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早,高考作文考什么?

明早,高考作文考什么?

明早,各位高考考生将走上考场,迎接第一个高考科目——语文。

高考语文满分150分,作文60分就占了五分之二。作文大体在45、46分,但好的作文就会更高,56到58分,满分作文更是凤毛麟角。研究历年各省的高考状元排名,数学分数都相差无几,但语文分数却各有差距。如果说语文分数拉开优生之间的距离,那么作文就是决定语文分数的重中之重。

在考前最后一晚,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名校君将这些“压箱底”的干货拿了出来,祝各位考生旗开得胜!

明早,高考作文考什么?

5大主题预测

守护英雄形象

明早,高考作文考什么?

5月1日起,《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施行,中国正式打响一场用法律捍卫英雄烈士尊严的保卫战。从此,以亵渎、否认、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或者宣扬、美化侵略战争或者侵略行为的,严惩不贷。

今年2月,两名男子身着日本军服在南京紫金山抗日守军碉堡前拍照。3月,还是南京,一男子在大屠杀纪念碑前拍摄视频,言辞激烈,侮辱他人。

这些被王毅部长怒斥为“败类”的精日分子,数典忘祖,丧失了人性的良知,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无知不断侮辱我们的英雄烈士。

明早,高考作文考什么?

这些年,围绕英雄传出各种奇奇怪怪的话。有人说雷锋故事是虚构的,有人侮辱烈士是“烤肉”,还有貌似在考证“狼牙山五壮士”到底有没有拔老乡萝卜,实则试图借此否认那段历史的真实性,等等。

他们忘记了,没有英雄们的浴血荣光,我们不会拥有今天的新时代。

明早,高考作文考什么?

郁达夫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不知道尊重英雄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英雄始终是标注历史的精神坐标。一个民族,如果对自己长久信仰的精神图腾都可以任意拆解,它还如何能长久屹立于世?

奋斗在新时代

“新时代”是什么?是中国从人均几百美元的贫穷社会跃升到人均8000美元的中等收入国家的上游,是人民的需要随着国家进步继续升级,围绕“幸福”的讨论变得活跃。

新时代,是中国发展一个新的历史方位。

“长征”“神舟”“嫦娥”“天宫”……中国航天实现了一次次的跨越。我国第二艘航母已经完成第一次海试,国防的相对短板正在被逐渐补上。还有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它凝结着中国过去数十年在桥梁设计、施工、材料研发、工程装备等方面的各项成果,是一次中国实力的集中展示。

明早,高考作文考什么?

如今的中国,有物质基础和发展能力,同时指导思想明确,战略目标清晰,因此有着最高的确定性。今后只要我们坚持实事求是,见招拆招,就一定能够避免颠覆性错误,不让属于我们的“新时代”被人偷走。

核心技术自强

明早,高考作文考什么?

说起这半年的大新闻,中兴被美封杀事件无疑是数一数二的讨论热点。对这件事,我们需认真思考,为什么一个小小的芯片能卡了我们的脖子。答案简单讲就是核心技术没掌握在自己手里。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们的科技水平总体一直处于追赶姿态。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一家企业全身心搞自主研发,那么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而最终拿出的产品相比市场上成熟的技术很可能又贵又不太好用,没有竞争优势,丢掉市场也就在所难免。

明早,高考作文考什么?

但经过中兴事件的敲打,我们再次清醒地认识到,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存在重重困难。研发出来之后,还需要经过市场的检验,通过市场的试错纠错,实现产品不断迭代升级。但如果没有国家干预,市场可能不会接受又贵又不好用的产品。怎么办?

一方面需要我们普通消费者真的践行支持国货,而不是在网上喊喊口号。在产品质量差不太多,价格又还说得过去的情况下,不妨给本民族的产品多些支持。另一方面,更可行的是,国家需要介入创造一种小范围环境,给予自主研发技术应用的机会。

改革开放40年

今年是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前的1978年,先是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头版刊发,掀起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

而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明早,高考作文考什么?

其实,这些关键节点的史实,不妨通过对一些相对微观亮点的梳理,以更直观的视角以小见大。

有媒体近日列出改革开放40年,40个“第一”改变了中国。其中,第一条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建成并投入试生产,第一个专利申请号发出,第一家肯德基在北京前门开业,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全线通车,第一笔电子交易不期而至……这些既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早期成果,又因为现如今的指数级增长而成为中国崛起的一个个注脚。

明早,高考作文考什么?

