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頂尖交易者的跟莊感悟,每天認真讀三遍!不知必虧,知則可賺

股市裡充滿了太多的誘惑,在這些誘惑面前,人們貪婪的真面目就會暴露出來,貪婪是大多數的股民朋友被套、虧損的致命原因。以下是筆者通過多年的炒股經驗、 以及參考的身邊被套的炒股朋友,總結的炒股的過程中從被套到套牢五個階段,以及心理的變化,希望讀者朋友能從中得到啟發:

第一個階段是拒絕;在發現自己的股價突然出現了下降時,大多數人的態度會是拒絕,拒絕止損以及賣出,因為這時候都認為這只不過是短期的一個回調,後面肯定會漲。

第二個階段是憤怒;當發現自己的股價一跌再跌時,不少朋友開始了後悔、抱怨,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把股價大幅跳水的原因全部推給了別人,比如:用上市公司不給力,主力撤資等各種藉口,為自己的操作失誤來開脫!

第三個階段是絕望;在抱怨也抱怨了,後悔也於事無補之後,隨著股價的繼續走低,大部分的朋友會處於了絕望,不過在這個階段也最能考驗人的心態。心態的好壞將決定自己的輸贏!切記!

第四個階段是接納;這個時候心態好的朋友會從絕望中快速的迴歸理性, 慢慢的接受自己賠錢的事實,也開始思考自己真正被套的原因。而心態不好的朋友仍然沉溺於自己的操作之中,不敢想,也願去想,只想等,等行情轉好!

第五個階段是改變;只有從內心接納了自己操作失敗的事實,才能從內心去想著改變,這個時候心態好的朋友開始尋找各種方法去解決,利用合理的方法想法設法降低成本,這樣一個過程會給交易者在今後的操作中增加很大的信心。

一名頂尖交易者的跟莊感悟,每天認真讀三遍!不知必虧,知則可賺


不知必虧,知則可賺

莊家怎樣分配坐莊資金

莊家的坐莊資金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用來建倉,在底部打進貨,拉高後出去,中間一段空間是其淨獲利,莊家賺錢主要靠這部分資金;另一部分用來拉抬和應付各種突發性事件,可稱做控盤資金。

這兩部分資金的作用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建倉資金一般需要提前進,建倉後還要等待時機,由於從建倉到完成拉抬中間時間長短不確定,要看市場狀況而定,所以,這部分資金要以自有資金為主,建了倉不管捂多長時間都沒關係。莊家拉抬要等到天時、地利、人和配合才行,要等待尋找時機,機會出現,果斷動手。一旦啟動,一般在十幾天之內就可以完成拉抬,以後就開始出貨了,一個月內拉抬資金就可以出來了。拉抬資金只是短期使用,可以在拉抬時臨時借來,拉抬完成就可以還了。控盤資金的另一部分是用來應付突發性危機的,就像打仗要保留預備隊一樣,這筆錢平時是不能輕易動的,只有在出現危機時才能動用;莊家手裡如果沒有這筆資金就會很不安全,一旦出現意外無法應付,可能使整個炒作失敗,帶來重大損失,所以,這筆資金一定是莊家自有的,可稱為預備資金。

拉抬資金和預備資金統稱控盤資金,控盤資金以持幣為主,建倉資金以持股為主;控盤資金以短線操作為主,建倉資金以中長線操作為主;控盤資金長空短多,建倉資金做長多。兩筆資金如莊家的兩個拳頭,相互配合,有章法地打擊市場大眾。

莊家在坐莊時要根據情況決定如何分配這兩筆資金。一般而言,越有長期投資價值的公司,莊家建倉越多,投資價值變小,莊家建倉也相應變小。莊家建倉多,鎖定籌碼多,外面流通籌碼少,則盤子好控制,分配在控盤上的資金可以少一些;莊家建倉少則盤子不好控制,相應的控盤資金必須多一些。兩個極端情況是絕對績優股的通吃炒做和垃圾股不打底倉的快進快出。前者莊家把幾乎全部資金都用來建倉,只留很少的資金控盤就夠了,因為反正外面的籌碼已經很少,已不需要控盤了;後者則幾乎全部資金用做控盤,不打底倉,靠一拉一砸中間拼一個縫獲利。

影響莊家資金分配的另一個因素是莊家的資金背景,莊家是否有方便的融資渠道做後盾。如果有條件融資,莊家就可以多一些拉抬資金,拉抬可以猛一些,但持續時間短;如果沒有條件融資,則莊家只能靠自有資金炒作,莊家可能會多分一些資金用做建倉,而拉抬資金就會不寬裕。這種股上漲時顯得力不從心,要使用技巧,藉助大勢,一點一點往上拉。但由於是自有資金,可以長期持續的拉抬,形成慢牛走勢。

