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前存入銀行1200元,現在能取出多少錢?結果驚呆!

01

近日有新聞報道稱,廈門一女子40多年前(1973年)存入銀行1200元,最後得到1484.04元利息,如今取出2684.04元。

這是存到當初的中國人民銀行,這張存款單已經發黃,王女士準備拿著存款單到銀行的時候,工作人員已經蒙圈了,因為中國人民銀行現在已經不辦儲蓄業務,分留給了中國人民工商銀行和中國人民農業銀行。

40多年前存入銀行1200元,現在能取出多少錢?結果驚呆!

“真的太感謝你們了,為了存單忙前忙後。’成功提取出存款的陳女士喜笑顏開,向銀行工作人員表達感激之情。”該報道主要關注40幾年的存款,市民仍能順利支取出現金。

40多年前存入銀行1200元,現在能取出多少錢?結果驚呆!

一石激起千層浪。除了少數人感慨“能取出來還得感謝銀行。”大家似乎最後都把關注點放在:40幾年前1200元鉅款,如今2684.04元只夠吃頓飯。

真是個悲傷的故事!

40多年前存入銀行1200元,現在能取出多少錢?結果驚呆!

40多年前存入銀行1200元,現在能取出多少錢?結果驚呆!

@angwish:原來的1200都夠娶媳婦的。

@養老人田國永Asia:這40幾年前1200元是一筆鉅款,可以蓋2臺樓房,只可惜存入銀行了,終敵不過經濟的GDP增長,44年後取出2684元,你不理財等於坐等價值縮水。

@小寶Bowie1:還不如那張單子值錢。

@北京1188: 24年前,買銀行股票,就不是這樣的結果。

@密山哥:不用40幾年,想想20年後你銀行裡的存款能買幾個饅頭。想攢錢養老的,想想可怕不可怕?誰偷走了我們的價值?辛苦工作一輩子省下的僅僅是一些數字。

@作家郭延:1200元在1973年差不多是城市裡普通職工兩到三年的工資。1973年,城市普通職工月均工資30~40元錢,(憑票供應)養活一家四口基本上沒問題。現在生活水平極大提高了,但是,(對於辛辛苦苦一分一毫存起微薄積蓄的老百姓)通脹猛於虎!一聲嘆息!

40多年前存入銀行1200元,現在能取出多少錢?結果驚呆!

02

在當時,1200塊錢是什麼概念?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我們來算一筆賬:

1、按工資算:相當於現在的34.3萬

報道稱,上世紀70年代是計劃經濟,普通職工工資每月20多元錢。

1200元相當於5年的工資。

如果按照廈門2017年平均月薪5715元算,5年工資則達到34.3萬元

40多年前存入銀行1200元,現在能取出多少錢?結果驚呆!

2、按房價算,至少相當於現在的30萬,是存銀行的100多倍

70年代時中國處於計劃經濟分配住房,還沒有“房價”這一概念。

有準確房價數據記載的是在1981年,當年浙江溫州瑞安商品房熱賣,68.85元/平方米

意味著1973年將1200元放8年不動,然後去買溫州房子,可以買17.4平米。

而目前瑞安市房價為17112元/平米,意味著當時1200元至少值目前的30萬元。

3、按豬肉價格算,相當於現在的3.4萬元

當年,好一點的大米約1角3分錢1斤,豬肉7角錢1斤。

1200元可以買1714.3斤豬肉

如今一斤豬肉20元左右,1714.3斤豬肉需要3.4萬元

當年前1200元能買什麼?

上世紀70年代是計劃經濟,普通職工工資每月20多元錢。當年,好一點的大米約1角3分錢1斤,豬肉7角錢1斤。當年家裡若有12口人,一天只需要1元錢左右的伙食費。

也就是說,這1200元,在當年堪稱一筆“鉅款”。有人提出,“甚至可以蓋兩棟樓房”。

只可惜,40多年的利息終究敵不過經濟發展和收入增長。如今,這2600多元只相當於一名基層工人一個月的收入。

40多年前存入銀行1200元,現在能取出多少錢?結果驚呆!

網友評論:

@能不能再來一次:真不知道我們應該替她高興還是悲哀呢?

@戈爾巴樵夫:這存單收藏價值都不止2000多,何必呢?

@殷生崇尚:相當於現在一百多萬。

@美拍奧雪公主:所以說 錢存銀行最不值錢。

@wdbj:當年買200塊一瓶茅臺,現在最少值700萬以上,買房子就不說了,可以買5瓶茅臺!自己算算吧!

@快樂的時光荏苒:當時這麼大筆鉅款,竟然放到現在?真是豪哪

@天津胖鼠:還是銀行會算賬!

@胖噗噗泡泡:血虧 40幾年前得是百萬價值吧

@大溼喵:1200元在40多年前可是一筆鉅款,蓋2棟樓房都不止。只可惜存入銀行,終敵不過經濟的發展和物價的上漲,44年後取出2684元,翻了一倍都不止。然而,如今的2684元只相當於普通工薪階層半個月的工資。

@亞麻暖暖:我要去借錢,借500萬,40年多後,我應該還的起

@星星點點星星萌萌:所以歷史告訴我們一個驚人的道理,錢現在能花的話就不要存了。

03

我相信大家看到這裡應該都很感慨,當初一套房的錢,現在只夠買一張床。原因就是通貨膨脹。

這也是我們一直都跟大家說一定要做理財規劃的原因,其實理財不是教大家一夜暴富,它也做不到這一點,我們希望的是大家的錢能跑贏通貨膨脹,因為錢放在手裡會越來越不值錢,到最後可能真的就跟林女士一樣了:當初能買一套房的錢,現在只夠買一張床了。

40多年前存入銀行1200元,現在能取出多少錢?結果驚呆!

如果大家不知道每個月的錢該如何分配的話,這裡有個方法可供大家參考:

↓↓↓

投資界有一個很經典的“4321”法則,即家庭收入的40%用來投資,30%用來生活,20%用來儲蓄,10%用來購買保險。

40多年前存入銀行1200元,現在能取出多少錢?結果驚呆!

40%投資創富:比如投資股票、房產、基金、P2P等有較高收益率的資產

,具體用什麼方式,可以根據自己的本金和風險偏好來選擇不同的投資方式,但切記要進行適當的分散投資,不要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30%衣食住行:吃飯買衣服、交通費手機費等,日常開銷佔這個比例基本就不會過的太慘悽慘了。嚴格控制收支比例是學習理財的關鍵。

20%儲蓄備用:一定的流動準備金也是必不可少的,以備應急之需。大家可以存為活期存款或者是餘額寶之類的,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快速提出來,用於應對突發事件。

10%投保險:除了社保之外也可考慮購買保障性的商業保險,特別是要讓家庭收入頂樑柱得到完備的保障,以免對家庭經濟造成重創。以保額(即出險後保險公司的賠付額)不低於年收入的10倍最為合適。

在4321法則的基礎上,再根據家庭的實際風險承受能力、理財目標等做出適當調整,家庭支出該如何分配規劃就再也不用發愁了。

所以好好理財吧,畢竟我們誰也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被膨脹掉了,你們說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