有啥说啥,言者无罪。以韩安国(汉朝国器级人物),主张"和",理论是高皇帝那么神武,尚有"白登山之围″的惨痛教训。王恢认为"和亲"是权宜之计,匈奴豺狼本性,不驱逐杀灭则我大汉无宁日。汉武帝问群臣,结果一半对一半。汉武帝采纳王恢之议。设伏马邑附近山谷,只等那厮前来入围,则大功告成。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匈奴单于引数万精兵前往肥城马邑而来。快到目的地,觉得很反常,见畜牲于野而不见人。就止步不前,逮到一个烽火台守兵一问,才晓得汉朝有伏兵正等着自己去送死。就退兵了。结果几十万大汉大军白忙了几个月,连匈奴一根毛也没捞着。王恢本来是要截获匈奴辎重的,可他认为仗没打起来,就没动。所以,全军寸功没得,反而耗了许多银子钱粮,这该怎样向全国民众交待?汉武帝一气之下,把首倡击匈的大行王恢给下到狱中。结果被判死刑。

汉武帝说,你王恢出击一下完全有机会捞几把匈奴人的刀,枪,箭,杀几个匈奴兵,这样,不管成功或失败,也该有个理由向天下百姓官吏有个交代。眼睁睁地看着龟儿子从汉军脚下逃跑而放弃追击,这不是渎职是什么?所以,不斩王恢无法向天下交待。

结果,主战派首领人物王恢被汉武帝斩了。

几年后,汉帝国开始了长时间的一次比一次更猛烈的向匈奴进攻。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比如,李广,卫青,霍去病等。

王恢是有些冤枉,但他的血没白流。他的建议和主战始终被贯彻下去。从这点上看,值了。





劉一千五

《资治通鉴》上曰:“首为马邑事者恢,故发天下兵数十万,从其言为之。且纵单于不可得,恢所部击其辎重,犹颇可得以慰士大夫心。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

从汉武帝说的这段话中,不难看出王恢为什么要死!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元光二年,大行令王恢反对与匈奴和亲,他主战,并提出一大计谋,用计谋引诱匈奴兵深入马邑城(今山西朔县),设伏兵围歼之。

汉武帝采纳了王恢建议,派兵三十万,分别由将屯将军王恢;骁骑将军李广;轻车将军公孙贺;材官将军李息;护军将军韩安国。五将归韩安国统帅,并暗暗进入马邑城地区埋伏了起来,其中王恢、李息、李广三部从代郡(今河北蔚县东北)出兵,主要攻击单于的辎重后勤部队。



战前,先由聂翁壹逃入匈奴当间谍,诓骗单于说:他能斩杀马邑城的官吏,献城投降。而聂翁壹回到马邑城把几个囚徒杀了,砍下头来挂于城门之上,告诉单于守城的主要官员已被他斩杀,可速来马邑接管马邑城,单于中计,真的统率十万骑兵浩浩荡荡地入侵武州塞(县名,今山西左云),可惜汉方伪装失真,单于领兵一路抢劫到离马邑城仅一百里,但见成群牛羊,没见到放牧人,心中大疑,遂攻打雁门卫所,捉拿武州尉吏拷问之,问出了此战役的实情:引敌深入,设伏围歼的计谋。单于大惊,速令全军火速退兵,煮熟的鸭子就这样飞了。



可是,这时的王恢如果马上追击单于的后勤部队,可以大获胜利,起码可以斩杀部分匈奴的辎重部队,收到局部的胜利,但是王恢惧战,为保存自己部队三万精兵不受损伤,不发一兵一卒,坐失战争良机。


汉武帝十分震怒,认为大失颜面,在国人面前不好交代,想要杀王恢以谢国人。一句话,把此次战争的责任全部推给了王恢:

