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双慧眼:如何判断真假国学?

送你一双慧眼:如何判断真假国学?

送你一双慧眼:如何判断真假国学? 作者 吴涛

最近这些年“国学热”持续升温,用乱象丛生、泥沙俱下、群魔乱舞这样的词汇来形容眼下的“国学热”毫不为过!很多普通民众,出于质朴的民族情感,想着学点儿传统文化,学点儿国学,结果不知不觉就受人蛊惑,误入歧途!那么如何才能判断真假国学呢?这里就尝试着给大家提几条。

首先,看他对"国学"能否有一个辩证的态度。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们无可否认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有精华,也有糟粕。这也是毫无疑问的。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必须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时代在进步,文化也在发展。即便是中国人没有和西方文化接触之前的时代里,文化也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今天的我们也不能是固步自封的。在一些人的眼里,中国传统文化圆融具足完美无缺。他们往往利用人们的民族情感,进而把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也视为可亲可敬的。在他们看起来只要是传统的就是好的。他们爱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老祖宗如何如何”。注意,“老祖宗”并不是正确的代名词!但凡不能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文化的,大家都要自觉远离。习近平同志多次讲话中提到要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同志的讲话中提到要弘扬的是“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传统文化”。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假如说《弟子规》还有争议的话,那么《二十四孝》绝对是糟粕,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凡遇到讲《二十四孝》的,请务必自觉远离!

其次,要警惕他到底是在弘扬传统文化还是在弘法!

传统文化之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由儒道佛所构建起来的精神信仰体系。三者虽然相互吸收相互影响,但是三者之间的界限是非常清晰,非常明显的。儒家曾经接受了很多佛教的东西,大家看看程朱理学与华严宗的关系,看看陆王心学和禅宗之间的关系就明白了。但是,儒家始终没有接受佛教的世界观,而且始终是将佛道二教视为异端。儒家文化与佛道之间,是壁垒森严的。但凡遇到讲三教合一的,就要慎之又慎。有人或许会说,今天我们未必非要把自己标榜为儒家的信徒,佛道之中有有益的成分,我们难道不能吸收吗?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大家要知道,接受其中的有益成分和接受其信仰是两回事。毕竟弘扬优秀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法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如今的中国,宗教信仰自由在我看起来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信佛、信道或者信仰基督、真主,都是公民合法的权力,也无可厚非。但是,信佛就信佛好了,弘法就光明正大的弘法好了,何必非要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号呢? 那么如何分辨他们是不是有佛教背景呢?

这个也不难,第一看他们是否倡导素食,但凡倡导素食者,多少都有佛教背景。我多次讲过孔子是要吃肉的,孔子还钓鱼,还打鸟。孟子也讲理想的生活是要“衣帛食肉”。第二,看他们是否讲因果报应。这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标志。十二缘起就是佛教的根本教义之一。但凡讲因果报应,绝对是弘法。第三条,是看他们的语言,假如经常说一些类似“发心”、“发愿”之类的话,肯定就是佛教了。注意,许愿、还愿之类的话并不是佛教语汇,佛教里基本不讲许愿、还愿,许愿还愿模式是典型的中国化实用主义的思维模式。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发愿一词出自《阿弥陀经》,它的意思是发起誓愿之意。又作发大愿、发愿心、发志愿、发无上愿。但凡张口闭口给你讲发愿,讲发心,都是在弘法。

送你一双慧眼:如何判断真假国学?

再次,进行精神控制,是伪国学的一个标志。

要判断真假国学,也可以从他们上课的方式方法上来判断。从《论语》中可以看到,孔子其实是最早主张快乐学习的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在一起的时候也很随便,课堂气氛很活跃。而眼下很多打着国学旗号的培训讲座,则恰恰相反,他们很注重仪式感,他们喜欢搞一些大型的活动,在大型活动之中,通过仪式来控制人的心灵。关于儒家是否是宗教学界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儒家也是宗教,他们的根据就是儒家也有一套仪式,祭天、祭祖等等。但是更多的人还是不赞同把儒家看成一种宗教,毕竟那些仪式并不是儒家的主流。相反,各种宗教对仪式的依赖都很强。大家设想一下,平时吸引那些教徒的到底是宗教的经典呢,还是宗教的仪式呢?比如中国的基督徒,有几个是读了《圣经》的?眼下的伪国学,深谙此道,通过仪式控制人的行为,进而控制人的心灵。学国学,自己读书就好了。但凡组织大型活动的,请自觉远离。

