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压倒大明最后的稻草,不是李自成不是努尔哈赤,而是崇祯自己

甲申年的正月,李自成率领他的大部队全力攻打山西再过两个月便可直趋北京,形势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地步,作为统治大明十七年来的崇祯皇帝,虽说一次未能偷闲安逸,但不断的战争失力,不断的战略失误令大明王朝的气息已经是越来越衰弱仿佛一个即将入土的老人。

谁是压倒大明最后的稻草,不是李自成不是努尔哈赤,而是崇祯自己

这位皇帝再也坐不住了他急忙找身边的大臣商量办法,其中一位大臣奉劝崇祯放弃北京城尽快出逃,崇祯皇帝说我的想法跟你很相似可惜外面的臣子都不愿意,我也没有办法。这时那位大臣又说请崇祯皇帝千万不要在此时此刻过分犹豫被舆论所压迫最终亡国又害了自己。

谁是压倒大明最后的稻草,不是李自成不是努尔哈赤,而是崇祯自己

可以说这是当时大明唯一的一条思路,但他却担心大臣不同意也只能按照规则行使内部表决,希望得到各地官员的支持,他真担心如果自己提出放弃都城或者放弃皇陵之后一定会遭受骂名,所以这件事只能由各个部门提出,自己假装不同意最后大臣含泪相劝才好,事情的剧本本该是这样这本身就是按套路出牌的原则。

于是在朝会上崇祯皇帝声泪俱下的演说,各部大臣纷纷热血沸腾吵着要为大明赴死,然就是就是没有人提议南迁,无奈之下崇祯皇帝只好示意李明睿起草报告,直言皇帝现在已经决定外出,并让太子先去南京,这种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可不知为什么一贯强势的崇祯此时却既想要里子又想要面子在这里这婆婆妈妈欲言又止。

谁是压倒大明最后的稻草,不是李自成不是努尔哈赤,而是崇祯自己

尤其是在起草报告出台之后,那个官员直接反对南迁并联合兵部严厉的斥责李明睿,扬言不杀他不足以安民心,不杀他不足以平天下,这份意奋填膺的宣言在当时是极其有市场的仿佛他才是大明最大的忠诚,其实这位站出来的大臣只是害怕失败之后要负连带责任且自家在北京根深蒂固不好迁徙。

双方因为意见产生了摩擦并开始了一个月的拉锯站,且直到一个月之后也未能达成一致的口径,由此可见反对方的团体的势力有多强大。

谁是压倒大明最后的稻草,不是李自成不是努尔哈赤,而是崇祯自己

月末李自成的军队攻打下居庸关和昌平,北京早已危在旦夕此时崇祯才果断跟他的大臣说,不管其他人怎么想,这件事我决定了咱们现在就走,但这位大臣却愁眉苦脸的说已经来不及了,沿途的军队全部被打散,北京已经全面包围。听闻此话的崇祯自知再也没有最后的希望了,只能选择在煤山上自杀为大明王朝殉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