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天空:1929年大蕭條會不會重演?

历史的天空:1929年大萧条会不会重演?

历史的天空:1929年大萧条会不会重演?

我們一路狂奔了幾十年,習慣了前途開闊,一馬平川,似乎忘記了任何道路都有叉路,也會有坑窪、沼澤、險灘甚至是深淵!


國人對近現代史的記憶有著驚人的共性: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庚子賠款、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文化大革命、改革開放……似乎缺了一樣重要的東西——經濟危機。


當我們已經融入全球化經濟體系之中,經濟危機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一個重大課題,儘管我們沒有深切感受到,但是,歷史就在昨天,殷鑑並不遙遠。


特別是在當下,寒風勁吹、蕭條意濃之時,我們需要認真研究、客觀分析,勇敢面對,未雨綢繆,才能以正確的姿態走向未來。

——金戈

金戈關心經濟問題,但並不喜歡科班學究式的研究。我從來不認為基於嚴苛假設前提的見解能夠真正解釋極為複雜的現實困境,我也不認為經濟學是一門科學。所以,朋友們不要以科班的經濟學的東西來抬槓,沒啥意義。

我更相信大道至簡,喜歡從事實出發,層層剝離表面現象,把複雜問題簡單化,從人性和利益博弈的角度直探驪珠,儘可能找到事情的真相和事物發展的規律,雖然也經常是南轅北轍。

以我的經驗、學習和總結,我認為所有的經濟危機內裡都隱含著這樣一條至簡的主線:

A以5%利率借款給B,B以10%利率借款給C,C以預期收益率20%投資D,D以更高的預期收益率投資E……(數字是假設的)這個鏈條還可以不斷分叉、漫延。

很顯然,這個鏈條是有邊界的,遊戲總有玩不下去的一天,比如:A發現有風險不再借款了,E的投資血本無歸,中間有個環節傳導斷裂……

接下來,金戈儘可能用簡短的語言把20世紀以來,人類經歷的幾次重大的經濟危機的主要成因和影響給大家講清楚。

一、經濟危機歷史回顧

1、1929—1933年大蕭條

历史的天空:1929年大萧条会不会重演?

一戰以後,英法等國向德國索要戰爭賠款,很顯然,德國只能靠未來的財政收入償付。為了讓這隻母雞繼續下蛋,英法只好以高息給德國貸款。

而英法的日子也不好過,於是拉上美國一起給德國借款。美國為了借款給德國,不斷在國內發行高利率國債,這樣,大量民眾的資財實際投向了德國。

在這條國際投機鏈條建立的同時,美國國內信貸膨脹,導致投機盛行,房地產市場和股市異常火熱,房價和股指連創新高。

終於有一天,政府察覺這種擊鼓傳花的遊戲很難進行下去,於是提高利率,採取貨幣緊縮政策,抑制投機……隨之所有資產泡沫破裂,大蕭條開始。

這次經濟危機是迄今為止美國曆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破壞性巨大。

1、從1929年5月到1932年7月, 美國工業生產下降了5516% , 相當於1905-1906年的水平, 倒退了26年。


2、失業率劇高,工人工資大幅下降。1929年的就業指數(以1926年為100)為97.15, 發放工資額為 105,然後連續下降,到1932年為60.11和41.16。


3、工業危機與農業危機併發。從1929年到1932年,農業總收入從119億多美元, 縮減為53億美元。


4、金融信用崩盤。股市暴跌,看不到任何生機,股票市值跌去80%;銀行大量破產,累計破產銀行家數超過10000多家;德州房地產徹底崩盤,很多投機客血本無歸。


5、對外貿易和對外投資停擺。1929年美國的出口總值是 521.41億美元, 進口總值431.99億美元;;1932年進降到161.11億美元和 131.23億美元。資本輸出一落千丈。1930年國外投資新發行額為101.1億美元, 1933年更跌至10萬美元的微小數額。

從美國開始的這場危機漫延至歐洲,把整個歐洲也拖入了泥潭。有人指出,1929年大蕭條,進一步加劇了美、歐列強之間的矛盾,為二戰爆發埋下了伏筆。

2、拉美經濟危機

历史的天空:1929年大萧条会不会重演?

