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白领标配:吃不起20元午餐,7成租房住,9成活在焦虑中

现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真正的社会底层已经不是几十年前,我们社会偏见中看到的那些人,扫地、临时工、保洁...在大城市,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往往是那些5A写字楼里,每天打卡上下班,中午吃盒饭的白领。

白领族是一个从西方传来的生活型态定义,经常拿来代表领较多薪水的专业人士。这个词可能最早是从1928年启用的,当时是代表非体力劳动的工作者,如公务员、教职人员等,是与蓝领族互作为对比的族群。白领族较少从事劳力工作,在公司里的职业阶层也往往是行政或是正式职员,并有专业的工作能力,如医生或律师等。在一些社会学的研究里,经理阶级的有时也被归为白领族之一。

“白领职工”这一名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初,它的范围包括一切受雇于人而领取薪水的非体力劳动者,因而有“白领职工”之称。他们一般工作条件比较整洁,穿着整齐,衣领洁白。包括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办事员、推销员、打字员、速记员、文书、会计、店员及教师、医生、律师、普通职员等;这些人的经济收入和工作条件较好,尽管如此,由于不掌握生产资料,他们仍处于受雇佣地位。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白领总数超过蓝领,约占工人总数的60%—70%。

扎心!白领标配:吃不起20元午餐,7成租房住,9成活在焦虑中

随着中国的大学扩招、产业升级,到了如今80、90后步入职场的年代,白领早已从社会精英变成了非常普遍的职业选择。根据艾瑞咨询(iResearch)一份研究报告粗略估算,2015年中国的白领人群大约为1.4亿。

曾几何时,白领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对于大学尚未毕业的毕业生来说,出入高档写字楼,西装革履,使用各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英文称谓,可谓是大学准毕业生心目中最为理想的工作,但是白领的生活状态真的有那么好吗?

这年头,白领的工资约等于“白领”,已经是社会的基本共识。白领的经济拮据,早已是普遍现象。白领收入长期偏低,除去每个月的房贷、生活费,年底再给足老家的家用,他们最后拿到手上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一旦出现疾病、事故等等各种突发情况,造成临时开支,白领们就立刻会感到拮据。

因此,在这些打工混饭吃的“白领穷人”眼里,卖烤串、做健身教练等等工作虽然也不过是平均月入一两万的水平,但依然算得上“高薪职业”。

整天坐在办公室的白领,如今越来越羡慕不坐办公室的“高薪蓝领工作”,这件事本身就说明白领阶层已经充满着窘迫和无奈,久而久之便对自身产生了不认同感。

近日,智联招聘对全国2.8万余名职场人士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发布了《2018年白领生活状况调研报告》。报告显示,白领们的生活状况并不宽裕:

七成白领午餐平均消费在20元以内;

55%的白领上下班主要依赖公共交通方式;

一线城市中过半白领租房居住;

94.9%的白领有焦虑情绪...

扎心!白领标配:吃不起20元午餐,7成租房住,9成活在焦虑中

七成白领工作餐不超过20元

20元以内的午餐可以吃到什么?

以如今一二线城市的物价,不到20元大概只能买到一碗面、一份盖浇饭或者一个三明治、一份汉堡包...

根据智联招聘《2018年白领生活状况调研报告》显示,69.6%的白领午餐支出在20元以内,再加上21元-30元之间的有23%,这就直接意味着超过九成的白领午餐支出在30元以内。

扎心!白领标配:吃不起20元午餐,7成租房住,9成活在焦虑中

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为例,30元之内的午餐根本称不上丰盛。甚至有不少白领表示,要控制自己的饮食支出,超过20元的午餐就很可能超支了。

在午餐花费这个选项当中,金融行业、文化/传媒/娱乐/体育行业白领午餐消费较高,伙食相较其他行业要好一些。此外,这两个行业薪酬较高,且工作地点多集中在城市核心地带,对生活质量,生活情调的追求也都比较执着。

扎心!白领标配:吃不起20元午餐,7成租房住,9成活在焦虑中

居住、养育开支带来顾虑

不管是刚出校门的应届生,还是工作几年站稳脚跟的年轻人,都面临着解决居住问题和为婚育成家做准备的考虑。居住(租房或者还房贷)和养娃的成本,也就成了白领们必须考虑的现实因素。

居住方面,报告显示,租房生活的白领人群占比最高,为45.1%。其中北上广深等买房压力大的一线城市中租房群体更庞大,北京租房生活的白领占比58.6%,上海为57.3%;深圳则高达68.8%。白领排名第二的居住方式为“贷款买房”,占比22.2%。

香草招聘联合房天下发布的《2017年应届生租房价格报告》显示,84.2%的应届生毕业生需要租房,近6成应届生每月租房开支占到月工资收入20%以上,其中超过10%应届生租房开支占到月工资收入40%以上。

扎心!白领标配:吃不起20元午餐,7成租房住,9成活在焦虑中

一般情况下,房租收入比在25%以内是合理的,在25% - 30%处于尚可承受的范围,一旦超过30%则表明房租压力过大。

2017年7月上海易居研究院发布了《50城房租收入比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6月全国50个城市中超七成房租相对收入较高,其中北京、深圳、三亚、上海等4个城市房租收入比高于45%,属于租金严重过高城市。

扎心!白领标配:吃不起20元午餐,7成租房住,9成活在焦虑中

对于贷款买房的白领来讲,成家的压力可能并不比自己租房来得更小。

国际房地产顾问机构戴德梁行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住宅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一季度,全国住宅新房销售均价达8275元/平方米。 根据搜狐焦点数据,2017年上海住宅均价为4.4万元左右。

也就是说,假如一位上海白领要供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按照5成首付、30年商业贷款计算,月供可达7782元!

