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化收購“唱主角”後市麥價將趨於理性

今夏小麥收購進度同比偏慢,市場化收購擔當重要角色。政策性收購影響弱化,市場形成價格的機制增強。隨著各市場主體心態逐步調整,預計後市麥價將趨於理性。端午節過後,主產區新麥收購“搶糧”現象有所降溫,收購價格漲勢放緩。當前,華北地區高質量新產普麥進廠價為2420~2480元/噸,大部分地區價格已高於最低收購價水平。

搶購趨於降溫麥價漲勢收斂

進入6月份以來,由於市場對今年小麥產量和質量的擔憂增加,各市場主體對新小麥的收購積極性較高,個別地區甚至出現“搶糧”現象,導致新小麥收購價格大幅上漲。經歷前期的搶購之後,近來市場購銷逐漸趨於理性,部分農戶及貿易商惜售心理有所鬆動,主產區小麥價格漲勢放緩,部分地區甚至小幅回調。

端午節後,華北部分地區新小麥價格出現0.005~0.01元/斤的小幅回調。當前,河北邯鄲地區容重780g/L、水分13%的新產普麥制粉企業收購價為1.24元/斤,山東菏澤地區容重780g/L、水分13%的新產普麥制粉企業收購價為1.23元/斤,河南鄭州地區容重780g/L、水分13%的新產普麥制粉企業收購價為1.22元/斤,江蘇徐州地區容重770g/L、水分13%的新產普麥制粉企業收購價為1.18~1.20元/斤,安徽靈璧地區容重780g/L、水分13%的新產普麥制粉企業收購價為1.20元/斤。

主產區優質小麥價格依然處於漲勢。當前,山東菏澤地區“濟南17”優質小麥進廠價為2600元/噸,濰坊地區為2610元/噸;河南鄭州地區“鄭麥366”優質小麥進廠價為2640元/噸,新鄉地區為2660元/噸;河北石家莊地區“藁優2018”優質小麥進廠價為2660元/噸,均較6月中旬上漲20~40元/噸,較上市初期上漲50~80元/噸。

有關市場人士分析,近期新小麥價格普遍上漲,主要是受今年新季小麥減產預期的影響,心理層面應占較大比重。由於擔心後市有風險,近來小麥繼續追漲的情緒已經不高,特別是高價囤糧貿易商已開始陸續出貨,後市小麥價格將逐步趨於理性。

另據市場反映,今年小麥跨區域流通量增加。湖北由於省內達標糧源少,市場擇優收購,很多粉企都從河南省收購達標新麥,當地收購均價為1.20元/斤,到廠價為1.25元/斤。山東由於本地農戶及貿易商惜售心理較重,該省制粉企業從安徽、江蘇兩省採購小麥的數量較多。山東菏澤某大型麵粉企業表示,當前該企業採購的糧源中自江蘇採購的佔60%,自安徽採購的佔30%。

收購進程緩慢市場擔當主角

從主產區整體收購狀況看,收購進度較上年同期慢三成多。從區域上看,僅河北收購數量略高於上年,其他5省均慢於上年同期。目前,儘管主產區6省已有3省啟動了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但政策性小麥收購所佔比重較往年明顯下降,市場化收購基本擔當著收購的主力軍角色。

據瞭解,目前安徽省小麥託市收購量還不到當前該省小麥總收購量的10%。由於小麥價格上漲較快,有消息稱,河南局部地區已停止託市收購,而河北、山東啟動託市收購的概率也在逐步縮小。鑑於當前的收購情況,市場預計今年的小麥託市收購數量將大大低於上年,甚至可能不會超過1000萬噸。

相對於上年收購,今年夏收政策變化較大,小麥收購由政策性收儲為主向市場化收購為主轉變加快,政策性收儲對市場的影響減弱,而市場收購的影響相應增強。有貿易商坦言,往年夏收以國有糧庫收購為主,糧庫給出的收購價能夠左右市場價,但今年不同了,市場價是自發形成的,基本不受國有糧庫收購價格的影響。

