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代表风采(一)

喜迎党代会

“代表风采”系列报道

喜迎党代会|代表风采(一)
喜迎党代会|代表风采(一)

陈勇:带领ARJ21飞机团队南征北战

喜迎党代会|代表风采(一)

代表名片:陈勇,中国商飞公司ARJ21型号总设计师,第一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国家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中国航空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上海科技领军人才。

喜迎党代会|代表风采(一)

作为ARJ21飞机型号总设计师,这些年来,陈勇带领着ARJ21团队成员到过加拿大五大湖“寻冰”、去过冰岛凯夫拉维克机场“追风”……从研发制造到试验试飞再到商业运营,他一路跟随着ARJ21飞机的脚步,南征北战。

从大学开始,陈勇就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飞机设计师。曾先后参加过歼轰七系列、空警预警机等国家重点型号的设计和科研管理工作,后转向民机研制。经过多年磨炼和积累,逐步成长为飞机总体设计和航电综合集成的技术专家。从军机到民机,陈勇在飞机设计这个领域一干就是30年。2008年中国商飞成立后,受命担任ARJ21项目总设计师,领导设计团队开展了首飞技术攻关、适航取证试验和试飞技术攻关,攻克了393项适航条款的验证。2015年ARJ21飞机交付首家客户,他带领设计团队,3年驻扎运营现场,主动搜集运营问题,建立了持续适航技术体系,组织开展了28项提高飞机运营优化设计攻关。

ARJ21飞机如今已是国内首款走完了研制、取证、批产、运营全过程的喷气式客机。陈勇带领设计团队,勇闯国产喷气客机研制、适航、运营的科研“无人区”,每一项设计、试验、试飞都是从失败中,有的甚至是从几次反复的失败中,不断探索直到成功,为中国民机产业探索了技术道路,积累了技术经验,建立了技术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ARJ21飞机现已开始批量生产,安全运营载客近10万人次,建立了覆盖西南、华东、华中、东北地区的多条航线,填补了我国民航市场国产喷气客机的空白。

喜迎党代会|代表风采(一)

王海:一个“老航空”32年的无悔选择

喜迎党代会|代表风采(一)

代表名片:王海,上飞公司C919事业部党(总)支部书记,曾获上海市劳动模范、中国商飞公司年度“先进个人”“最美商飞人”等荣誉称号。

从1986年参加工作开始,王海这位“老航空”就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民机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2017年5月C919事业部成立以来,王海带领事业部全体职工闯难关、涉险滩,克服了重重困难,两架C919飞机先后飞上蓝天。

工作中,王海深知凝聚众智、发挥众力,建立良好管理机制,才能为现场装配工作提供坚实保障。他探索形成了车间固定的例会机制,每周召开生产工作作业会,提前对计划任务的各项生产和技术做好充足准备,认真履行工艺、质量、操作“三结合”工作,以周汇报形式,摸清现场生产情况。现场生产任务重,他每天召开午餐“圆桌会议”,召集班组长对生产计划拉条挂账,及时捋清当日任务,做到当日事当日毕。

“C919总装冲刺,车间加班,大家都累了,王书记让我们先休息,之后再来替他,他都五十多岁了。”车间工人的话有点动情。30多年的风雨航空征途,练就了王海坚韧的品格。他说,团队领导必须在关键时刻敢于承担。在型号攻坚过程中,他充分发扬党员领导干部作用,靠前指挥,全程跟产,统筹协调,逐一落实现场技术支持,有序按生产计划推进节点任务。保障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首飞的那些日子里,王海每周三、五、六都要带领职工工作到深夜两三点钟,每天都到现场全面了解研制进展,掌握型号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青年人有干劲,我们就是把方向。”王海注重放权,抓总不抓细,让青年人大胆工作,敢于协调,勇于协调,接触更多工作。车间青年人均可与他直接沟通工作,一起判断分析,共同解决问题。在王海悉心培养下,一支思想作风过硬、技术基础扎实的年轻队伍正快速成长。

校对|孙力

出品|中国商飞新闻中心

◆ ◆

喜迎党代会|代表风采(一)
喜迎党代会|代表风采(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