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准备材料:红纸1张(A4)、塑料管1根、毛皮1张,铅笔1支、纸杯1个、剪刀1把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实验操作步骤:

将红纸裁剪出一个正方形。然后对折形成一个长方形。

将长方形短边对齐长边折一下,然后将长方形另一个长边对齐刚才的折痕对折。

接着按照下图步骤,剪出一个钝角并开展,形成一个立体五角星。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在纸杯底部戳个小孔,将铅笔插在小孔里,使其竖直立在纸杯。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将刚才折好的五角星的中间部位立在铅笔尖端,并使得五角星能自由水平转动。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用毛皮反复摩擦塑料管,直到塑料管发热。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将摩擦后的塑料管迅速靠近五角星(不要接触),观察五角星的运动情况。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现象及原理分析

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发现,用毛皮反复摩擦过的塑料管

靠近五角星并做绕圈运动,五角星也跟随塑料管做水平转动。

近带电体X时,由于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于是X上的负电荷在D中所建立的电场将自由电子推斥至D的远棒一边,并把等量的正电荷遗留在D的近棒一边,直至D中电场强度为零。导体D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这种电荷称为感生电荷。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感应起电。毛皮与塑料管摩擦后,塑料管带上负电荷,靠近五角星后,接近塑料管的一端带正电荷,根据“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原理,五角星被塑料管吸引而一起运动起来。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爱跳舞的小精灵

就爱跳尬舞!一碰它就站起来扭几下,这群小精灵太逗了

准备材料:塑料管1根、眼镜布1个、剪刀1把笔1根、直尺1把、临摹纸1张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实验操作步骤:在临摹纸上画上3个形态各异的小精灵图案。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沿着小精灵图案边沿线将小精灵剪下来。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将小精灵依次排列,并且用直尺压住下端。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用眼镜布反复快速摩擦塑料管,然后将塑料管靠近小精灵,

小精灵随着塑料管的靠近开始跳舞啦。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现象及原理分析

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发现,和眼镜布用力摩擦后,

塑料管靠近“小精灵”时,竟然把“小精灵”吸附起来。

用摩擦的方法使两个不同的物体带电的现象叫摩擦起电。眼镜布和塑料管摩擦后,塑料管带上负电荷。当它靠近纸片后,纸片发生电介质极化现象,也显现出电性。靠近塑料管一端的纸片显现正电特性,根据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原理,纸片会被塑料管吸附起来。

实验注意事项

选用的纸要尽量薄,建议采用临摹纸。可以用气球代替塑料管。

转动起舞的纸片

纸片剪成这样,点燃蜡烛后它就能翩翩起舞

准备材料:蜡烛1支、纸片1小张、笔芯1根牙签1根、笔1支、剪刀1把、打火机1个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实验操作步骤:用笔在纸片上画上螺旋线。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用剪刀沿着螺旋线剪开。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将螺旋状纸片顶端捏出一个小帽子形状的凹槽,然后将笔芯顶在凹槽处。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将牙签插入蜡烛,并将笔芯套在牙签上。点燃蜡烛后,观察纸片的运动情况。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现象及原理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蜡烛被点燃后,火苗上方的螺旋状的纸片开始

绕着笔芯持续旋转起来,加大火苗,纸片旋转的速度也加快。

蜡烛加热了空气,空气受热后,空气分子的运动加剧,向四周扩散的能力增强,导致热空气密度变小,相比周边密度大的空气,受热后的空气就会上升,形成一股向上的热流,并推动螺旋桨状的纸片开始旋转。

实验注意事项

请注意用火安全。

追风的乒乓球

追风的乒乓球,在它前面吹气它竟然在后面跟着跑

准备材料:铅笔4支、吹管1根、乒乓球1个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实验操作步骤:将4支铅笔拼合成一条轨道,并确保轨道处于水平状态。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将乒乓球放在轨道一边。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选取一根吸管,在距离乒乓球前面1厘米处持续吹气,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情况。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手工教学」这4款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手工,让孩子1秒就爱上

现象及原理分析

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发现,当往乒乓球前面持续吹气后,乒乓球并不会往后滚动,

相反的,乒乓球往吹气的部位靠近,并开始滚动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