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注意!海淘奶粉要慎重 缺少质检易假货还不一定适合中国宝宝

妈妈注意!海淘奶粉要慎重 缺少质检易假货还不一定适合中国宝宝

近日,西班牙警方宣布破获一起假冒国际知名婴幼儿配方奶粉案件再次引起妈妈们的关注。据了解,这批涉案奶粉高达1.3万盒,重达8吨,并准备计划销往中国市场。尽管中国海关总署很快就宣布假冒奶粉并未进入中国,但是业内专家表示,此次海外假冒奶粉事件再次揭示了揭开海淘奶粉的危险所风险。

专家同时指出,海淘的洋奶粉是按当地国标准生产,并不一定适合中国宝宝。

妈妈注意!海淘奶粉要慎重 缺少质检易假货还不一定适合中国宝宝

警示 8吨假冒国际品牌奶粉险入中国

前不久,西班牙警方宣布破获了一起假冒知名国际品牌婴幼儿配方奶粉案件,涉案奶粉重达8吨、多达1.3万盒,这些奶粉大部分原本计划销往中国市场。

据了解,犯罪嫌疑人通过一个波兰网站,以每公斤1欧元的价格收购散装的假奶粉,在打上国际知名品牌、换上这知名些品牌的包装后,以每600克10欧元的价格出售,赚取利润。

根据对假奶粉的检测,虽然产品中没有对健康有害处的物质成分,但缺乏婴儿身体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因此间接影响婴儿的正常发育;且在包装过程中,没有采取相应的卫生安全措施,导致假奶粉可能感染细菌,婴儿食用后会出现过敏现象。庆幸的是,这些严重威胁宝宝健康的假冒奶粉在进入中国之前被当地警方拦截。

妈妈注意!海淘奶粉要慎重 缺少质检易假货还不一定适合中国宝宝

海外假冒奶粉如何进入中国市场?

据了解,中国史上最严的婴幼儿奶粉配方注册制于2017年10月正式实施,无论是国产奶粉,还是洋奶粉,能够在中国市场销售都有严苛的准入门槛。

以进口洋奶粉为例,首先,其海外工厂必须获得中国认监委注册认证;同时从2018年1月1日起,其生产并到中国销售的奶粉,其产品配方也必须获得原国家食药监总局的注册认证。因此,如今能够获得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洋奶粉数量大幅减少。

如此严苛监管条件下,海外假冒奶粉原本打算通过怎样的渠道进入中国市场呢?

妈妈注意!海淘奶粉要慎重 缺少质检易假货还不一定适合中国宝宝

调查 国外奶粉不一定适合中国宝宝

“母乳的总蛋白中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一般为7.5:2.5,而牛乳则相反,比例为2:8。”,王丁棉表示,因此我国国标《婴儿配方食品》中要求“乳基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含量应60%”,即以乳或乳蛋白制品为主要原料的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所占总蛋白质的比例应应≥60%,该要求主要就是参考了母乳中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

“中国人与欧美饮食习惯不同,决定了宝宝身体营养结构和消化能力不同,亚洲人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食,欧美以肉乳为主,因此身体强壮,不缺乏钙、铁,中国妇女70%存在不同程度贫血”,乳业专家宋亮也表示,因此中国宝宝饮食上对微量元素要求很高,而欧美要求不高,甚对此至不做要求。

妈妈注意!海淘奶粉要慎重 缺少质检易假货还不一定适合中国宝宝

海淘奶粉缺少质检环节

“说实话,我第一选择还是给孩子买进口奶粉”,刚刚有了宝宝的王女士非常坚持,但是国内进口奶粉价格比较贵,因此她习惯托熟人从国外超市代购。对洋奶粉的追捧,再加上价格便宜,是更多像王女士一样的妈妈的消费心理。

据了解,这种托熟人从国外超市代购的情况的确能保证产品是正品。“但是跨境购、海淘奶粉的真伪在目前的监管条件下,则主要靠商家的诚信了”,宋亮如此表示。

一般贸易进口奶粉进入中国,该商品在入关前,其产品外包装上按照中国标准必须直接印制上去的中文标签已在中国备案,进口商必须持有原产地证书、原产国输华合格乳制品证书、运输箱单获得配方注册等官方证件,才可以到中国海关报关,在缴纳关税(0-5%)和增值税(16%)后,进入中国的商检环节。

如果该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是第一次进入中国市场,那么就要进行57个全项目的检测;若是第二次进入中国,则改为抽检致病菌、营养成分和其他微量元素相关指标共30多个项目。但从2018年起,国家相关部门加大了流通领域的抽检率,每个批次抽检至少5罐。如果检测不合格,不会进入国门。

跨境电商海淘购买的奶粉也有两种渠道进入中国,一种是保税仓备货形式,一种是海外直邮集货模式。两种模式进来的奶粉都没有中文标签,并非按照中国国标生产。保税仓模式的产品中国商检部门也会进行抽检,但是仅仅检测致病菌,却不要求提供原产国证书,也就是说对产品原产地真伪不做鉴定;而海外直邮的产品,只存在可能要被抽到缴纳15%行邮税的风险,没有其他任何质量检测环节。

“通过对比,很显然,通过一般贸易进入中国的奶粉中国政府对其质量有严格把关,跨境购、海淘奶粉质量安全性确实无法100%保证。”,宋亮表示,但是有消费者只认洋文,对有中文标识的原罐原装进口经过层层检测环节进入中国有安全保障的商品都不相信,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建议:跨境奶粉也应严格监管

“通过跨境购海淘的奶粉就算是正品,也存在不符合中国标准的风险,但更大的风险则是假冒。”宋亮表示,由于奶粉来源碎片化,无需提供原产国证书,尤其是海外直邮模式,电商平台无法对奶粉来源正确识别,因此近年来假冒伪劣产品在跨境渠道盛行。“之前也有外媒报道,有人回收澳大利亚贝拉米奶粉和A2奶粉空罐,然后把其他奶粉装入空罐并出售。这些地下工厂加工假冒进口产品通过跨境电商进入中国,消费者索赔都无门。”

为此,宋亮积极呼吁:跨境购奶粉应当与一般贸易渠道进口的奶粉采取相同的严格监管措施。“应把跨境购、海淘完全纳入到这个国家配方注册监管的这个范围之内”,宋亮说,因为奶粉配方注册制本来是一种源头式监管,这种监管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规避假冒奶粉等问题的发生;另外,假冒奶粉之所以有市场,还是因为有渠道销售,那么对于发现假冒奶粉销售的渠道,要严厉打击,杀一儆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