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汉人地位最低的时期是什么时候?

用户166364617

我是历史问答达人“青言论史”,乐于为您解答中国古代史的相关问题


汉人地位最低的时候,我个人认为是五胡乱华时期。那个时候,汉人根本就不能算人,完全就是能说话的动物而已。

那个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国唯一奴隶出身的皇帝石勒,其实根本就不能算中国人。他和他的羯族,根本就是白种人,和蒙古人种没什么关系。而这位“胡皇”,曾创下一次就屠杀数十万汉人的“纪录”。他还明文规定胡人劫掠汉族士人免罚,胡人有所需,可以任意索取一般汉人的东西。

而他的继任者石虎,就更厉害了。使五十万人造甲,十七万人造船,死亡超过三分之二;夺汉女五万入后宫肆意变态凌杀污辱之行,其间由于负妇义夫的反抗,死者不计其数。后赵政权若不是有冉闵替天行道,汉人估计在北方就得绝了户。

羯人如此,那么似乎很友好的鲜卑人呢?那些慕容、拓跋和宇文呢?并不好到哪里去。

八王之乱时,鲜卑乘机大掠中原,抢劫了无数财富,还掳掠了数万名汉族少女。回师途中一路上大肆奸淫,同时把这些汉族少女充作军粮,宰杀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时,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晋朝官员发现后,勒令鲜卑留下这八千名少女。鲜卑一时吃不掉,又不想放掉。于是将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于易水。易水为之断流。

如果不是有冉闵、祖逖、谢安、刘裕这些伟大的汉人,一次次地将夷狄阻击于长江北岸,汉人的耻辱,将比崖山之战提前九百年。



青言论史

我是大狮,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以笔者个人的眼光来看这个问题的话,我认为蒙古人统治时期的元朝,汉人的地位相对来说是比较低下一些。甚至低于满清时期汉人的地位。

在十三世纪初叶,黄金家族的铁木真统一了蒙古,长生天赐名“成吉思汗”。自此蒙古开始逐渐将势力往外扩张,此时的蒙古大军虽然跟金国打得不可开交,但是却没有对南宋政权构成太大威胁。但南宋的多次出尔反尔也彻底激怒了蒙古人,将金国拿下后,下一个目标--南宋。

最终,南宋被攻克,元朝也已建立。需要说明一点,在蒙古南征之时,队伍中存在这大量北方汉人,这些人曾经效忠金国,如今效忠蒙古。烧杀抢掠这种事,干起来一点都不逊色蒙古人。

等到元朝政权建立之后,遂将人口分为四种,也就是四个等级。蒙古人自然是第一等,第二等是色目人,也就是西域诸国以及西欧等地的人种;第三等是汉人,即北方汉人。第四等为南人,也就是元朝之前的南宋人。

元朝对待这四个等级的人口有不同的对待方式,自然是等级越低就越受压迫。蒙古人重用蒙古人和色目人为大臣,而轻视汉人。他们深知自己打下这片江山不易,为了防止汉人反击,所以汉人一直得不到重用。汉人无论做什么都要看蒙古人和色目人的脸色。

但有一点值得说明一下,恰恰是因为汉人的抱负得不到施展,间接导致了艺术方面的提高,各种戏曲和杂剧出现,而且多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再者蒙古人并不苛求汉人易服剃发,对宗教和经济也十分包容。虽然汉人的地位相对低一些,但是生活方面十分充裕。在蒙古人统治的近百年中,生活相对比较安乐。以至于元朝灭亡后,大量知识分子用写诗或者写词等方式来寄托对“故国”的思念。虽然明王朝的建立,由汉人做了皇帝,但是对待百姓并不比元朝好多少。


大狮

如果是战争年代的话,那么五胡乱华时期,和蒙古早期征服时期,汉人地位是最低的。如果是指和平年代的话,那么就是元朝。但即便是元朝,汉人的地位也往往没有大众印象中那么卑贱。这取决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元统治者的民族歧视概念并没有完全地在政策上发挥出来,也就是说,真正实施时是会缩水打折扣的。

对元统治者来说,最重要的军事机构是将汉人的权力排斥在外的。所以传统汉政权模式中的六部中兵部可以说是最不重要的傀儡性质部门。元代真正的军事权力在枢密院,一切军事机关包括宿卫,在军事指挥系统中都是对枢密院绝对负责的。将军权放在枢密院,元统治者就能将军事事务与文官系统区分开来,对文官保密。军政官僚系统的共同点是蒙古人强调官职世袭。