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信息,截至6月19日,全國已收穫冬小麥3.1億畝,大規模小麥跨區機收基本結束,機收比例達95.5%,創歷史新高。筆者認為,隨著夏收夏種的結束,農戶將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售糧,加之小麥市場購銷趨於理性,新小麥收購進度有望加快。不過,由於農戶惜售心理難以消除,市場的收購高峰或難出現,集中收購時間將較往年拉長,常態化收購將成為市場的新態勢。

麵粉水漲船高淡季制約漲幅

當前麵粉市場正值消費淡季,企業開工率不高。監測顯示,目前華北地區麵粉企業平均開工率為45%,與6月上旬基本持平。近來新季小麥價格持續上漲,麵粉企業採購成本呈上升趨勢,多地面粉企業為保證利潤空間,相繼上調麵粉出廠價格。當前,河北石家莊地區麵粉出廠價為3080元/噸,京津地區為3060元/噸,山西太原地區為3020元/噸,較6月上旬上漲20~120元/噸。

我國制粉企業產能過剩嚴重,市場競爭激烈,“麥強面弱”現象突出。有關資料顯示,國際公認的麵粉合理產能利用率為70%,而我國小麥日處理能力200噸以下的中小企業佔到企業總數約60%,平均產能利用率僅為43%。再者,當前麵粉市場已基本處於季節性消費淡季,加之後期各地大中院校放假,集團性消費減少,支撐麵粉價格上漲的動力不足。

近期市場反應,雖然制粉企業單方面上調麵粉出廠價格,但經銷商並不是很認可,隨著後市小麥價格趨向理性,麵粉價格也會逐步回穩。今年新麥上市初期,市場觀望心理較強,小麥價格大多低開。進入6月份以後,出於對新季小麥產量和質量的擔心,主產區新小麥收購市場一改前期的“沉悶”,市場購銷趨向活躍,各地小麥收購價格凸現上漲行情。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部分地區高質量新小麥價格普遍上漲50~120元/噸,多數制粉企業計劃在上市初期收購低價小麥的想法並未實現。

部分制粉企業表示,由於麵粉銷售情況不佳,在高成本、低利潤的情況下,目前只能邊收邊看,先收一部分然後再根據市場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如果新小麥價格持續走高,且超出國家拍賣小麥進廠價格,制粉企業將會調減新小麥的持有數量,以等待政策性小麥拍賣重啟。

減產預期較重進口難以大增

由於主產區部分地區小麥生長、收穫受到不利天氣影響較重,市場對今年新季小麥普遍持減產預期,當前普遍認為產量將減少15%~20%。有市場機構消息稱,由於今年小麥產量預計大幅減少,可能提振我國小麥的進口規模。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認為,由於新年度國內優質小麥供應量較上一年度穩中略增,加之當前國際小麥價格與上一年度基本持平,預計國內外小麥價差難以出現大幅波動,預計2018/2019年度我國小麥進口量為300萬噸,與上年度持平。

美國農業部6月份供需報告顯示,2018/2019年度中國小麥進口量預計為400萬噸,與5月份的預測值持平,也和2017/2018年度進口量持平。

近日德國商業銀行在研報中稱,全球小麥產量令人擔憂或支持小麥價格。預計2018年三季度CBOT小麥期貨均價為5.50美元/蒲式耳,四季度均價約為5.30美元/蒲式耳。

截至6月21日,2017/2018年度美國軟紅冬麥到港完稅價與廣州港國產紅麥的平均價差為561元/噸,較6月上旬同期擴大78元/噸;硬紅冬麥到港完稅價與廣州港國產小麥平均價差為113元/噸,擴大68元/噸。

筆者認為,我國小麥市場整體供需相對寬鬆,政策性小麥庫存依舊高企,局部減產對市場供應大局難以產生大的影響。由於我國小麥進口基本以品種調劑為主,預計2018/2019年度小麥進口仍將保持在相對合理的水平,進口規模難有大的波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