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庆幸,又一部《驴得水》上映,真悲哀,票房只有一百万!

2016年那部让人笑中带泪的黑色喜剧《驴得水》,

让不少人印象深刻。

真庆幸,又一部《驴得水》上映,真悲哀,票房只有一百万!

辛辣、讽刺、癫狂,《驴得水》用喜剧的外衣,为我们讲了一个“笑不出来”的悲剧故事。

就在前不久,一部和《驴得水》同样借古讽今的黑色喜剧悄然上映;

不过在《复联3》的冲击下,这部片子仿佛是“被灭霸打了响指”,湮没在票房市场中,了无踪迹。

今天说的,就是这部——

《荒城纪》

真庆幸,又一部《驴得水》上映,真悲哀,票房只有一百万!

这部电影在5月18日上映,估计大家都没有听说。

毕竟,上映首日的排片只有1%。

九天后,《荒城纪》匆匆下线,累计票房只有120多万。

真庆幸,又一部《驴得水》上映,真悲哀,票房只有一百万!

要知道,连毕志飞的《逐梦演艺圈》在无数博人眼球的辣鸡营销之后;

竟然也能收获230多万的票房,几乎是《荒城纪》的二倍。

和1000万的投资对比来看,这部小成本国产片无疑是失败的。

但是从内容来看,它又是绝对出挑的。

和《驴得水》一样,《荒城纪》发生的时代,同样是那个兵荒马乱的民国。

真庆幸,又一部《驴得水》上映,真悲哀,票房只有一百万!

故事发生在1935年。

那时的国民政府响应蒋介石的号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新生活运动」。

真庆幸,又一部《驴得水》上映,真悲哀,票房只有一百万!

为的是提高国民素质,改善大家的习惯,以此实现

“救国”和“复兴民族”的目标。

饱受封建荼毒的中华大地,哪里最需要改变呢?

自然是旧宗俗文化最根深蒂固的乡村。

因此在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偏僻山村中,也面临着这场运动的洗礼。

如同片名中的“荒城”二字,这个小村子由于连年的旱灾,也是一片荒凉的景象。

真庆幸,又一部《驴得水》上映,真悲哀,票房只有一百万!

于是,保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县长。

通过这份亲戚关系,保长为全村人领到了救命的粮食。

但是这个月,县长出差不在,这救济粮也就突然断了。

不过保长的女儿说,只要迎合新生活运动在村里建个祠堂;

县长就会发下三十万大洋的巨额救济。

真庆幸,又一部《驴得水》上映,真悲哀,票房只有一百万!

保长听女儿说,祠堂的名字叫做“李依莲祠堂”。

真庆幸,又一部《驴得水》上映,真悲哀,票房只有一百万!

别说,村里还真有这么一位李依莲。

可她只是村中一个外姓寡妇,无缘无故地,为什么要给她立祠堂?

真庆幸,又一部《驴得水》上映,真悲哀,票房只有一百万!

实际上,保长女儿说的,是「礼义廉耻堂」。

真庆幸,又一部《驴得水》上映,真悲哀,票房只有一百万!

因为普通话不标准,保长听成了“李依莲祠堂”。

虽然只是平翘舌的差别,但是这却惹出了许多是非。

作为村中的长辈、领导,族长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要给寡妇立祠堂;

但为了三十万大洋,他还是强行找到了其中的联系。

寡妇李依莲,长得白白净净,确实美若天仙。

真庆幸,又一部《驴得水》上映,真悲哀,票房只有一百万!

而且丈夫死后一直未嫁,是个忠贞烈女;

祠堂大概就是用来挂她的“贞节牌坊”。

再仔细想想,如今的“天子”叫什么?蒋介石蒋中正…

哎!那不就是“讲忠贞”吗!说得就是李依莲啊!

真庆幸,又一部《驴得水》上映,真悲哀,票房只有一百万!