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後,美元進入擴張週期,大量美元資本湧入拉美,帶動了拉美工業化的發展,也使得拉美各國外債規模迅速增長。

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後,全球經濟出現衰退跡象,美元進入加息週期,開始資本回流,拉美諸國陷入國際債務危機。

1982年8月,時任墨西哥財長席爾瓦·埃爾索格向美國政府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通報:“墨西哥幾乎耗盡全部外匯儲備,再也無力償還到期的債務本息。”

緊接著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智利等許多國家紛紛相繼宣佈無力償還到期債務。一場以債務危機為特徵的國際金融危機席捲拉美地區。

“中等收入陷阱”這個名詞就此誕生,自那之後,拉美地區又爆發過數次經濟危機,整個地區的經濟再也難上一個臺階。

拉美經濟危機的爆發有深刻的國際背景,但究其內因,很重要的一點是拉美諸國的經濟結構失衡,缺乏自我造血能力,抗外部打擊能力較弱。

3、日本經濟危機

历史的天空:1929年大萧条会不会重演?

日本在戰後迅速融入西方經濟體系,從60年代到80年代,經過近三十年的快速發展,日本成為出口強勁的經濟體。

在工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從70年代開始,日本國內投機風潮盛行,股市和房市暴漲。頂峰時期,東京23個區的地價總和超過了美國總國土價格。

1985年9月22日,世界五大經濟強國(美國、日本、德國、英國和法國)在紐約廣場飯店達成“廣場協議”,逼迫日元升值,大量國外資金開始湧入日本,繼續推高了日本國內資產價格。僅1989年,日本房價就漲了兩倍。

隨著日元套利空間日漸收窄,國際資本開始逃離。

1989年12月29日,日經指數從38915.87點開始下跌,一路跌了65%。東京的房價跌了90%。

後人研究總結,在日本泡沫經濟形成和破滅的過程中,日本的貨幣政策曾有過三次重大的失誤,成為泡沫經濟的主要成因:

  • 第一次是 1986-1987 年貨幣政策的過度擴張;

  • 第二次是1987-1988 年日本銀行過久地堅持了超低利率政策;

  • 第三次是 1989-1990 年貨幣政策的突然收縮,導致經濟硬著陸。

關於日本經濟危機還有更深層次的國際原因,當時美國是里根總統在任推行“里根經濟學”,著手處理貿易赤字!

大家看到這段是不是覺得很熟悉?對了,特朗普很推崇里根經濟學,也在著手處理貿易赤字!

4、東南亞經濟危機

历史的天空:1929年大萧条会不会重演?

日本經濟危機之後,亞洲四小龍隨之崛起,融入國際分工體系,同時,大量國際資本湧入。

在美元加息迴流的大環境下,索羅斯等國際空頭盯上了東南亞國家脆弱的資本管制和薄弱的外匯儲備。

1997年7月2日,泰國宣佈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引發了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

當天,泰銖兌換美元的匯率下降了17%,外匯及其他金融市場一片混亂。在泰銖波動的影響下,菲律賓比索、印度尼西亞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成為國際炒家的攻擊對象。

隨後,韓國、日本也捲入其中。後來,國際炒家盯上了香港,港元保衛戰隨之打響,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最後以國際空頭失敗而告終。

東南亞經濟危機的成因與拉美危機有些類似,都是美元擴張週期中湧入大量國際資本,催生資產泡沫,但本身的經濟結構不健康,自身的造血能力薄弱,再加上匯率和外匯儲備管理有缺陷,一旦美元加息迴流,往往不堪一擊。蒼蠅不盯無縫的雞蛋,索羅斯等國際空頭只是觸發因素而已。

5、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

历史的天空:1929年大萧条会不会重演?

2007年4月,美國第二大次級房貸公司——新世紀金融公司的破產就暴露了次級抵押債券的風險。美聯儲也作出了反應,為市場注入了流動性。但是,局勢發展超出了金融界和當局的預期,房地美隨後也出了問題,並把雷曼兄弟、美林、AIG等金融巨頭拉下水,金融危機全面爆發。

回顧這次金融危機,完全是美國人自己玩砸了。

2000年網絡泡沫破滅以後,美聯儲連續13次降息,寬鬆的貨幣政策催生了大量的投機行為。

美國有傢俬營公司叫國家金融公司,專營房產抵押貸款,業務擴張極快,後來喊出了讓窮人也住上好房子的口號,推行低首付甚至是零首付。

這家公司接了大量這樣的業務之後,把抵押貸款證券化並把大部分賣給房地美和房利美這兩家國營公司,這兩家公司背後還有美聯儲撐腰。

很不可思議的是,當時歐洲的金融機構在槓桿率很高的情況下,為了追求收益竟然從美國銀行借錢然後再去買CDOS(兩房為了籌資而發行的次級債券),這進一步加大了這個鏈條的槓桿,吹大了美國房市的泡泡。