除了租房买房,成家后养育孩子的成本也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中国理财周刊曾经测算,按照当下的物价水平,在中国养育一个孩子至其大学毕业,至少需要花费50至130万元人民币。如果还要海外留学,那就至少要200万元了,而且这样的费用支出,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基本上已经算是“最低标准”了。

扎心!白领标配:吃不起20元午餐,7成租房住,9成活在焦虑中

21世纪商业评论(weixin21cbr)

扎心!白领标配:吃不起20元午餐,7成租房住,9成活在焦虑中

21世纪商业评论(weixin21cbr)

出门靠公交,有车的不是高管就是成家的

出行方面,报告显示,55%的白领上下班主要依赖公共交通方式,17.7%的白领选择开私家车上下班。有车一族以高管和已婚人群为主,其中已婚有娃的白领占比较高,有娃的家庭私家车使用率较高,买车为满足刚需。

扎心!白领标配:吃不起20元午餐,7成租房住,9成活在焦虑中

这个也不难理解。住房和出行一直是日常支出的大头,加上一线城市人口密集,限购令又像成为一个城市人的入门券,有些人想买没钱,有些人有钱又不能买。再说即使有车,天天早晨上班通勤堵在路上,还不如和其他人挤地铁。

交通拥挤侧面反应城市繁忙,经济发达。白领们上班辛苦,很多人为了节省上下班通勤时间,会住在公司附近,走着去上班或者骑单车,尽管房租可能要贵很多。

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里面,生理需求是人最基本最旺盛的需求,如果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其他的需求都是空谈。

超7成薪资不理想,计划跳槽

薪资方面,智联招聘此次调查数据显示,66.5%的白领认为当前薪资“低于自己的预期,薪资匹配不上自己的能力”。此外,调查也显示,在对工作最大的不满中,薪酬水平低于预期、企业发展前景不明、职位受限排名前三。

对于薪资低的原因,超4成的白领认为是“自己的能力得不到公司认可”,27.6%的白领把薪资低归结为“生活成本太大”。

当前工作不能满足薪酬增长预期,自然只能通过跳槽来寻求机会,在未来一年的工作规划中,36.6%的白领选择“有规划,未来一年跳槽成功”。“这也验证了企业人才流失现象源于薪酬增长乏力,白领在当前的企业中无法满足个人的发展期许”,《报告》分析称。

37.2%的白领睡前习惯刷手机

“保温杯配枸杞”的梗也重新燃起了白领们的养生热情,生活压力导致的健康透支也让年轻人对于身体状况更加在意。据本次调查数据显示,总计七成白领认为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整体乐观,不过,也有25.9%的白领认为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

睡眠是一种精力续航途径。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需要保证的睡眠时间为6至8小时,睡眠时间和睡眠深度综合决定着睡眠质量。

在智联招聘此次调查中,选择睡眠质量“很好,从不失眠”和“较好,几乎不失眠”的白领占54.7%,选择睡眠质量“一般”“较差,偶尔失眠”“很差,经常失眠”的分别占比28.7%、13.3%和3.3%,由此可见睡眠质量未达到理想状态的白领占比45.3%。

扎心!白领标配:吃不起20元午餐,7成租房住,9成活在焦虑中

《报告》指出,睡眠质量好不代表睡眠习惯健康,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习惯性晚睡现象日益严重。此次调研显示,37.2%的白领“睡前习惯性刷手机看看微博、抖音等”,在碎片化信息中拖延睡眠时间。这一现象在80后、90后以及95后中更明显,并呈现递增趋势。在被问及晚睡原因是,还有29.4%的白领选择“我也不清楚为什么,习惯性晚睡”。

白领们孤独寂寞冷,治愈良方是“挣钱”

据调查数据显示,有52.9%的白领会感到孤独,至于原因,可归结为缺少陪伴。有的人没有伴侣,有的人没有知心朋友,有的人父母不在身边,这都会给在大城市漂泊的白领们在承受巨大生存压力的同时,让本来脆弱的心理雪上加霜。

扎心!白领标配:吃不起20元午餐,7成租房住,9成活在焦虑中

数据背后我们可以发现,若可以通过“改善收入结构,增加被动收入。”是化解焦虑的一个良方。

调查显示,有焦虑情绪的白领占到95%。被问及焦虑的原因,占比最高的选项为“薪水低,无法满足品质生活的需要”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不清”,分别为29.9%和27.9%。

努力工作不仅能排解孤独,在薪资上总会有更高的期待。

但这也摆脱不了时不时从心底冒出来的“为什么都这么努力了,还是不快乐?”的质疑,这可能是因为很多人刚从学校出来,就参加到生存就业大军里来,从来都没有时间了解自己喜欢什么,日子过得千篇一律,找不到让自己开心的事情,所以大多数人在回答“你喜欢什么?平时空闲怎么打发时间”这个问题上,几乎都是“逛街、看电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