一,战略计谋是你提的,我言听计从。

二,集五将军将三十万兵力,无功而返。

三,你王恢如果趁单于退兵的混乱之际,击打他的后勤部队,肯定能获得小小的胜利,为这次战略失败捞回一点面子。

四,这次战争,不但损失巨大财物,且汉朝面子里子全盘输尽。

汉武帝所以说出了:“…今不诛恢,何以谢天下”。王恢自知理亏,负有战争的主要责任,无颜再见“江东父老”,逐饮剑自杀以谢天下。


老蛇正宗

简单来说因为王恢的畏战导致汉武帝精心计划的马邑之围无功而返,为了杀一儆百,王恢不得不被迫自杀。

具体来说就是汉朝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到了汉武帝时期,已经有了和匈奴相抗衡的条件,而汉武帝当时正是年轻气盛,渴望一扫屈辱,建立不休功业的年纪,这时王恢建议汉武帝趁着匈奴派遣使者前来求和亲的时机,给予匈奴打击。最终汉武帝听从了王恢的建议,在马邑城伏兵30万静待匈奴的到来。结果消息走漏,匈奴没有进入伏击圈,便撤退了。

而王恢作为进攻匈奴辎重的主力部队,在听闻匈奴撤退后,考虑到自己的3万兵力也不是匈奴的对手,于是也自作主张的撤退了回来,最终一场精心策划的伏击战,以夭折告终。

汉武帝得知后气的要命,认为是王恢的临阵脱逃才导致这场伏击战的无疾而终,于是让人审判王恢的罪行,审议结果王恢畏敌观望,应判处死刑。王恢则辩称是为了给汉朝保存3万精兵,另外他还贿赂田蚡以求汉武帝的宽恕,可惜汉武帝依旧不肯饶恕他。

在汉武帝看来,自己方准备那么多锱铢,那么多兵力,本以为可以扬眉吐气,结果到好一点成果都没有取得,为了防止再出现这种临阵脱逃的情况,汉武帝决定杀一儆百,以儆效尤,王恢必须死。

王恢作为这场战役的发起者,最后又因他之过,导致马邑之围伏击战失败,因此不论怎么说他都有罪过,认清事实的王恢为了不被汉武帝处死只能选择自杀。


历史这点儿小细节

《马邑之战失败,必须有人承担责任,王恢难逃其责!》

“马邑之战”,是汉武帝对匈奴战略的转折点,对匈奴的防守战略,改变为对匈奴进攻战略。汉朝以边塞重镇“马邑”为诱饵,聚集汉军主力30万,试图歼灭匈奴单于10万骑兵。但是由于大行令王恢和间谍巨商聂壹的“百密一疏”,造成“马邑之战”行动泄密,导致包围歼灭匈奴主力的战役“功亏一篑”。

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了,汉武帝全面掌控军政大权,开始着手改变对匈奴的“防守战略”。一个经常出入匈奴的汉族大商人聂壹,找到了当时的大行令王恢,出了一个天大的主意。以囚犯的头颅假冒“马邑令”的头颅,由聂壹向匈奴单于诈称“马邑反叛”,诱使单于率匈奴主力前往接受“马邑”,汉朝埋伏重兵聚歼匈奴主力。

王恢和聂壹将计划上报给汉武帝,汉武帝觉得计划可行,着令王恢具体实施该计划。公元前133年,汉武帝派出五位将军连同车骑步共三十万在马邑设伏。这五位将军是卫尉李广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轻车将军,大行令王恢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材官将军,御史大夫韩安国护军将军。各位领军都隶属韩安国,约定在单于进入马邑时纵兵出击。

当匈奴单于率领10万骑兵,杀气腾腾的奔向马邑时,在马邑城的外围“只见牛羊不见人”,单于遂命人攻占一个哨所,经过审讯后得知30万汉军埋伏在马邑附近,准备聚歼匈奴主力。单于随即命令大军后退,逃出了汉军的包围圈,“马邑战役”功败垂成,原因是保密工作出了问题,汉朝马邑方面“上自将军、下到士兵”,全都知道这件事。