从司法程序上看。刑部地位很高,但其权力不能延伸到和蒙古人与畏兀儿人有关的案件中。

大宗正府审断涉及蒙古人的案件,畏兀儿人和其他色目人的案件则交给都护府处理。

那么,蒙古人的民族歧视态度在实际操作中不能贯彻也是有表现事例的。

忽必烈曾经下旨。只许蒙古人担任监督者身份的达鲁花赤,在没有合适蒙古人的情况下才任用色目人。但在实践中却是有汉人担任了达鲁花赤。另外御史台成员中也有一定比例的汉人,虽说大多是品位较低的官职。

蒙古人和色目人组成的特权阶层几乎垄断了通过社会地位与权力而获得的利益,这直接冲击了旧有的汉人精英阶层的利益,冲击了他们在政治和社会上作为领袖的传统。科举制的选官比例是微不足道的,这些人的受到的利益损害才是最严重的。

很多蒙古人和色目人同样陷入贫困的境地,他们中的穷人也忍受着汉族穷人那样的贫困。


南风过境与夏夜流星

当然是元朝,在曾经的历史课本上,讲过元代分四等人制度:

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这四个等级。其中,蒙古人也即“国人”在政治、经济和法律上享有相应的特权;色目人则是指较早归顺蒙古的西域各族、党项、中亚以及东欧各族,他们的政治地位仅次于蒙古人;第三等便是此前金朝所统治的各族人民,因金朝占据中原、以正统自居,且治下各民族有女真、汉人、契丹、高丽等族,因此蒙元将金朝治下女真、汉人、契丹、高丽等族均列为汉人;而第四等也是最低一等的南人则是南宋治下的汉人人民,他们处于社会的底层,遭到各方面的歧视。


但是现在的最新版的课本已经删除了元代四等人的部分,因为元代并没有法律明确规定四等人。但是并不代表元代汉人地位低下这种事情并不存在。虽然律法没有明确规定四等人制度,但实际操作上,元代是明显有歧视的。《庚申外史》卷下记述:

惜乎,元朝之法,取士用人,惟论根脚。其(十道宣抚使) 余图大政为相者,皆根脚人也。居纠弹之首者,又根脚人也。莅百司之长者,亦根脚人也。而凡负大器,抱大才,蕴道艺者,俱不得与其政事。所谓根脚人者,徒能生长富贵,脔膻拥毳、素无学问。

元末明初人叶子奇的笔记《草木子》对汉人被歧视的这种情况也有详细记载:

天下治平之时。台省要官皆北人为之。汉人南人万中无一二。其得为者不过州县卑秩。盖亦仅有而绝无者也。后有纳粟获功二途。富者往往以此求进。令之初行。尚犹与之。及后求之者众。亦绝不与南人。在都求仕者。北人目为腊鸡。至以相訾诟。盖腊鸡为南方馈北人之物也。故云。

现在网上大家互相说着玩会称呼对方“腊鸡”取垃圾的谐音,但是在元代,腊鸡这是一个确确实实的广泛使用的贬义称呼,当时的汉人南人,想要做官非常难,实权大官根本万中无一,最多能做的也就底层州县长官,后来稍微放开了一些,有军功升职和花钱买官这两个途径让汉族做官,但是后来买官的人多了,又不让南人做官了。去大都求官的南方汉人,还被笑话称之为“腊鸡”。


叶子奇的《草木子》还记载了科举情况:

仕途自木华黎王等四怯薛大根脚出身分任省台外。其余多是吏员。至于科目取士。止是万分之一耳。殆不过粉饰太平之具。世犹曰无益

科举根本只是粉饰太平,真正靠科举录取做官的人非常的少。而且科举御试中选的人分为两个榜发表,其中蒙古人和色目人为右榜,汉人和南人为左榜,两榜状元中以右榜为尊。并且中选后的蒙古刃和色目人一般会就任六品官,但是汉人和南人则要降一级。而且元代宣布“凡投下官须用蒙古人”而且“省台院不用南人”。这种明明白白的种族歧视,虽然没有直接在法律上分为四等,但在实际操作上已经显露无遗。


人渣啸西风

元朝吧。

元朝建立后,把统治内的百姓分为四个等级,包括:

第一等、主要为蒙古人。

第二等、色目人,多为多西域人,包括部分契丹人。

第三等、汉人,包括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内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族,较早为蒙古征服的云南人,及最晚为蒙古征服的四川人、高丽人。

第四等、南人,原南宋境内各族。

汉人﹑南人绝大部分都是原宋朝的汉人。

并以此为根据,在任职、科举、刑律有不同的限制,当然是最不利与汉人发展的。

其实,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里。也存在汉人地位低下的现象,但地位最低的时期应该是元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