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他们是社会底层,其实他们只是选择了不一样的生活


美国摄影师Kirk Crippens决定前往美国波特兰,不分阶级不分年龄地为当地人拍摄一组肖像,来呈现这个地区独特的人文面貌。

之所以选择波特兰,不仅因为它是俄勒冈州最大的城市。20世纪初,波特兰是有组织犯罪与诈骗活动的重灾区,一度被认为是全球最危险的港口城市之一。而到了1960年代,波特兰一改往日恶名,以其自由的政治风气成为美国青年亚文化运动的大本营。这种宽松的社会文化氛围一直延续至今。图为Nik Sin,演员/逃脱艺术家/娱乐主持

从这些多样而古怪的肖像照片中,观者可以看到波特兰前市长、演员、富豪、社团领袖等当地名人,也能看到修女、邮差、脱衣舞女、朋克青年、穿孔爱好者等普通居民。图为Jedediah Aaker,大胡子酒保


科里本选取特定的环境背景拍摄这些身份、处境与性格各不相同的人物,展现波特兰市民参差百态的生活方式,使波特兰这座现代都市呈现出更加丰富而多元的面貌。图为Mary Kozlov,邮递员

拍摄中,科里本带着租来的4X5大画幅座机走近城市中形形色色的居民与社群,他发现这里的人们都十分喜欢在波特兰生活,而且个个都活得自我而自在,这一点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图为音乐人Zia McCabe与女儿Matilda

科里本要求每个被摄人物要为拍摄留出两个小时的时间──用座机拍摄毕竟不同于快照,被摄人物在这两小时里会逐渐放下戒备,面对摄影师时变得不再紧张,以放松的状态直视镜头。图为Gayle Whitehurst,皇家玫瑰人协会首相

《波特兰肖像》中的人物也许看起来有些古怪,但他们都过着独特而精彩的生活。图为Noah Mickens,演员

通过科里本的照片,我们不仅能看到波特兰市民多元的生活方式,体会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也由此感受到波特兰这座城市的慷慨与宽容。图为Audrey与 Strommer,穿孔社团成员

图为Sam Henry,鼓手

图为Tres Shannon III,巫毒甜甜圈创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