更有甚者,一些所谓的国学培训班,搞封闭训练,让你进入到他营造的一种氛围之中。同时要切断你所有的外界信息来源,于是手机肯定是要被他们收掉的。不能与外界联系。否则他们的把戏就会不灵。然后通过群体对个体施加压力,在那样一种氛围之中,如果你不认可他们,你就会被看成另类,就会被看成异端。心理如果不足够强大,很容易就被他们俘获。说白了,就是一套洗脑术!大家看看传销组织就明白了。但凡国学培训还要封闭的,大家也要自觉远离。

要对一个人进行精神控制,除了上面这些手段之外,还必须使用一些类似催眠之类的措施。比如讲孝道,本没错。但是,他们总是试图通过一种手段的煽情,把你弄哭,当你精神脆弱之际,他们的理念就会趁机而入。而且,在那种场合下,假如别人哭了,而你不哭,你简直会被周围的人视为非人类的!这就是通过群体,对个体施压。所以,如果上了一堂国学课,中间哭了好几次,你就要小心,到底是真被感动了还是被使用了什么心理学手段!学国学,也应该是快乐课堂,把人弄哭是怎么回事啊?即便当时你不明就里,事后一定要警醒。

进行精神控制的培训往往都是大强度的!大家注意,在非常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很难对一个人实施精神控制,类似大学校园里宽松的环境下,刚刚通过一个事情或者某种手段使你进入到某种心理状态之中,如果不强化,很快你就自己恢复到常态里了。通过大强度的训练,简单重复,甚至破坏你正常的作息规律,使你整个人陷入一种疲倦、恍惚的精神状态之中,对你进行洗脑就会变得非常简单。

第四,伪国学还一定会有一个教主似的人物存在。

韩非子讲“儒之所至,孔丘也”,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无论是生前还是身后,儒家都没有神化孔子。两汉时期,谶纬流行,试图神化孔子,最终也没有被世人所接受。儒家始终认为孔子就是一个人。即便他是圣人,圣人也是人,一个很普通的人。大家看《论语》就会发现,孔子也没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他也没什么超人的本领。孔子所做的一切,都是我们普通人可以做的。孔子这个人非常随和,他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候,气氛非常融洽活泼。他们师徒之间也会开开玩笑,他们之间也会有争辩,他们之间也会有很严重的分歧,甚至师徒对骂也是有的。孔子是一个充满了睿智,很有个性,很有趣的一个人。他的有趣我们回头再说。孔子的学生尊敬孔子,但是并没有达到对孔子顶礼膜拜的程度。而眼下的伪国学则不然,他们一定会塑造这么一尊神,这尊神可以是出现在你面前讲课者本人,也可能是一个遥远的符号性的存在,但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以超人的面目出现在你的面前,他们都会极力宣扬一些你所不能做,或者你所没机会做到的事情,并且对这一事情的意义进行极力夸张。判断真假国学,大家只需要去看,他们周围的人对这么一个教主似的人物持什么态度就知道了。假如就如同大家日常生活之中我们对待自己领导和老师的态度,那么这就是正常的。假如他们对这么一个人物敬若神明,甚至于都达到了“如在”的程度,大家就要小心了。

第五,伪国学一定是要否定现实生活的。

孔子讲“食色,性也”,追求美食,渴望爱情,这是人之常情。而伪国学则不然,他会给你扣上一顶顶大帽子,从而摧毁你人生的自信。比如,他会告诉你,追求饮食这就是一种贪欲。他们会动不动给你贴上邪淫的标签,甚至要求从根本上断绝你的欲望。这一点和所有的宗教有相似之处,只有否定了现实生活,才会把人引向彼岸世界的追求上去。他们会告诉你,你过去的生活是罪恶的,你应当进行忏悔,悔过自新,从头做人。大家注意,我们每个人都会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这是一个正常的人。只要不是违法乱纪被判了刑的人,我们没有必要对自己进行彻底否定。但凡试图对你过去的人生进行彻底否定的,极有可能是伪国学,应当慎重。儒家也讲“三省吾身”,但是这种自我反省和宗教意义上的忏悔是绝对不同的。

送你一双慧眼:如何判断真假国学?

