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地方搞农业的人,非富即贵

第153篇推文 正文:1276字 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据说搞农业的最高境界:只要心中有地,哪里都是农场。

在一些我们认为不大可能搞种养殖的地方,还真就有人搞成了。

火山口搞种植

火山口咖啡并非浪得虚名,真的是在火山口种植的。

在这些地方搞农业的人,非富即贵

海口石山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海口市的石山镇,这里从2014年开始就有人运用当地独特的火山富硒土壤,开始种植阿拉比卡小粒种咖啡,去年营业额已经达到100万元。

在这些地方搞农业的人,非富即贵

如今正是“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季节,海口火山荔枝也火了一把。

荔枝王中王大比拼中,单颗荔枝拍出了1.8万元的高价。

浙江台州的钢材老板当选玉环市大麦屿镶额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后,开始想办法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他发现这里的火山土壤里富含有机微量元素,特别是硫、钾、硒等含量很高。

这些有机物可使茶树终年不得病害,能产出高品质的、纯天然的有机、绿色茶叶,在火山口种茶叶的想法跃然纸上。

2011年,他在火山遗址上种植茶树成功,命名为“玉环火山茶”

到2014年的时候已当选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并被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聘请为课程导师。

沙漠里搞种植

我国袁隆平院士团队在迪拜热带沙漠中成功种植出水稻。

日本富士集团在沙漠里建造植物工厂种植草莓。

以色列在沙漠中养鱼的事儿咱们已经讲过了。

这些都是一些做设施农业的大公司、农业专家在充分挖掘地球土壤的可能性。

在这些地方搞农业的人,非富即贵

还有更厉害的,重庆交通大学的力学教授易志坚和他的团队跨界搞农业,发明了一种“胶水”,可以把沙子粘在一起变成土壤。

这“胶水”是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植物纤维粘合剂,将粘合剂与沙子混合,再加入适量的水,只需两分钟就可以将沙子变成可以种植各种植物的土壤。

去年在内蒙古阿拉善盟的沙漠中进行试验,在变成土壤的沙漠上种植了小麦、玉米和各种瓜果蔬菜,取得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大丰收。

在这些地方搞农业的人,非富即贵

经过测算利用“变沙为土”的办法实行大面积的沙漠治理成本在1500元-2700元/亩。

在海里搞种植

如今海边的盐碱地都可以用来种植水稻了,大家又把目光投向了海里。

海底农场,是一家意大利的潜水设备公司(Ocean Reef Group)搞出来的东东,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尼莫花园”(Nemo’s Garden)。

在这些地方搞农业的人,非富即贵

这座海底农场在地中海北部的海边,距离海面有8米多深,由5个透明的球形温室组成,每个温室通过28根绳索固定在海底。

温室能蒸馏海水变成淡水,凝结于温室墙面,形成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摄像头、感测器等等设备自然必不可少。

在这些地方搞农业的人,非富即贵

目前已成功种植出了罗勒、莴笋、草莓、豆子等作物,正在研究是否可以种植菌菇。

太空中搞种植

海里和陆地的都有了,自然会想到去空中搞种植。

城市空中农场也就是垂直农业技术,大家也都挺熟悉了,而太空农场也不是啥新东西了。

在这些地方搞农业的人,非富即贵

比如约翰逊航天中心牵头搞的Space Farm,2016年让百日菊开了花,今年打算种种西红柿。

在这些地方搞农业的人,非富即贵

我国也有亲民的“太空农场馆”,通过模拟出太空的环境进行种植,可供大家参观体验。

当然了,在这些地方搞种植投资都不小,适合于那些赚够了钱,玩遍了这个花花世界,想要返璞归真来种地的成功人士。

比如硅谷各位搞IT的“新贵们”,别都扎堆儿去养猪了,农业还有更广阔的空间等着你们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