還有一類超級莊家,資金多到必須同時做幾隻股票,這時,他們可以“分散建倉,集中拉抬,輪番炒作”。先分別在幾隻股票上建好倉,然後以一筆拉抬資金,一個一個拉上去再撤出來,形成輪番炒作。這筆拉抬資金和總的建倉量比起來是比較少的,所以資金利用率比較高。如果是小莊留這麼少比例的拉抬資金就會感覺力不從心,但對超級莊家來說,這筆資金的絕對值並不少,他可以集中使用,對其中任何一門股來說,拉抬資金都足夠充裕,炒作起來如同大力士,身大力猛,三下五除二就把盤子拎到了高空,然後把拉抬資金一撤,換手又去炒別的了。拉抬資金撤出時難免會引起一些震盪,但莊家不在乎這一點空間損失,因為拉抬時已經打出富裕來了。拉抬資金撤出後建倉資金再慢慢出。這樣在一輪行情中,一筆拉抬資金可以拉起幾隻股票。這種莊家做起來就頗有些組織戰役的味道了,先做誰,後做誰,由誰來啟動拉抬,由誰來跟進,由誰來掩護撤退等等。這種拉抬必然比較快,因為拉起來以後還要撤出來去拉下一隻。跟上這種有實力的莊家是最好的。

一名頂尖交易者的跟莊感悟,每天認真讀三遍!不知必虧,知則可賺

另外,莊家如何分配資金決定了股價的走勢。籌碼鎖定多的股票,莊家不利用短期波動掙錢,所以沒有短線的暴漲暴跌,盤面上沒有力度的小陰小陽沒有震盪的走,盤子顯的發飄。莊家不打底倉的股票,由於把全部資金用做短線炒作,故拉抬資金充裕,漲得迅猛有聲勢;但“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來得快去的也快,經過一段長時間再看,則漲漲跌跌在原地沒動。到是前一類短線漲跌並不迅猛的股票,一段時間下來,可以累積相當大的漲幅。

大部分股票處於中間。莊家的最終目的還是要把價格炒上去,但由於控盤能力受限,所以不能直接拉抬,而要採取一些技巧調動市場力量,借力使力,才能以少量的資金把盤子拉上去。所以有時盤面上會出現相當標準的技術形態,這是在號召大家跟著抬轎。

莊家建倉量不同也決定了股票最終的目標位,前面曾經討論過,隨著股價上漲,未鎖定流通市值變大,控盤困難增大,限制了莊家炒作的最高目標位。如果鎖定籌碼多,莊家可以向上打開較大空間,目標位可以高一些;如果建倉少,則目標必須低一些。那種建倉較少目標位也較低的莊家,靠建倉倉位獲利受限,而控盤上分配了大量資金不能白白操作不獲利。這種股票就會成震盪向上的走勢,莊家不僅要掙大錢還要利用每一次震盪掙錢。

總的看,莊家倉位情況和走勢關係是這樣的,莊家鎖定的籌碼多,則短線波動少,上漲平穩,以中長線趨勢為主,上漲空間大;莊家建倉減少,則上漲過程中短線震盪成分增加,中長線上升趨勢趨緩,邊震盪邊上升;莊家倉位更少,則以短線震盪為主,長期看來根本不上漲。對不同性質的莊家要採取不同的策略對付。

主力洗盤的伎倆

主力做莊不洗盤行不行?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洗盤有其特殊意義:

1、顯示有主力,樹立良好的市場形象;

2、進一步活躍股性,反覆吸籌;

3、為以後的拉高做準備。

有 些主力是“長莊”,他希望自己的股票穩步上漲,並不喜歡脫僵的“野馬”。一旦出現,將不利於他維持穩定的上升通道,因為“野馬”的走勢會打亂它的既定步 驟。所以,主力洗盤一般遵循以下運作流程:股價衝出上軌,賣、跌出下軌,買。如此既有利降低成本,又趕出潛在動亂分子,為將來的拉高奠定基礎。還有些主力 屬“快莊”,通過洗盤,讓投資大眾的成本不同,保持“階梯型”的接力棒,這樣在將來的拉高中就不會有一致的拋盤。

【莊家洗盤主要有以下幾個目的】

恐嚇低價買入的散戶出局,減輕股價上漲時的壓力;

提高市場中散戶的平均持股成本,以便莊家在高位出貨時能順利脫身;

莊家通過洗盤時的高拋低吸,降低持倉成本。

主力洗盤到底洗什麼?

