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干货: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上岸的向往

面试干货: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上岸的向往

各位同学,笔试过后马上就是面试高峰期了,各位小伙伴们有木有get ready?有木有看到题目一脸x的感觉?有木有学了各种思路方法却没办法融会贯通,甚至答题的时候记都记不住的情况?——在面试老司机面前,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能解决大部分面试题目的“万能公式”!

好的,话不多说,直接上公式——“总-分-总”。有的小伙伴说,这你是在逗我?!难道我不知道正常人说话都是这么说的么?别着急,待老司机为大家一一分解。

看到了木有,这个公式还有这样的一个分解,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面试题目其实可以从意识层面、执行层面和评估层面三个维度进行分解。

具体来说,意识层面包括面对这个现象/观点我们应有的态度、组织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处理关系或者解决问题我们应抱有的心态等等。当然也不乏一些特殊题型如演讲和情景模拟应有开场白,漫画题要求大家拟取标题等等。执行层面包括看待问题的角度、组织活动的流程和思路、处理问题的方法等等。评估层面是对该题的一个收尾,可以从总结意义、扩大影响、升华感情等不同角度思考和整理。

当然,对于很多同学来说,这样的思路还是难以展开,那么,准备好进一步分解。如下图:

我们以主体分析法为例,帮助大家掌握最核心的答题思路。所谓主体分析法指的是从题目所给定或涉及的主体进行展开分析并组织语言的答题方法,具体来说,我们可以理解为从题目中所涉及主体的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展开,他们彼此之间是逐渐递进的关系。同学们在答题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习惯按照升序或者降序进行排列。

【例题】这几年“电信诈骗”泛滥,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此你怎么看?

各位同学,我相信大家对于“电信诈骗”并不陌生,它带来的后果轻则谋人钱财,重则伤人性命。徐玉玉案件仍然在警醒着我们“电信诈骗”的危害,大家对此都深恶痛绝,那么我们对于这样的负面现象肯定应该持反对的态度。这是我们所说的意识层面。

但是,除了反对之外,作为一道现象分析的面试题目我们也应该思考它的成因有哪些,这就要从执行层面去分析这个问题了。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如果要运用主体分析法,那么这道题目里面所包含的主体可以有这么几个方面:

首先,既然有人进行“电信诈骗”,那么毫无疑问必然存在骗子团伙,盗取我们的信息,并进行诈骗行为。而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当然最根本的是利益驱使,还由于对于他们来说有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途径,并且因打击力度不大,需要承担的违法成本不高。

其次,作为掌握我们个人信息的电信部门,他们在管理上的疏漏,默许乃至纵容了电信诈骗行为。这也是“电信诈骗”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

最后,作为被骗群众,我们自身的隐私保护意识、鉴别信息能力和维权意识不高也往往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所以我们自身也是有一定责任的。

在答题的最后,各位同学也不要忘了对这个问题进行总结,提出相应的对策,而这个对策可以和之前的原因一一对应起来,这样我们就能把一道题目答得充分且完整。这一点就是我们说的评估层面了。

各位小仙女、小鲜肉岸上等你们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