马邑之战失败后,汉朝军民上下沸腾,必须有人为这次巨大军事行动失败承担责任。那么,承担责任的人选有三个,汉武帝、王恢、韩安国。汉武帝是汉朝的最高统帅,是“马邑战役”的决定组织者;王恢是这次战役的具体策划实施者;韩安国将军是这次战役的指挥者。

无论从那个方面来讲,都不能让最高统帅汉武帝承担责任。做为战役的军事总指挥韩安国,没有明确的失误和责任。

作为策划人和具体实施者王恢,没有做好保密工作是有责任的,在组织马邑设伏的时候,除个别高级将领外,不应该让普通士兵和百姓知道,结果马邑城的老百姓全跑了,导致马邑假兵变出现反常现象,被匈奴人识破战役意图。王恢被汉武帝“正法”,聂壹下落不明。后来,三国名将张辽自称是聂壹的后裔,为躲避“马邑之战”的罪责,不得不改姓为张。


冷清先生

汉武帝必杀王恢的原因在于——问责!

虽然我们都知道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政策,但当时的西汉运行还是依靠法家的律令。30万兵力调动,毫无动静,百忙一场,不找出负责的人,西汉全国人民能够答应吗?30万军调动,一仗不打,难道是玩过家家?!

问责是必须的,王恢提出马邑之谋的计划,也负责执行,责任只能有王恢来背。

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汉武帝的话已经充分说明了目的。问责,否则以后将军率军出征到处逛也可以借口打不过敌人就不打了。

王恢的罪责有2:

1、从刘邦被为白登后,汉朝和匈奴虽然也有冲突,但总体保持和亲的友好关系,马邑之谋意图突袭匈奴单于,汉朝和匈奴进入了战争关系,这是王恢需要承担的责任;

2、马邑之谋,王恢率领韩安国、李广、李息、公孙贺等大将,以30万大军意图袭击匈奴,在匈奴识破后又不追击,劳师无功,这也是王恢需要承担的责任。

在汉武帝将王恢下狱,交给廷尉法办后,廷尉给出了王恢的罪名:逗桡,当斩。

因此,按理,王恢要杀,按法,王恢要杀。合理合法,汉武帝在杀王恢上并没有错误。

在汉武帝看来,30万大军出征,绝对不能一仗不打就回来,不管是什么理由(王恢的理由是我还带着30万大军完整的回来,没有造成汉朝的损失。):

“且纵单于不可得,恢所部击其辎重,犹颇可得,以慰士大夫心。”



欢迎关注历史哨声——为您提供有价值的观点,多元化解读历史!谢谢您的阅读!

历史哨声

马邑是个地名,具体位置在今天的山西朔州一带,是西汉初期诸侯韩王信的国都,后来韩王信遭刘邦猜忌,被迫投降了匈奴,马邑也被匈奴人给抢占了。汉武帝继位后,派兵把马邑给收复了。可匈奴一直不甘心,总想把它再夺过去。匈奴骑兵经常袭扰汉北部边境,烧杀抢掠,且行踪飘忽,来去如风,汉武帝很是恼火也很头痛。

见武帝焦虑,大行令(将军)王恢为其排忧,献上了一条“关门打狗”的计策,史称“马邑之谋”。

王恢对汉武帝说:“陛下,臣有个建议。臣认识马邑当地一位叫聂翁壹的土豪,他和匈奴军臣单于混的很熟。他经常和匈奴人贸易,因此大得军臣单于的信任,单于常常向他打听马邑附近汉军的情况,好抓住时机杀进来掠夺百姓和财富,再乘机重霸马邑。咱们不如将计就计,引其上钩”。有大臣认为此计太过冒险,还是继续与匈奴和亲为好。年轻气盛的汉武帝反复权衡后,还是决定冒险一试,说:“让王恢去试试吧,能成功最好,不成的话能将其打痛或赶跑也是大功一件”。大将军卫青等主战派都非常赞同汉武帝的胆略。汉武帝大规模反击匈奴的恢弘战争缓缓拉开帷幕。

