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男孩”从数学15分到建筑专业单独考试浙江省60名

“励志男孩”从数学15分到建筑专业单独考试浙江省60名

“尘埃落定,结果圆满!全班29人全部上线!这里不得不表扬一下我们班的励志哥—小郑同学,中考成绩385分,高三入学考数学15分,选拔考班级倒数第四。但高三这一年他发奋图强,每晚在教室挑灯夜战至十点半,早上五点半起床,每天出操前还捧着笔记本在操场一角记公式,终于取得高考数学满分,浙江省排名第60的好成绩,上了本科分数线!”

骑自行车上课,与时间赛跑

2016年9月,在实习与高考的人生抉择路上,学习基础并不好的郑利祥选择了高考。

郑利祥是家中的独子,从小跟着爸爸妈妈与爷爷奶奶挤住在一幢90年代的老房子里。“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深深刻在他的心上。

“高三的第一次月考,郑利祥总分在班级倒数第四。在家校联系卡上,他诉说了学习的苦恼和想要改变的决心。”刚接手高三建筑班的班主任张莹,找到了郑利祥,与他交流了学习的方法,并鼓励他坚定大学梦想。

“点点滴滴的时间,在他眼里都显得很珍贵。”高三开学不久,任教建筑材料的彭新凤老师就对郑利祥印象深刻,“下课了,别的同学选择休息,而他依然坐在课桌前埋头学习。”

后来,郑利祥买了一辆自行车。“为了赶时间啊!”郑利祥说,从寝室到教室,走路需要七八分钟,从教室到食堂又要五六分钟,太浪费了。有了自行车,这些时间都能节省下来学习。

后来,郑利祥又添了一盏台灯。“晚上回寝室,太早睡不着,躺在床上也是浪费时间,不如再看看书,做做作业。”再后来,怕台灯的灯光影响到寝室的同学休息,郑利祥向学校提出申请,要求晚自修后留在教室继续学习,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高考前夕。

“郑利祥,哦,就是食堂排队时,经常拿着一本书或一张纸的那个男孩啊!”其他班的老师和同学说起郑利祥,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这个细节。一张便签纸能有什么用呢?“用来记数学公式,或者记一些建筑材料的概念、数据,”郑利祥说,每次记1个公式,边等边读、边吃边记,效果特别好!

“刨根问底”精神,让数学成绩逆袭

除了刻苦勤奋,静心钻研,郑利祥还有一个学习法宝——刨根问底。刚进校时,郑利祥的中考成绩离普高录取线差60多分。说,自己读懂了《劝学》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句话的深意后,就开始不断向老师和同学借力。

他与金某是好友,他数学强,金某语文棒。于是,他们彼此帮助,合作互学。他还经常追着语文老师陆丽雅,请教阅读的解题方法。“通过不断的训练,我发现老师和同学指导的一些解题方法很有用。”

在今年高考中,郑利祥数学考了150分,是全校唯一的数学满分获得者。回想起入学时第一次月考数学15的成绩,他说那次打击实在太大了。“我得找个人,好好补补课。”郑利祥向班主任主动提出要求换座位,与班内数学成绩最好的同学作同桌。“我的数学基础薄弱,问题低级而且太多,问老师难为情开不了口,问同桌就方便、自然多了。”在老师与同桌的帮助下,郑利祥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

据悉,2018年浙江省高职考,市职教中心东技校区像郑利祥这样原先学习基础薄弱,凭着惊人的意志和努力,逆袭取得优异成绩的还有30余人。正如职教中心校长韦跃忠所说,只要有理想、有目标,肯用心、肯努力,就一定能取得出众成绩,获得出彩人生。

东阳日报 通讯员 吴晓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