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想要保持教育基本的清醒太难!不随波逐流只能被边缘化!

这些天我忙着拍照填写材料,教育系统要为工作满30年的老教师制作证书,回想自己三十多年的教书生涯,感慨:一个教师想要在教学工作中保持自己基本的清醒真的太难,大部分人只有随波逐流,否则就是被边缘化!

这么多年我们的教育一直以高考为指挥棒进行,对于很多孩子来说高考是唯一能够评定他们等级的重要考试,所以一切都要为了高考。作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只有能教出孩子考高分的老师才能算好老师。

任何一个师范学校毕业的老师都曾经对教育有着梦想,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人不管是本意还是无奈,都在被迫随波逐流。

  1. 我们在形式上学习过国外的圆桌课堂。

  2. 我们在班级里预备练习了很多次的公开课上课内容,然后在领导参观时做一场华丽的秀。

  3. 我们被要求在课堂上给孩子更多的时间来自由发挥,把课堂交给孩子。

  4. 我们也曾经形式上的学过让孩子来讲课。

  5. 我们还被要求填写各种不着边际的表格(比如很多班主任对孩子根本没有了解的前提下,填写孩子的心理健康状态)

  6. 为了职称考试,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拼凑各种论文、发表各种文章,虽然很多教师都不一定具备撰写论文的能力,不具备不要紧我们可以买!这也是产业链!

  7. 我们去别的学校甚至海外走马观花的学习,学习回来后我们也想把别人优秀的地方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但是对不起但凡所有创新的尝试看起来和考试分数无关,请你适可而止。

  8. 我们被要求减负不给孩子留任何作业,但是在私下和家长沟通时,我们依然会说:我们不给孩子留作业,但是不代表你的孩子就不需要学习,要我留作业可以,但是你们不能举报,否则我宁愿不留。

……

一切为了考试,也只有考试,我们要怎么创新?我们只有一遍遍的吃透课本,考试大纲,一点点的琢磨和研究历年的考试真题,给孩子更多的试卷。

见缝插针的给孩子讲讲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鼓励孩子多读书,但是孩子的作业都无法完成的情况下,很多孩子又怎么能抽出时间来读?

要保持清醒太难,班级的平均分上不去,就不是好老师,又要怎么保持清醒?教不出高分,光家长的投诉就够受的了,还要怎么去实现教育理想?

撰稿人:玲姐,退休英语教师,三十多年一线教学,奔六年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