主力洗盤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墊高散戶的平均持股成本,把短線跟風的散戶擠出去,以此來減輕自己拉抬股價的壓力。此外,主力在實際的高拋低吸過程中也可以賺取差價,以此來降低股價的成本。

一、掃清籌碼

主力洗盤的目的之一就是運用種種手段,將先期持股者趕下馬去,防止其獲利太多,中途拋貨砸盤,最終威脅主力的拉昇和派發。洗盤可以使主力出貨有更寬敞的通道。

通常盤中的浮籌分為兩種:一種是不穩定籌碼;另一種就是獲利籌碼。

一般情況,不穩定籌碼大多都是掌握在短線投資者手中的。主力一旦開始拉昇,這些不穩定籌碼的流動就會給拉昇帶來強大的干擾,影響拉昇效果,其比例越大,影響也就越大。所以,對於這部分籌碼主力是堅決要將其清洗出局的。

另外一種就是獲利籌碼。什麼是獲利籌碼呢?這需要從主力建倉說起,主力建倉的時候不可能吸納盤中所有的籌碼,總有一些漏網之魚,這些籌碼可能在主力拉昇之前就已經有了一定的利潤空間,這就是獲利籌碼。對於這部分籌碼,如果其達到了一定的比例,就會在主力拉昇過程中途出貨,加大拉昇成本,嚴重影響拉昇的效果,甚至威脅到主力的最後派發。所以,對於這部分籌碼,主力也是堅決要將其清洗出局的。

二、墊高散戶成本

主力在洗盤過程中,既要將那些持股信心不堅定的散戶洗出去,又要讓新的持股者進場,在不同價位不斷更換新的持幣者入場,這樣就可以墊高其平均持股成本,進一步減少主力後市拉昇股價的壓力,以便日後在高位從容派發,最終將最後跟進的散戶套牢在階段性的高點上。

主力是如何在洗盤階段達到這個目的的呢?主力會在盤面上製造出疲軟的假象,甚至很兇狠地打壓股價,讓浮籌持有者在驚恐中拋出手中的股票,這就可以將這部分持股信心不堅定的投資者驅趕出去;同時為了讓另一批看好後市的投資者趕緊跟進,主力又會在關鍵的技術位出來護盤,這樣浮籌就成功得到了換手,新的持股者的成本就漲高了,主力以此來墊高了散戶的成本,成本高,利潤自然就低,就不會再破壞主力後面的拉昇動作了。

三、降低自身成本

主力採取從上往下的洗盤手法,還可以獲得高拋低吸的好處,能夠進一步降低主力的持股成本,同時也可抽出資金用於下一步拉抬。

主力是如何達到這個目的的呢?在洗盤動作中,對於股價的高位、低位和走勢,主力都會事先設計好。在股價攀高時,主力會進行打壓,這樣做既可以將部分持股信心不堅定的散戶洗出場,又可以在高位賣出一些籌碼;待股價跌到低點目標價位時,主力又會出來護盤,再把高位賣出的籌碼低位收回來,從而獲得一定的利潤,降低了自身的持倉成本和在拉昇階段所必須要付出的交易成本。調整了資金的結構,使後面的拉昇力量更加充沛,同時讓散戶們弄不清主力的成本,辨不清以後主力出貨的位置。


一、長上影線洗盤——形態特徵

(1)在股價向上運行形態中,60日均線附近;

(2)股價在前期調整後出現了2周左右的無量橫盤;

(3)股價在調整中間不能出現大的震盪;

(4)此形態介入後一般有10%左右的升幅;

(5)其變化形態,洗盤後可出現一天或兩天的無量小陰或陽線。

一名頂尖交易者的跟莊感悟,每天認真讀三遍!不知必虧,知則可賺

利用其散戶的恐懼心理使其出局。充分清洗了浮動籌碼。

長上影線洗盤——市場意義

一名頂尖交易者的跟莊感悟,每天認真讀三遍!不知必虧,知則可賺

從圖中很明顯的看出,影線洗盤是主力藉助前期高點之勢和影線之形而實施的一種上影線的洗盤技巧,其不但消化了前期被套盤,且由於其在形態上呈現的在前期小高點處短期頭部之特徵,迫使抄底資金離場出局,而後股價快速拉起。

二、大陰線洗盤——形態特徵

1.股價緩慢推升至或震盪走高至60日均線上方。

2.大盤原因或主力刻意洗盤而出現幾乎沒有下影線的大陰線。

3.股價第二天會高開或快速拉起。

一名頂尖交易者的跟莊感悟,每天認真讀三遍!不知必虧,知則可賺

大陰線洗盤——市場意義

一名頂尖交易者的跟莊感悟,每天認真讀三遍!不知必虧,知則可賺

如圖所示,在股價緩慢推升至或震盪走高至60日均線上方時,由於大盤原因或主力刻意洗盤而出現幾乎沒有下影線的大陰線,形態極為惡劣。但股價第二天會高開或快速拉起,並不給散戶抄底機會。這種形態顯示了主力持籌不多,有急切拉高心理,不會進行較長時間或較為深幅的打壓洗盤,一般選擇市場合適機會快速拉高股價。這種形態多與星線配合。

