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底在何處?公私募基金判斷有分歧

近期,貿易摩擦疊加股市融資壓力與流動性風險引發A股市場巨幅震盪。截至6月22日收盤,滬指雖小幅回升0.49%,但仍失守2900點;創業板指走勢略強,收盤上漲1.84%,維持在1500點上方。

儘管市場悲觀情緒延續,但公募和私募基金卻普遍對A股後市持樂觀態度。具體來看,公募基金大多認為短期市場仍將維持震盪態勢,長期則有望出現修復行情;私募基金則更樂觀,認為市場已經觸底,很快就會反彈。

公募:不確定性仍存,重點關注消費板塊

我國曆史上曾出現過四次上證綜指向下擊穿3000點的情況。綜合來看,之前四次上證綜指跌破3000點大多發生在市場大漲之後,存在內生回調需要。從統計數據來看,四次上證綜指跌破3000點後的一個月,上證綜指均持續下跌,繼續釋放回調壓力。但四次上證綜指跌破3000點後的三個月,除第一次A股市場由6124點開啟極限下跌模式外,其餘三次上證綜指均企穩回升,市場得到喘息機會。

相較於前四次大跌,本次上證綜指跌破3000點前,市場並未出現明顯拉昇,估值也處於歷史低位。富國基金從這個角度判斷,短期市場情緒需要宣洩,A股可能還存在調整空間。但在情緒宣洩充分後,隨著政策善意的釋放,市場中期有望如前四次一樣企穩,而長期則有望出現修復行情。

考慮到未來貿易摩擦等外部不確定性,短期或抑制市場的風險偏好。海富通基金預計市場短期將維持震盪態勢,整體偏謹慎,金融去槓桿仍是政策推進的方向,但近期央行擴大MLF 擔保品範圍,可能對後續心態有所修復,市場或有結構性機會。

在資產配置上,多家公募基金推薦重點關注消費板塊。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大盤跌破3000點之後,市場在加速探底,一些優質個股有望逐漸企穩回升。在調整中,消費白馬股表現相對強勁。至於調整什麼時候能結束,一是取決於中美貿易摩擦後續進展,二是市場資金面會不會得到改善。現階段,一是要控制倉位,二是持有消費白馬股等防禦性板塊,來應對市場波動。

中歐基金提倡均衡配置,淡化風格,自下而上挖掘具備長期投資價值的個股。其中,大市值消費白馬、低估值週期龍頭,以及具備較強防禦屬性的公用事業標的值得關注。

國投瑞銀基金則強調在低位尋覓符合以下標準的機會:現金流較好、負債率低、業績持續性強的公司。建議逐步核心配置消費領域,中長期配置錯殺的科技公司。

和上述公募基金觀點不同的是,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認為雖然股市或處於階段底部,但拐點難測,建議逐步從消費裡分流,優化結構。他還建議保持中性,結構上分散配置,可考慮逐步止盈消費,關注金融地產、週期和科技等板塊。

私募:市場已觸底,三大策略成主流

多數私募機構認為,目前市場已接近底部。Wind數據顯示,6月19日、20日和21日收盤時,A股跌破淨資產個股數量分別為201只、200只和242只,分別佔兩市股票總量的5.7%、5.67%和6.86%。從歷史數據可以看出,這一比例已處於過去幾年重要市場低點的相應比例水平附近。

資料顯示,在2016年1月27日(滬綜指當日最低至2638點)、2014年5月21日(滬綜指當日最低至1991點)、2013年6月25日(滬綜指當日最低至1849點)這三個重要低點時,兩市破淨個股比例分別為1.89%、5.88%和6.29%。而上述三個交易日,之後均成為了市場的重要階段性底部。

匯利資產也表示,目前市場估值已經回落到歷史區間的相對低位,很多優質股票的估值吸引力已經越來越強,市場即使再下跌,更多的是機會而不是風險。

據重陽投資分析,市場不會持續下跌的主要原因在於:當前中國經濟基本面穩定,經濟金融風險正在逐步釋放,A股市場在各種短期因素的影響下持續走弱,但投資價值日益凸顯。此外,去槓桿政策降低系統性風險,中長期利好資本市場。

同時,星石投資也對下半年的投資策略進行了闡述:“目前,A股估值已回到底部區間,盈利增長支撐中長期趨勢,我們繼續聚焦價值成長優化投資組合,重點看好基本面改善和供給側改革雙輪驅動的醫藥生物、受益消費升級和品牌壟斷的消費品、受益於政策支撐和具備技術優勢的科技龍頭。”

第二種受追捧的方式為量化對沖策略。資料顯示,量化對沖策略是指利用量化的手段對沖風險,以期獨立於股票市場走勢獲取超額收益。

但著名對沖基金經理韓瑋也提示了這種策略的風險性:“相對價值的對沖策略,一般是用期貨、期權等做空工具對沖某一類市場風險,在大盤下跌階段,這類基金往往表現出較強的抗跌性。但是在大盤上漲階段則會損失很多系統性收益,在遇到市場出現扭曲加劇的情況下,歷史上這類基金也曾出現過鉅虧甚至爆倉現象。”

在私募機構中,以淡水泉投資為典型。公開資料顯示,淡水泉信奉“逆向投資”,認為股票市場中情緒聚集的地方不容易找到好的投資標的,公司團隊更喜歡在被市場“忽略”和“冷落”的地方去“淘金”,越是不被看好的投資,公司越是加強對其基本面的研究,以期先於市場發現投資機會。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