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如何理解这句话?

李升瑞

“老不读《三国》,少不看《水浒》”这句话最初是谁说的已无可考,

不过使它流传开来是作家老舍先生。老舍在《选择与鉴别——怎样阅读文艺书籍》中说过这样的话:“俗话说:老不读《三国》,少不看《水浒》。这并不是说《三国》与《水浒》不好,而是说他们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左右读者的思想感情,去摹仿书中人物。”


老舍说“老不读《三国》,少不看《水浒》”这句话是俗语。这句俗语有劝善的意味,一部好小说会使读者志气昂扬,力争上游。而一部坏小说会使读者志气消沉,腐化堕落。为何要劝老人不去读《三国》,年少去不看《水浒》呢?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三国》讲的是权谋和诡计,深谙世故的人受其影响,恐难免会愈加老谋深算、欲壑难填。《水浒》讲的是做贼和造反,年少的人读《水浒》,容易受“英雄好汉”刚烈行为的影响,血气方刚、易于冲动,形成不良的习性。


其实,“老不读《三国》,少不看《水浒》”这句俗语实在是迂腐浅陋“冬烘”之语。它夸大小说的影响力

。有阅读能力的人一般具备基本的价值判断,《三国》、《水浒》这些名著之所以吸引人,在于它们好看的故事和好的叙述方式。读这些经典作品可以激发阅读者思考,从而获得另外一个认识世界的角度。


老渔1621640259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