注意:洗盤時主力常常會注意調整的位置,一些重要的支撐位和技術位是絕對不會破的;就是平時聽到人們所說的10日均線,20日均線,30日均線等,而出貨卻不會理會均線走的怎樣,只要能出貨隨便什麼位置都可以。

三、平臺破位洗盤——形態特徵

平臺破位洗盤一般發生在主力建倉完畢,拉昇前夕。

1.股價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區域內作箱體震盪,後破位下行。

2.破位下跌速度相對溫和,經常沿一個較為陡峭的下行通道一路下行,給人一種一去不回頭的感覺。

3.下跌時未見大量放出,有時即使放出大量亦屬中期中量水平。

4.回覆前期整理區域一般不會遇多大的阻力,有時直接穿越前期整理箱體而過。

一名頂尖交易者的跟莊感悟,每天認真讀三遍!不知必虧,知則可賺

平臺破位洗盤——市場意義

一名頂尖交易者的跟莊感悟,每天認真讀三遍!不知必虧,知則可賺

個股經過下跌或調整後,拋盤逐漸枯竭,在60日均線下走出小平臺走勢(窄幅橫盤),之後突然出現大陰線破位,或連續的幾根大陰線打破平臺位置,這種形態多是主力誘空陷阱,隨後股價快速拉昇,一般這種洗盤,是參考60日均線為主。通常這種情況下,一旦出現平臺破位的走勢,如果是短線的話,一般會止損出局,結果第2天來了一根大陽線,所以我們在這種情況下,關注盤末的收盤情況,可以留到第2天走也不遲。

虧錢更要多學習,成功的投資者與失敗的投資者,差別有時候僅在一線之隔。

投資大師:相信最優先的事情永遠是保住資本,這是投資策略的基石;

失敗投資者:唯一的投資目標是“賺大錢”,結果常常連本錢都保不住。

投資大師:有自己的投資哲學,這種哲學是個性、能力、知識、品位和目標的表達,因此,任何兩個極為成功的投資者都不可能有一樣的投資哲學;

失敗投資者:沒有投資哲學或相信別人的投資哲學。

投資大師:已經開發並檢驗了自己的個性化選擇———購買或拋售投資系統;

失敗投資者:沒有系統,或者不加檢驗和個性化調整地採納了其他人的系統(如果這個系統對自己不管用,會採用另一個……還是一個對他不管用的系統)。

投資大師:只投資於自己懂的領域;

失敗投資者:沒有認識到對自身行為的深刻理解是成功的先決條件之一,很少認識到盈利機會存在於(而且很有可能大量存在於)自己專長的領域中。

投資大師:從來不進行不符合自己標準的投資,可以很輕鬆地對任何事情說“不”;

失敗投資者:沒有標準或採納了別人的標準,無法對自己的貪婪說“不”。

投資大師:不斷尋找符合自己標準的新投資機會,積極進行獨立調查研究,只願聽取那些有充分理由尊重的投資者或分析家的意見;

失敗投資者:總是尋找那種能讓自己一夜暴富的“絕對”好機會,於是經常跟著“熱點消息”走,總是聽從某個所謂“專家”的建議,很少在買入之前深入研究投資對象,他的“調查”就是從經紀人那裡或昨天的報紙上得到最新的“熱點”消息

投資大師:當他找到不符合自己的標準的投資機會時,會耐心等待,直到發現機會;

失敗投資者:認為合適的時候都必須在市場中有所行動。

投資大師:持有賺錢的品種,直到符合事先確定的退出條件;

失敗投資者:很少有事先確定的退出法則,常常因擔心小利潤會變成損失而匆匆脫手———因此經常錯失大利潤。

投資大師:堅定地遵守自己的系統;

失敗投資者:總是“懷疑”自己的系統———如果有系統的話,改變標準和“立場”以證明自己的行為是合理的。

投資大師:知道自己也會犯錯,在發現錯誤的時候立即糾正,因此很少遭受重大的損失;

失敗投資者:不忍放棄賠錢的品種,寄希望於“不賠不賺”。結果經常遭受巨大的損失。

投資大師:把錯誤看成學習的機會;

失敗投資者:從來不在某一種方法上堅持足夠長的時間,因此也從不知道如何改進,總在尋找“速效藥”。

投資大師:隨著經驗的積累,回報也越來越多……現在似乎能用更少的時間賺更多的錢;

失敗投資者:不知道繳“學費”是必要的,很少在實踐中學習……容易重複同樣的錯誤,直到輸個精光。

投資大師:24小時不離開投資;

失敗投資者:沒有為實現自己的投資目標而竭盡全力(即使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