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真的要绝迹了吗?

伪装-嘴角轻蔑的伤

再不保护,穿山甲真的要灭绝了。世界上遭受非法交易数量最大的哺乳动物是穿山甲,其偷猎和非法交易数量远超大象、犀牛。

200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八种穿山甲中的两种列为濒危物种,即马来穿山甲和中华穿山甲。然而不到十年,所有八种都面临绝灭的危险,而上述两种已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印度穿山甲和菲律宾穿山甲被列为濒危物种,其余四种非洲穿山甲全部为易危物种。

穿山甲国际非法交易,导致了穿山甲的捕猎及盗猎,这是威胁穿山甲生存的首要原因。人们为获取穿山甲的肉和甲片而进行的盗猎。

1925年至1960年间,印度尼西亚和东亚地区之间数以几十吨计的穿山甲片被买卖,而中国在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每年捕猎的穿山甲数量达16万只之多。在上世纪80 年代至90年代,“数以万张计的穿山甲皮,还有用它们制成的钱包、腰带和手包等皮革制品每年都在国际市场上交易,据称这些都是马来穿山甲的皮。”这些制品大多被卖到日本、美国和墨西哥。

2004年,为了交易而进行的非法捕猎“大多是为了供应中国市场对肉和甲片的需求,主要用于滋补养生及传统中医。”而这类非法捕猎正是穿山甲面临的最大威胁。由于穿山甲肉和甲片交易的暴利,盗猎已不是投机取利的个人在森林中简单凭运气寻获穿山甲的单打独斗(尽管这种现象仍然存在),它已经成为专业化、商业化的活动。在一些地区,盗猎者甚至使用经过特殊训练的猎狗在洞穴和树丛中嗅出穿山甲的踪迹。

由于农业扩张、伐木、将土地转变为橡胶或棕榈种植园等原因,所有的穿山甲种类的栖息地都在不断消失、被割裂,这是威胁亚洲穿山甲生存的第二大原因。在非洲,森林砍伐、转为农业用地等原因进一步加剧了捕猎造成的穿山甲数量的减少。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的扩张已经破坏了穿山甲的洞穴,而栖息地不断消失、土地被转为其它用途,使得穿山甲距离人类越来越近,更易于遭到非法盗猎。

而杀虫剂的大量使用,影响穿山甲的生活环境,减少它们的食物供应。台湾林业试验所的调查发现,在台湾的中华穿山甲的数量“承受着栖息地被破坏的压力,特别是杀虫喷剂的使用所带来的压力。”

穿山甲的繁育率很低,一般一年或两年产一仔,这就使它们的种群数量由于过度捕猎而下降很快,恢复起来又很慢,特别是在失去其栖息地的时候,数量下降就更为严重。研究者对它们在野外生存的寿命知之甚少,据估计,各个种类的穿山甲每一代的寿命大约在7年至9年间。

穿山甲自卫的方式是把全身卷成球,只露出坚硬的甲片。这对于用猎狗追踪它们的捕猎者来说,毫无保护作用。盗猎者只要把卷成球状的穿山甲捡起来放进袋子里就行。

在过去的150多年来,100多个动物园和机构曾试图圈养穿山甲,鲜有成功。大多数穿山甲在头六个月到三年之间死去,大约70%的穿山甲在圈养的第一年内就会死亡。它们专吃活蚁的习性,对遭到捕获而导致的压力的极度敏感,以及虚弱的免疫系统,使穿山甲圈养的成活率极低。被记录在案的仅有10 只穿山甲是在圈养的环境下繁殖出来的。中国上世纪80年代的圈养实验也以失败告终:85%的穿山甲死于肺炎,穿山甲无法适应人造的食谱和圈养环境。

1995至2015年间,亚洲55%的圈养穿山甲在4.5年内死亡。穿山甲圈养是一个无需争辩的巨大挑战,加上穿山甲缓慢的繁殖率,说明这种动物还远远没有到驯化饲养的地步,所有的非法交易的穿山甲均是从野外捕捉而来。一些销售渠道声称其已经成功繁殖了穿山甲,这很可能是捕捉到的已经怀孕的穿山甲所产的幼仔(即野生的穿山甲在被捕捉前已经怀孕),而不是真正的人工养殖过程中的繁殖生产。


自然使者

穿山甲确实面临的是非常危急的境地。

世界上现存的只有八种穿山甲,非洲四种,大穿山甲、南非穿山甲、长尾穿山甲和树穿山甲,亚洲也有四种,中华穿山甲、印度穿山甲、马来穿山甲和菲律宾穿山甲。其中,中华穿山甲是形式最危急的一种。

中华穿山甲分布在中国和越南,在华东华南曾经广泛分布,但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中华穿山甲因为选择的消极防御的生存策略无法应对人类的捕捉而迅速的减少了数量,现在在大陆已经很难发现中华穿山甲了,但是,穿山甲个体小,活动范围有限,在一些无人问津的山林中也很可能还存留有一些小的种群,但这并不代表着小种群就早晚有一天可以繁衍壮大星火燎原,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穿山甲活动能力有限,如果分布过于零星的话,很难有基因之间的交流,也很有可能一些个体终其一生都没有能够遇到成功繁殖的机会。