人工智能和未来

明早,高考作文考什么?

前两年,因为谷歌的阿尔法围棋杀得人类顶尖棋手捶足顿胸,自叹弗如,让人工智能火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机器人、无人驾驶、语音识别等相关领域取得突破的新闻,也是频频刷爆朋友圈。

明早,高考作文考什么?

在这种背景下,难免有人会产生不久的将来会被机器替代的恐慌,甚至担心终结者或黑客帝国那样恐怖而人类回天乏术时代的到来。

对此专家表示,在人工智能没有自己意识的阶段,它的追求都是人类给的。那么这种人工智能的最大威胁不在于机器,而在于人类,要防止揣着不良目的的人利用人工智能做坏事。因为不需要呼吸,火星和地球对人工智能来说没有区别,所以与人类争夺地球生存空间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等着吃人工智能的红利。未来,将有大把的职业被机器接管。

明早,高考作文考什么?

面对这种局面,一方面要求我们的教育要朝前看,发掘人类潜力,真正培养一批在未来依然有用的人才。

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看到,人工智能的发展浪潮带给人类社会的不只是替代。比如,马匹被汽车和装甲车挤下公路和战场,原来的车夫和骑兵虽然被替代了,但这些行当中相当一部分,转换为司机和装甲兵等新行当,重新投入到社会进程中。

拟好题目2大技巧

题目,犹如一个人的眼睛那样引人注目。一篇好作文,如果配上个好的题目,常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在标题上下足功夫,打磨一个好的标题。

准确概括中心内容

写作中有一大忌讳,“跑题”。不止是命题作文(给定材料类型)应该注意,自己立意的作文也应该特别注意。

题目其实就是“画龙点睛”里的“睛”,“提纲挈领”里的“纲”。所以题目不仅要生动,更要准确,这样才能抓住整篇文章的精髓。

给大家说一个小诀窍,如果一开始实在想不起来如何起题目,没必要一直把时间浪费在上面。可以整篇文章写完后,再来拟题目。因为写着写着或许就有了灵感。

明早,高考作文考什么?

拟题有绝招

主要事件拟题就是做了什么事。如我们学过的《画杨桃》。

主要物件拟题文中有的东西很重要,可作为题目。如《妈妈的账单》讲的是我给妈妈开了一张账单,让妈妈付给我酬劳。

文章中心拟题文章要表达的意思。如《全神贯注》讲的是罗丹画画的时候忘记了朋友的存在,赞扬了罗丹全神贯注的精神。

重要语言拟题文中某个人说的能表现中心或起重要作用的话。如《我不能失信》讲的是宋庆龄不跟爸爸妈妈去大伯家,而守在家里等朋友小珍,她告诉爸爸妈妈:“我不能失信。”

开头与结尾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重点。如果你不能在故事的开始就吸引读者,那他们就很难有耐心把整篇文章读完。而结尾是文章的总结与升华,一个好的结尾会让读者意犹未尽。

开头

开门见山法文章一开头,就直入正题,把文章所要叙述的主要内容直截了当地交代出来,让读者一看就知道这篇文章描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活动。这种开头一下子就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而且还不会跑题。

提示中心法:一开头就点明全文的中心,使读者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一个明确的了解。

描写引入法:描写人物和景物来开头,对人物的肖像、服饰、神态、等进行描写,以达到人物在读者面前树立一个鲜明形象的效果。以描写景物来开头,在文章的开头对故事情节所处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必要的描写,以起到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突出中心的作用。

设置悬念法:在写事的文章中,我们常常把事情的结果或文中的某个片段放在开头来写,以引起读者的疑问。然后再记叙事情的起因和经过,这种方法可以激发读者强烈的兴趣。

结尾

卒章显志 画龙点睛:这种结尾方式,是指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使文章中心鲜明突出。

首尾呼应 凸显主旨:首尾遥相呼应,结构完整,浑然一体,能唤起读者心灵上的美感。

启发思考 意犹未尽:即作者用恰当的词语组织形成句子,结尾给读者留下思考余地,让人有所启迪,获得感悟。

升华主题 揭示本质:所谓升华主题,就是在主题的基础上自然延伸,透过现象,揭示本质,丰富和深化文章主旨。

除此之外还可以引用一些耳熟能详的俗语警句、名人名言等。除了引起人们的思考,还能够提升整篇文章的档次。

- END -

来源|补壹刀 网络整理

文章|名校君整理

名校君(Wechat ID: mingxiaojun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