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佩奇為何會獲得社會人的青睞?

“社會人”不是一個褒義詞,大多指有不良習慣和不務正業的社會人士。而《小豬佩奇》是一部兒童動畫片,近幾個月它的周邊和表情包火爆中國的社交網絡。將兩者聯繫到一起的是那一句大家都耳熟能詳的 “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

小豬佩奇為何會獲得社會人的青睞?

所以無論是作為一部針對學齡前兒童的教育動畫片,還是成年人調侃社會的表情包素材,《小豬佩奇》都以其粗線條的動畫風格及飽含趣味的故事情節征服了觀眾。在孩子與成年人這兩個不同的維度之間,《小豬佩奇》打破了界定兩者身份的標準,遊離於兩者之間,甚至是遊刃有餘的。

在動畫片中找到自己

佩奇是一隻粉紅色的小豬妹,有著吹風機一樣形狀的鼻子,開心或者不開心都會和家人間歇性地發出一聲豬叫,最喜歡的事便是跳進泥潭滾上兩圈。在小豬佩奇的世界裡,沒有隨時隨地想來吃豬肉的反派,也沒有特別華麗的智力對抗。她遇到的難題是同年齡段的孩子都會遇到的,有時候甚至是二胎難題。比如別人對弟弟的關注,父母對自己的要求等,孩子的小心思往往能在這部動畫片裡找到答案。

小豬佩奇創作團隊的靈感來自於核心成員馬克 .貝克,不到30歲的馬克曾憑藉一部18分鐘的動畫短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的提名。他發現當時英國流行的動畫片大多以人物為主,主角一般都是職業男性,消防員,快遞員等。充滿了濃濃的英雄主義氣息。這使他想起了朋友女兒曾經提出的疑問:為什麼動畫片裡的角色都沒有父母的陪伴?爸爸媽媽都去哪了?除了英國,很多國家都會面臨這個讓人悲傷的問題,而國內除了早期的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我們也很少見到以家庭生活為主題的動畫片。

因此小豬佩奇的出現,很好地彌補了這一空缺,為家長提供了一個教育孩子的思路和參考。扁平化的設計風格,有效地照顧了孩子無法辨識立體物的生理特點。佩奇家所在山坡房屋,就像孩子筆下所畫的那樣,有著不合理的高度。但是不妨礙他們對世界的認知。而且畫面整體色調陽光溫暖,沒有暴力與黑暗,也是這部動畫片備受歡迎的重要原因。

小豬佩奇為何會獲得社會人的青睞?

最初的緣起,是一個微博博主發表了一段關於豬豬女孩的論述,引發了網友對於這種類型女孩的大型認領。而豬豬女孩表現出來的傻乎乎,愛笑愛吃的特點,竟與小豬佩奇的形象不謀而合。於是人們將佩奇製作成表情包,用於各種社交場景。簡單粗糙的畫風與犀利的文字形成強烈反差,引發了段子手的頭腦風暴。小豬佩奇的形象也從一部畫風奇特的作品演變成為一種社交符號。

無論是明星還是普通人,都喜歡在社交平臺上曬出自己與小豬佩奇的情緣,小豬佩奇手錶,揹包,紋身貼,在淘寶上的銷量居高不下。通過小豬佩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被拉近,有了更多共同話題以及相視一笑的國民梗。到了2018年,經過快手抖音等短視頻的病毒式傳播,小豬佩奇被貼上了一個新標籤。同時它的熱度也達到了空前絕後的程度,甚至央視網都製作播放了一個“深扒佩奇上位史”的搞笑視頻。

小豬佩奇的爆紅,不僅消除了孩子與大人的一部分代溝,讓他們在家族群中有了共同語言——小豬佩奇表情包。同時也讓都市精緻先鋒與縣城青年有了共同的時尚風向標。比起supreme與AJ,小豬佩奇奶片手錶才是走在潮流前線的單品icon。

小豬佩奇為何會獲得社會人的青睞?

奶味“社會人”

在過去,社會人代表著在古惑仔的bgm下徐徐走來的江湖大佬,那些港片中叱吒一時的人物。現在大砍刀是危害社會的,紋身刺青上不了主流檯面。社會人多指沉迷於快手視頻拍攝,混跡於五線城市,不務正業的小青年。他們通過拍攝小視頻成名於網絡,引發不明就裡的小學生跟隨。小學生在自己的身上貼上動畫片的紋身貼,鼻孔裡透著王霸之氣。讓一眾段子手俯首作揖,送上一句:社會社會。

後來,有人在自己的背後畫上了一隻粉色小豬。《小豬佩奇》這部動畫片便從此與社會人劃上了等號。而自從有了社會人的標籤,小豬佩奇便在社交網絡便引起了新一輪的玩梗風潮,在手臂上畫上佩奇的畫像,帶著粉色手錶,狂歡式的文化消費讓這隻小豬成為了現象級的話題。

與過去作為兇惡鬥狠的代名詞不同,吃著小豬佩奇奶片,貼著粉色吹風機紋身貼的新 “社會人” 更柔軟,所到之處,瀰漫著一股奶味。

人們對於小豬佩奇的這種熱情,其實並不難理解。

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光頭黨、嬉皮士、朋克搖滾等亞文化的發展是一次典型的文化狂歡。但是如今人們不再有諸多頹廢訴求,而更多的是對於純真年代的懷念。過去的江湖早已不再,社會人也早已不再“社會”,社會人的屬性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時代,社會人同大多數人一樣,熱衷於成為焦點,表達自己成為他們的剛需。小豬佩奇作為一部學齡前兒童動畫,被選中並被重新解構,不過是因為大多數社會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孩子,他們通過小豬佩奇來消解具有強烈反差的個人形象,從而掩飾和降低大齡賣萌的違和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