後來,這個遊戲玩不下去了,美國金融危機爆發。

為了應對危機,美聯儲向市場注入了大量的流動性。令人不解的是,世界各國竟然群起效仿,普遍採取放水策略。這種群體放水行為,幫助美國在短期內走出了2008年金融危機的困境,也帶來了更多的問題,那就是全球流動性氾濫,在全球範圍內吹起了幾個大泡泡:美股、日債、中房,歐洲的高福利也是很大的問題。

二、歷史的啟示與遺憾

關於經濟危機,有多如牛毛的或淺或深的解讀。其實,我們翻看歷史,面對現實,就會發現,上述五次經濟危機的成因本身有其共性:流動性過剩(信貸擴張或國外資本湧入)導致投機行為盛行和資產價格高企,當某一天國內外某種要素觸發,使得資金鍊條傳導失靈或收益預期破滅之時,危機隨之爆發。

看似,拉美危機和東南亞危機略有不同,但根本上還是因為該區域的某些政府本身的財政盈餘和國際收支不足以支撐外債的收益要求和匯率市場的波動。

在研究的過程中,金戈對兩個問題陷入了沉思:一是為什麼人類總是犯同樣的錯誤?我現在的答案是人性貪婪;二是在2008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之時,中國為什麼不趁機進行外儲多元化,拋售美債呢?起碼,在對手處在懸崖邊上的時候,趁機推他一把,我們可以看看對手的反應吧。從競爭的角度,拉長時間看,那時也許是我們最好的時機。可惜,歷史沒法彩排。

更糟糕的是,我們有過那麼多的經驗教訓,全球經濟現在竟然共同面臨巨大的困境,而且陷入互掐之中不能自拔,正在放任形勢繼續惡化。

美國:看上去似乎不錯。但是為什麼民粹情緒高漲?為什麼特朗普到處喊冤?股指達到歷史最高峰,政府債務不斷突破極限,美元地位不斷受到挑戰,貿易逆差居高不下,美國的日子真的好過嗎?美國把全球拖下水,美國真的能夠獨善其身?

中國的股市已經趴下了;隨著美元升值,人民幣匯率正在承受高壓;房市那個大水池能撐到什麼時候也不好說?投資不敢搞了,外貿受到貿易戰打壓,老百姓的錢都填到房子裡了,消費怎麼起得來?

歐洲就像個步履蹣跚的老人,狀況最好的德國,很多產業工人拿著6000多歐元的月薪,每月就工作十四天。南歐那些國家更是懶得夠嗆,政府債務還一大堆。統一的貨幣沒有統一的政治做保證能經得住強壓嗎?能持續多久呢?

日本在這輪經濟週期反而會好一些,就是因為他們從經濟危機之後沒再玩虛的,老老實實做實業了,所以,實際生產率和購買力很強。但是250%的政府債務比例也是懸在日本頭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三、可能的解決之道

我們必須面對這樣一個事實,經濟全球化是我們曾經共同的選擇,各大經濟體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之後,全球放水,幫助美國度過難關的同時,也造成了現在全球經濟面臨的困境。既然是共同造成的困境,就應該聯手解決,這是天然的邏輯。然而,非常遺憾的是,特朗普在搞“美國優先”,把聯手共渡難關的路子給堵死了。

特朗普推崇里根經濟學,但全球的經濟體量、關聯程度和麵臨的困難遠非“廣場協議”時可比。金戈認為,在目前的格局下,美、中、歐、日任何一個經濟體倒下,其他經濟體都無一倖免。

那麼,特朗普的行為可能的認知前提就是:美國可以獨善其身,至少,會比其他經濟體更抗擊打!

當一個人叫囂對抗整個世界的時候,要麼他是天縱偉人,要麼他就是個瘋子!

