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來了 維權之路怎麼選?

“雙十一”購物節來了,您準備好“剁手”了嗎?隨著網購的興起,網絡糾紛也頻頻發生。在大量的網絡購物交易中,您是否遭遇過——買到假貨?快遞丟失?承諾退貨,但是商家沒有?承諾最低價,但是實際價格反而更高?網絡詐騙?在維權之路,遇到重重阻礙,該怎麼選?

1.買到假貨怎麼辦?

所謂買到假貨,通常而言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商家“以假充真”,這種情形下,若商家承諾自己所銷售的商品為正品,而向消費者銷售假貨,構成欺詐,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的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據此,消費者可以請求解除雙方買賣合同並要求經營者退貨退款,還可以主張懲罰性賠償。

但是在維權中,消費者還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經營者是否構成欺詐首先需要消費者舉證證明,若消費者無法舉證證明其從經營者處所購的商品為假貨,則可能會遇到維權障礙,故消費者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確定經營者是銷售假貨的證據,如經營者在其店鋪或者網店頁面的相關宣傳標語;第二,消費者注意保存與經營者建立合同關係的證據,如交易記錄、發票、快遞單等;第三,消費者可與經營者進行交涉,若網絡購物,也可向網絡購物平臺進行舉報,還可以尋求工商、消協介入,抑或通過仲裁、訴訟等途徑。最後,要提醒消費者的是在選擇相關品牌的商品時最好選擇正規店鋪購買。

2.快遞丟失怎麼辦?

第一,若消費者為收貨方,快遞丟失無法收到商品,則可與經營者協商,消費者與經營者之間成立買賣合同關係,基於合同相對性原則,經營者負有向消費者交付完整貨物的義務,消費者未收到貨物或者收到的貨物不符合約定的要求,可向經營者主張損害賠償。至於快遞物流方丟失快遞,則由經營者與物流方基於合同關係進行協商。

第二,若消費者退貨或者寄送相關物件,發生快遞丟失的情況,則需消費者與物流方溝通。基於消費者與快遞物流方的運輸合同關係,消費者可向快遞物流方主張賠償責任,但是關鍵的問題是賠償數額的確定,因為快件寄出並丟失後,消費者很難舉證證明丟失物品的價值,若沒有特別標註或者未對商品進行保價,則物流會按照快遞單默認的數額進行賠付。但是,若物流方未對快遞單上的保價條款進行必要的提示與說明義務,則可能構成合同法中的格式條款,消費者可主張相關條款無效。

因此,提醒廣大寄件的消費者,在寄送貴重物品時,注意快遞單背面的保價條款,為防止快件丟失造成損失以及無法舉證證明物件價值的舉證困難,可針對寄送的貴重物品進行投保。

3.承諾七天無條件退貨,但商家不退怎麼辦?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採用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費者定作的; (二)鮮活易腐的;(三)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製品、計算機軟件等數字化商品;(四)交付的報紙、期刊。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據商品性質並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消費者退貨的商品應當完好。經營者應當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內返還消費者支付的商品價款。退回商品的運費由消費者承擔;經營者和消費者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從上述法律規定來看,七天無條件退貨是經營者的法定義務,不論經營者是否作出有關七天無條件退貨的承諾。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商品是例外商品,不適用有關無理由退貨的條款。

消費者在收到貨物後意圖退貨的話,可以在七天內與經營者聯繫退貨事宜;若協商不成,如果消費者是在第三方平臺上購物的,可以在平臺上不提交“確認收貨”,並及時與第三方平臺聯繫第三方介入;若沒有第三方平臺的,消費者可以通過315服務熱線、仲裁或訴訟等方式維權。但需要提醒消費者注意的是,在維權的同時要及時固定與商家協商的證據,如進行截圖、請公證機關公證等方式,並完好保存貨物。

4.承諾最低價,但實際價格比平時還高,如何維權?

買賣是市場行為,商品價格會隨市場因素上下波動,是正常現象。經營者做出的有關價格的承諾一般分為幾種情況:一是與自己之前售賣價格比較是最低價,如歷史最低價;二是與同一第三方平臺的其他賣家所售價格比較是最低價,如全網最低價;三是與所有在售渠道相比較是最低價,如全國最低價;四是某一期間的最低價,即與將來某一時間之後的商品價格相比是最低價,如價保雙十一。

因此,消費者在經營者做出有關價格承諾的表示時,應首先區分其屬於何種形式的承諾,再進一步判斷經營者是否違反了自身的承諾。

因網絡購物中商品價格是可以經後臺修改的,若消費者經核實經營者的確違反了價格承諾,應首先對其違約事實予以固定,最好通過公證機關將某一時間段的同一商品的價格等予以公證,再通過與經營者協商、第三方平臺、第三方組織、仲裁、訴訟等方式加以維權。如果經營者故意通過價格承諾的方式欺騙消費者購物的,還有可能構成價格欺詐,消費者還可以通過退一賠三的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5.購物信息被盜,遇到網絡詐騙怎麼辦?

消費者遇到網絡詐騙並識別出網絡詐騙的情況,首先應注意保護好自己的財產安全,注意對自己重要的信息進行修改和加密;若因網絡詐騙造成了財產損失,則應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配合公安機關偵查活動挽回財產損失。當前網絡詐騙的情況多見,如在網絡購物中,謊稱支付寶正在維護,要求消費者將錢款匯到指定賬戶等。消費者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與安全意識,網購中選擇具有消費者保障制度的交易平臺,選擇產品質量、貨源和售貨服務有品牌廠家認證的網店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