王恢找来马邑土豪聂壹,二人商议出一计,报武帝批准后开始实施:护军将军韩安国、轻车将军公孙贺、材官将军李息率30万大军,埋伏在马邑附近的山坳里,必须做到悄无声息、十分隐蔽;聂壹假扮“汉奸”,赴漠北告知匈奴单于马邑汉军兵力薄弱,防守空虚,用利益诱惑单于率匈奴主力倾巢而来,以重夺马邑;待匈奴大军进入汉军设在马邑附近的伏击圈后,汉军关起门来,将匈奴军队一举围歼。为保险起见,武帝命屯将军王恢、骁骑将军李广率3万骑兵出代郡,为马邑伏兵之侧翼,任务是截断匈奴大军的退路并袭击其辎重。

军臣单于听了聂壹的话,大喜过望,立即率领匈奴骑兵主力向马邑方向疾驰。还没到马邑,匈奴人攻下了一座汉军的烽燧,并活捉了一个亭尉(守卫烽火台的下级军官)。

那亭尉是个怕死鬼,单于抽刀稍一恫吓,他就把汉军已在马邑布下天罗地网的机密全给招了,汉武帝和王恢定下的计谋就被泄露了。此地距离马邑已不足百里,单于连呼“万幸” ,他很快命令全军调转马头撤退,飞一般的逃回漠北龙庭去了。

王恢、李广率3万骑卒已出代郡到了设伏地点,预备截击匈奴辎重,不料却见30万匈奴大军风驰电掣般向漠北方向狂奔,十分惊讶。见匈奴军势大,王恢思忖自己的3万人马哪是对手,实力悬殊,发动攻击只有送死的份,遂按兵不动,眼睁睁目送匈奴军消失在烟尘里。韩安国、公孙贺等率大军在马邑附近埋伏了好几天,却不见匈奴人来自投罗网, 心中好不纳闷,于是改变计划,率军主动迎击,结果还是没见到一个匈奴兵的影子。马邑伏击战兴师动众,却虎头蛇尾,功亏一篑,汉武帝恼羞成怒,以王恢主动求战却不出击匈奴人的辎重队为由将他逮捕治罪,廷尉审讯后定了死罪。王恢托人求情无果,自知不可活,遂绝望地在狱中自杀而死。“马邑之谋”失败,也不能全怪王恢,汉武帝杀王恢或许为泄愤, 抑或为推卸责任。30万大军虽然无功而返,但汉武帝对匈奴的长期作战,已经开弓没有回头箭了。

【写作不易 剽窃必究】【插图源于网络】


铁马冰河wu

西汉初年,刘邦率大军30万,征韩王信,中途,被冒顿单于领导的40万匈奴大军包围于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附近的马铺山)。达七日之久。后用陈平计脱围。此后,西汉对匃奴采取屈辱的"和亲政策",每年还要送大批的粮,棉,酒给匈奴。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即位。此时,经文,景之治,西汉国富民强,汉武帝决心废除屈辱的"和亲政策",对匈奴实施军事打击。公元133年,将军王恢向汉武帝提出了对匈奴发动战争的建议。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准备设计在马邑伏击匈奴。

6月,汉武帝派精兵30万,命韩安国,李广,公孙贺三将率主力埋伏于马邑附近山谷中。另派王恢,李息二将率3万人出代郡(今河北蔚县),准备从侧翼断敌后路。

派去匈奴诱敌的人,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匈奴军都单于率十万大军杀向马邑。这时发生了一件事,就是匈奴在错踞离马邑百里的地方,攻占一座岗亭的时候,抓到了一名汉雁门尉史,这名尉史在被逼迫下说出了汉军埋伏的秘密。匈奴立即撤军。

匈奴撤军经过王恢,李息埋伏的地方,王恢因为不清楚匈奴撤军的原因,又考虑自己军队少,未阻截而退还。汉武帝因此将其下獄,狱判其死刑。王恢托人于王太后求情。汉武帝不允。王恢自杀以谢罪。

汉武帝杀王恢,是为了以后的汉匈大战,而马邑之战正是拉开了汉匈大战的序幕。

欢迎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