回過頭來說說我們自己,既然聯手共渡難關的路,對手已經堵上了,那就只有一個方向了:做好自己,對決敵人。

在這裡我們僅討論經濟問題。

一、供給側改革、去庫存、去槓桿、調結構、防風險這些都沒錯,問題是手段和節奏。戰略定了之後,如果沒有真才實學的干將具體有效地以合理的節奏落實戰術,戰略就是一句空話。

二、地產去庫存去到老百姓頭上,從國家大義的角度可能是對的。但由此壓制的消費動能,通過擠牙膏似的個稅改革就能解決嗎?

三、歷次經濟危機,日本當年的情況與我們最接近。日本當年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在三年內先是大量放水然後快速貨幣緊縮。多年積累的槓桿,一下子去掉,那就是硬著陸啊。

四、關於貿易戰,我們有沒有做到知己知彼?我們有哪些打擊敵人的手段?我們的總體策略和戰術安排是怎麼樣的?具體打仗的人有沒有實戰能力?彼得。內瓦羅是特朗普的政策顧問,擔任美國國家貿易委員會主席、總統助手及貿易和工業政策主任。此人是美國精英階層中鷹派中的鷹派,寫過三本書《即將到來的中國戰爭》、《致命中國》和《臥虎:中國軍國主義對世界意味著什麼》,是極端反華分子。現在看,特朗普的政策與納瓦羅的主張高度吻合。我們對此人有沒有深入的研究?

五、股市的體量小,已經趴下了,就可以不管了嗎?關於中國股市我們到底應該怎麼搞?方向、目標、路線和節奏是什麼?十年多了,從3000點回到3000點,我們的監管層真的應該深入反思。你們到底懂不懂金融?有沒有真正幹過金融?有沒有認真研究過世界金融史?

六、在內外交困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儘可能激發內部活力,這個活力最重要的載體不是別的,是企業!特別是中小微民營企業。就業、稅收不靠企業嗎?而現在民營企業的處境是什麼?是兩頭受氣的老鼠,一方面,政府盯著,一方面老百姓仇富。

關於貧富分化的問題可以通過房產稅、遺產稅等財政手段調節,但一定要給民營企業鬆綁!稅負那麼重,《勞動法》是一塊大石頭,融資那麼難,這些都是大有可為的地方,為什麼不搞呢?

改革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搞活,作為現在社會最重要的組成單元和活力載體的民營企業,我們都不設法去搞活,還能指望什麼呢?

我不太相信那些只盯著上級看,不向下看的人,能把事情落到實處。

四、未來之路

我對中國的長遠未來仍然是樂觀的,樸素的講,我們有14億人口,有全球最勤奮的勞動者,有全球最大的市場,有比較完備的工業體系,有歷史悠久的文化底蘊,有改革開放的意願,有和平發展的理念,而且面對當前和未來的國際局勢,我們在戰略上也做了安排。

換個角度講,中國就像一個青少年,雖然不成熟,但還在成長,未來的發展空間很大。

但對於中短期,金戈又很悲觀,局勢發展比我16年初預想的還要差很多。我感覺金融去槓桿去得有些急了,節奏沒掌握好,另外,對於搞活企業,沒有有效的手段。

如果未來國際、國內形勢沒有大的改善,我判斷出現全球性經濟危機是大概率事件,甚至危害程度比肩1929年大蕭條,中國很難逃得過。

出現轉機的全局性信號有以下幾種可能:中美和解共治、中美一方趴下認慫、臺海一統。

悲觀與樂觀是矛盾的統一,換個角度看,危機也是轉機,如果善加利用,正確應對,完全可以化威脅為機遇。

很有意思的是,一戰後英國還是第一強國,英鎊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法幣。戰後,英國為了重返金本位體系,繼續主導世界經濟秩序,要求美國國內實行低利率,並提升價格水平,這個為了從美國迴流資本的計劃,美國人竟然完全接受了。這也為美國信貸膨脹催生資產泡沫創造了條件,也為爆發1929年大危機埋下了最重要的國際資本傳導伏筆。

從結果看,美國確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大危機,而歐洲也未能倖免。出乎意料的是美國卻率先復甦,並以此為轉折點,逐漸取代英國成為真正的世界第一強國,正所謂禍福相倚。

拉長時空看,1929年大蕭條,恰恰是全球經濟秩序的主導權從英國轉向美國的前奏!有一個強大的對手是成就強大的自己的必要條件!

歷史會不會重演?時代呼喚歷史擔當者,天佑中華!

历史的天空:1929年大萧条会不会重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