第六,伪国学往往有着一张高尚的面孔。

伪国学号称自己在讲忠讲孝,讲忠孝没有问题,但是要看你讲的到底是大忠、大孝还是愚忠、愚孝。他们还宣扬自己是在讲爱党爱国,我们要分清楚,他们到底是在讲爱国主义,还是在宣扬民族主义。尤其是,他们往往打着公益的旗号,宣称自己的国学推广是在做慈善。伪国学往往不收费,其实就是利用了国人爱贪小便宜的心理。他们不仅不收费,甚至还提供免费食宿。就在洛阳,我每年都会见到很多这样的“公益”讲座。其实,收学费,这很正常。孔老夫子办学还收学费呢!俗话讲,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参加了他们这种免费的公益培训,你和他在心理上就是不对等的。而且他们以公益的面目出现的时候,很容易赢得人们的信任。其实,但凡违反常理的事情,我们就要小心了。儒家从来不主张免费授课,历史上的儒家往往都是大教育家,都是教师,要都免费授课,还不都饿死了!相反佛教徒在弘法的时候往往是免费的,他们不仅给弘法一个“法布施”的名头,而且还努力探索传播的途径和方式方法,在历史上佛教的俗讲和变文就曾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而且,但凡要宣称做终身志愿者的人,我们都要警觉。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是不存在的!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号称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我就不客气的问他:你靠什么活着?你难道可以靠喝西北风过日子?你难道没有家庭?除非说像比尔盖茨这样事业有成,挣了足够多的钱,然后他们再来做慈善,这是可信的。否则,大家都要认真观察一下。而且伪国学,说到底是伪善的!号称公益,号称免费,不要钱,但是当你被洗脑,被他控制以后,他会以一个高尚的名义找你要钱。他会让你捐献,会让你赞助。你心甘情愿地掏了钱,还对他感恩戴德。

第七,伪国学往往是神道道的,语焉不详,逻辑混乱。

《论语》里子贡说道:“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孔子很少给学生们讲什么人性啊,天道啊之类的话。相反,现在不少所谓国学培训,动辄就给你讲天道,就讲天人合一,讲得道!到底什么是道,作为道家鼻祖的老子就没搞清楚,不得已只能告诉大家“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合着,眼下的国学大师比孔子、老子的道行都高?伪国学者的逻辑是非常混乱的,他们的结论和他们所举的例证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很多人往往不明白这一点,中国人的逻辑思维观念本身就不强。他没准会举一个实例,而这个实例是正确的。但是,由这个真实的实例,却不能得出他想得出结论。比如曾经看过一段视频,某国学大师在讲商道。他说山西的乔家得以传递几百年,这是真实的,不错。他又讲国家工商局的数据显示,现在每年有多少家公司开张,有多少家企业倒闭,平均一个企业存在的时间有多长。这也是真实的,没错。但是接着他得出的结论是现在的企业生存能力远不如过去!这就错误了,首先时代不同了,现代社会高度流动,我今天在这里做什么,成立以个公司,没准我又发现一个新的领域,我就转行了,也有可能我到其他地区了。企业关张并不一定就是企业的失败,这一点概念他没搞清楚。其次,今天我们企业的数据,来自于国家工商局,这是一个整体,宏观的数据,而非个体的数据。大清朝的乔家,这是一个个例。你拿一个个例和整体来对比,合理吗?你有大清朝的整体数据吗?至于接下来所得出的结论就更荒谬了,他说乔家是秉持了道的,所以他们才能长久。且不说,他所讲的道是什么。我这里就想问一句,你有统计数据吗?秉持了你所谓道的企业平均生存年限是多少,不接受你的道的企业平均生存年限又是多少?肯定没有!那么,你所得出的结论就是错误的。

第八,是否提倡读书,也是判断真伪国学的试金石。

伪国学往往就是这样模糊的语言、混乱的逻辑。大家要能分得清楚。很多人或许会说,我们也搞不清楚他说的到底对还是不对,该怎么办呢?很简单,读书!最后我要说的是,一个判断真假国学的标准就是看他们是否主张读书。眼下种种伪国学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反对人们读书,他们反对读书的借口往往是说,国学是要做的,不是学的。他们打着“践行”、“力行”的幌子,反对人们读书。而践行什么呢?就是他们所标榜的“经典”《弟子规》!关于《弟子规》我说的足够多了,这里不再重复。为什么你没有看清楚《弟子规》的危害呢?原因就是你读书少!注意,读书少,在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里,都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只有读书才能明理,只有读书才能使你具备一双明辨是非的慧眼。眼下国人的不读书,已经到了让人非常忧虑的程度。而形形色色的伪国学,更是推波助澜,给不读书冠以冠冕堂皇的理由。他们当然是害怕人们读书的,因为读书了,人们就会思考,思考了他们的把戏就演不下去了!

—————————————

野叟者,不误正业的大学历史老师,虽僻居荒野,但所讲并非野史。

这里没有高头讲章,也没有高深的论著。有的只是对历史的点滴采撷,对文化的一点感悟。

或高雅,或通俗,或八卦。但总会有趣,总是力图呈现出历史丰富的本来面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