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芒山盗》:小时偷针,大时偷银,千古教训今人再犯

关注这个号的人,孩子健康懂事能干~

古代寓言故事《芒山盗》,讲有个犯人临刑前咬掉母亲乳头。原文是:

宣和间,芒山有盗临刑,母亲与之诀。盗对母云:“愿如儿时一吮(shǔn)母乳,死且无憾。”母与之乳。盗啮(niè)断乳头,流血满地,母死。行刑者曰:“尔何毒也?”盗因告行刑者曰:“吾少也,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故恨而杀之。”呜呼!异矣,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意思是讲一个盗窃犯临刑时请求最后一次喝母亲的奶,母亲答应了,结果他咬断母亲乳头使其致死,他解释说,如果不是当初母亲鼓励他偷别人一棵菜一根柴,也不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古时候这个母亲可能是因为家里穷揭不开锅,所以当他儿子偷得人家一棵草一根柴回家,不去责骂他,反而为他的行为高兴,纵容儿子偷窃成瘾以致犯罪。现代中国社会可以说没有谁真正穷得无法生存,但也还是有如《芒山盗》中母亲间接鼓励孩子占别人小便宜或者顺手牵羊的事情发生,等到发觉事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基本上已经不可收拾了。

新版《芒山盗》:小时偷针,大时偷银,千古教训今人再犯

周边有这样一个孩子,名蒙(化名),才13岁,但可谓是惯偷了。蒙从进学前班开始,拿同学的小刀、铅笔、擦子不肯归还是家常便饭,趁同学午睡翻别人衣裤拿钱也是天天发生,老师找他谈话批评他,趁老师背转身或上厕所的机会,就翻老师抽屉的东西和零钱。读小学六年,任课老师没有哪个不被他偷过东西,手机就曾经偷过5个老师的。后来到了初中,学校到处有监控,班主任老师第一天就盯住他,隔三岔五找他谈话,同时交待别的孩子看紧自己财物。他可能是找不到机会,也可能是害怕班主任打,倒没发现有人掉了东西。但是学校偷不成,就把魔爪伸到社会上,上初中的短短一个学期里,到馆子吃粉因偷别人钱被抓5次,买东西藏别人鞋袜、烟等被捉8回。总之,他走哪儿,每时每刻都打别人东西主意。

第二学期学校劝退在家责成家长管教,一天去河边洗澡,撬箱子偷了人家刚卖牛得的一万多元而被警方追捕,后来更是发展到把自家摩托车、耕田机悄悄偷卖给别人。十足是个败家子!

新版《芒山盗》:小时偷针,大时偷银,千古教训今人再犯

孩子怎么变成这样的呢?蒙奶奶地下有灵不知有何感想。小时候,蒙父母生下他后南下打工,把蒙交给奶奶看管,蒙自小就看不得别人家东西,一看到,什么都想拿,邻居家零钱啊,玩具啊,甚至一个小线团都要,凡是感到稀奇的古怪的新鲜的,就要想方设法带走,其实那个时候不能说是孩子品质不好,这是一个家庭教育的问题,哪家孩子都一样,他只是对事物感到稀奇而已,想自己玩一玩,问题就是你不能纵容孩子的缺点,孩子不懂事,大人要清醒,别人的就是别人的,自己的才是自己的,明明是自家孩子把别人家东西带回来了,作为大人,你知道了,就要责成孩子送还别人,可是蒙奶奶不同,嘴巴一味厉害,可以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死缠烂打硬说是自家东西,还说别人冤枉她孙子。如此有人包庇纵容,蒙还不更加放肆才怪。

新版《芒山盗》:小时偷针,大时偷银,千古教训今人再犯

作为孩子父母,一定也是伤心死了,在深圳打工10多年跟别人搞建筑,辛苦打拼,钱赚了不少,每年末都开着小车回家过年,并利用自己在外打拼多年学得的专长在家修了别墅般的漂亮楼房,改变了昔日家庭贫困被邻居瞧不起的形象,算是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了,可是他们就值了吗?就从此被人家瞧得起了吗?可以说他们所作所为的初衷也是为了孩子好,想不到如此事与愿违。假如当初在家陪伴孩子成长,我们坚信,这么勤苦耐劳又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父母无论如何也不会让孩子坏到这种程度。

蒙算是比较恶劣的,但是没有如此严重的爱贪小便宜的孩子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大概也是与父母长期不在家有一定关系。如果他们不改正,将来也是很危险的。家长们了解了孩子的这些不良行为,应该给予重视,配合学校加强对孩子的良好品行的培养,避免孩子将来滑向罪恶的深渊。

关注这个号的人,家庭幸福和谐美好~

新版《芒山盗》:小时偷针,大时偷银,千古教训今人再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