这下子,全对上了。

第二天,大家敲锣打鼓地就把李依莲当成观音菩萨,供了起来。

好吃好喝,好生招待着。

李依莲是一脸的懵逼,前几天她还合计着,和心上人林硭谈婚论嫁的事情;

如今却被稀里糊涂地捧上了神坛。

真庆幸,又一部《驴得水》上映,真悲哀,票房只有一百万!

林硭和村中别的小伙子格格不入;

他不种田,不签长工,只打猎,每天端着把猎枪走来走去,自由快活。

真庆幸,又一部《驴得水》上映,真悲哀,票房只有一百万!

不过他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既然李依莲被大家选定成了“贞洁烈女”,那她和林硭的婚事也只能

“告一段落”了。

而林家的那块风水宝地,也被风水先生选中,成了祠堂新址。

自己心爱的女人被带走,祖宅被强行霸占;

于是林硭开始和村民们作斗争。

真庆幸,又一部《驴得水》上映,真悲哀,票房只有一百万!

就在村民们围剿林硭的时候,李依莲趁机逃了出来,找到了林硭。

两个人晚上做了不可描述之事,但第二天他们就被村里人发现了。

烈女不再忠贞,李依莲也被打落神坛,成了“妖妇”。

真庆幸,又一部《驴得水》上映,真悲哀,票房只有一百万!

GIF

为了换取救济,族长和保长已经不在乎李依莲的死活。

修祠堂的事,也在集体无意识的环境中,变成了一场“祭祀”仪式。

此时的李依莲,早就从菩萨变成了祭品。

在村民们的欢呼雀跃中,李依莲被活活烧死。

真庆幸,又一部《驴得水》上映,真悲哀,票房只有一百万!

祠堂建好后,县长果然送来了30万大洋;

但是酒足饭饱之后,管家却黑吃黑,拿着这些大洋,拂袖而去。

真庆幸,又一部《驴得水》上映,真悲哀,票房只有一百万!

没了救济,也没了祠堂;

留给他们的,只有一片白茫茫的荒城。

真庆幸,又一部《驴得水》上映,真悲哀,票房只有一百万!

这部《荒城纪》,有许多经典的影子。

民国的背景,黑吃黑的设定,像极了《驴得水》中的桥段;

为了群体利益而牺牲个人的集体谋杀事件,和《村戏》中的段落不谋而合;

真庆幸,又一部《驴得水》上映,真悲哀,票房只有一百万!

最后男主角端着枪去报复村民;

也和

《杀生》中黄渤的反杀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真庆幸,又一部《驴得水》上映,真悲哀,票房只有一百万!

不过最令人欣喜的,依然是《荒城纪》中对于人性和时局的解读讽刺。

那时的中国,连年战乱不断,积贫积弱;

在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情况下大搞

“新生活运动”,本身就是一件很荒诞的事情。

改善国民形象,是希望国民素质强悍之后不输日本人;

蒋介石的出发点,显然是好的。

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条令经过层层传递,早已变了味道;

也在无意间将人性中的丑恶无限放大,让这样一场运动,变成了一场闹剧。

真庆幸,又一部《驴得水》上映,真悲哀,票房只有一百万!

影片中的荒城,一方面指的是物质上的荒;

另一方面,更是精神上的荒凉。

没有礼义廉耻的观念,让那里人们的欲望被无限放大;

不顾一切地追求物质上的满足,甚至不惜用人命当做祭品。

真庆幸,又一部《驴得水》上映,真悲哀,票房只有一百万!

而这一切,又是政府为了推广礼义廉耻所造成的。

不过二者其实并不矛盾。

新生活运动,不过是个导火索而已。

它只是媒介,通过这件事,让人性中的恶,和人吃人的社会现象得到放大而已。

真庆幸,又一部《驴得水》上映,真悲哀,票房只有一百万!

影片目前的豆瓣评分6.9,并不算高。

因为在影片的完成度上;显然还不如上面提到的那几部影片成熟。

导演徐啸力在镜头语言、场景调度上,也略显不足。

但是作为演员转行导演的第一部作品;

我觉得对《荒城纪》和导演来说,鼓励要比批评更为重要。

如果这样的国产片我们不支持,那我们还能支持什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