因为在华东华南,地势平坦,水热条件理想,过于适合人类生存活动的展开了,所以,绝大多数的区域已经不可能成为穿山甲的栖息地了,其实我们看一下台湾现存的中华穿山甲,它们也经常活动在村庄周围,只不过没有人去伤害它们,人和动物就可以相安无事。

但在大陆,由于中医理论认为穿山甲可以入药,现在仍然有大量的穿山甲鳞片被需要,所以才导致了穿山甲的危机,由于亚洲的穿山甲已经被抓的差不多了,现在非法的贸易已经把目标对准了非洲的穿山甲,虽然CITES公约已经把穿山甲所有种都列为一类保护禁止国际贸易,但非法贸易仍然存在,中国人的态度决定着全世界穿山甲的命运。


野生青年陈老湿

穿山甲现在真的越来越少了,至少我现在越来越难见到穿山甲了。穿山甲为什么减少?其首要原因当然是因为现在的吃货越来越多、越来越厉害了。有道是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为了满足吃货们的好胃口,一只只可怜的穿山甲被宰杀后被送上了餐桌。而且吃货消耗掉的穿山甲数量远多于穿山甲繁衍增长的数量。其次,现在由于人类的各种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穿山甲在外出觅食时如果吃了被污染了的食物,喝了被污染了的水,慢慢地体内积累了不少毒素,最后可能就毒发而亡了。再次,由于现在人类的各种商业开发活动越来越多,甚至一些原来穿山甲的繁殖地都被人类开发了,穿山甲失去了固定的繁殖地,其繁衍后代的本能行为都无法维持,如何保证种群数量增长呢?有些地方人类砍伐森林、开山取石,对穿山甲的栖息地破坏很大。还有,由于人类不断捕杀穿山甲,久而久之穿山甲认识到了人的厉害,所以只要远远看见人就吓得躲藏起来,自然我们就很难见到穿山甲了。



疾风猛士

我的家乡在江西赣南的偏远山区。小时候,我与妈妈去走亲戚时,常常能看到可爱的穿山甲。记得第一次见到穿山甲时,由于自己才八九岁,叫不出这个可爱动物的名称。看到它厚厚的磷甲,用2只爪子在洞穴门口一把土一把土往外爬拉,真的是很可爱的!

离开家乡30多年了,由于有小时候与穿山甲有哪样的“情结”,使我格外地关注家乡穿山甲的生存情况。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每年回去几天时间,只要问到父老乡亲,最近看到穿山甲没有?他们都会高兴地回答:“看见了!看见了!就前几天还在山上看见了呢!”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回到家乡探亲,那怕在老家住上一两天,我还是会问乡亲们,家乡的穿山甲情况,他们的回答是,外地来收购穿山甲的人越来越多了。可不是吗?那时候一只2斤重的穿山甲能卖到二三百块钱,这可是相当于农村一个农民干半年农活的收入。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每次回到家乡,我照样会问到穿山甲的生存状况,他们的回答是:已经很难看见穿山甲了,即使能看到,也必须到森林很茂盛的大山深处,才能偶尔看到穿山甲的身影。

今年春天,我又回到家乡,恰逢乡里召开村支两委会议,会后我挨个问了全乡13个村的支部书记和村长,现在穿山甲的生存状况怎么样?他们回答说:一年时间能看见一次穿山甲就算很幸运了!

从我家乡的穿山甲生存过程可以看出,保护这种可爱的、已经极度濒危的动物有多么的重要!


润友

穿山甲是有食药两用的物种,我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是不会灭绝的,因为有价值就会有人养殖,有养殖种群才能发展壮大,价值越高自我保护意识越強,例如金钱龟在早几十年前就己成为希有保护动物了,经过二十几年来人工繁殖,种群得到不断壮大,因此我认为只要有价值加上政策扶持,穿山甲这个物种是不会灭绝的。


金龟情缘


看这照片,穿山甲满腹的委屈,那无可奈何的眼神,让人看着心酸,难受。穿山甲灭绝不灭绝,我说不好。但我真希望我们人类做做善事,让多一些动物种群和人类和谐相处,不要伤害啦。在我孩子小时,有人送他一只小刺猬玩,我们看那小刺猬太可怜了,我和孩子商量,咱们把小刺猬放回大自然吧!我和孩子把小刺猬带到一个杂草丛生的地方,放了小刺猬,我和孩子注视着小刺猬,看着它一步步往前走,小刺猬进入草丛前,回头看了我们一眼,才走进草丛。小刺猬回头看我们的这一眼,我和孩子都记得很深刻。孩子还为此事写一篇小作文。我们对动物献出点爱,对人类沒有伤害。


蓝天白云61070563

穿山甲。以蚁为食。为什么经常在野外墓地能看见它们的踪迹?以前土葬。棺材埋地下年久腐烂。蚂蚁喜欢居之。。。世间万物,相生相克。棺材没了。树根都挖光了。森林没了。还有什么可以赖以生存?人类亦如此。只是我们已看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