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九大|十九大報告55次提及“法治”:釋放依法治國最強音

聚焦十九大|十九大报告55次提及“法治”:释放依法治国最强音

聚焦十九大|十九大报告55次提及“法治”:释放依法治国最强音

走向偉大復興的中華民族,又一次行進到關鍵節點。

10月18日上午九時,人民大會堂,雄壯的國歌又一次奏響。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在這場全球矚目的盛會里,在長達68頁的報告中,“法治”二字重千鈞。

“民主法治建設邁出重大步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深化依法治國實踐”……55次提及“法治”,奏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全面升級的嘹亮號角;55次提及“法治”,繪製億萬人民嚮往公平正義的幸福指南。

一個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法治國家

聚焦十九大|十九大报告55次提及“法治”:释放依法治国最强音

站在歷史和未來的交匯處,肩負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重任,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行著戰略思考——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法治思想的光芒,在人民大會堂綻放。

“我為十八大以來法治中國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自豪,”十九大代表、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巷口法庭庭長黃志麗感慨地說,一項項立法成果應時而生,一個個法律空隙被及時填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逐步形成和完善,夯實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堅固基石。

“與其他領域一樣,在依法治國方面,這五年也是‘很不平凡的五年’,舉措最為有力、成就最為豐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入了全新階段,成果有目共睹。”談及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取得的輝煌成就,十九大代表、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院長蔡志萍倍感振奮。

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黨的十八大以來,民主法治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法治政府建設穩步推進,全社會法治觀念明顯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取得歷史性成就。

“我們要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我們的奮鬥目標,將習近平總書記對基層群眾的關懷囑託體現好貫徹好,契合當下群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等方面的要求,回應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十九大代表、江蘇省靖江市人民法院副院長陳燕萍表示。

黨的十九大報告關於法治的表述引起了十九大代表、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龔稼立的極大關注。“‘法治’頻繁出現在各個章節,超出了歷屆黨代會。這其中,既有對成效的充分肯定,又有對問題的清醒認識,更有作為奮鬥目標的明確要求。”龔稼立說,和諧穩定、公平正義、安居樂業,都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最基本的需求。作為一名司法工作者,既感到使命光榮,又感到責任重大。

一個新方略:堅持全面依法治國

聚焦十九大|十九大报告55次提及“法治”:释放依法治国最强音

全面依法治國,不僅是一種國家治理方式,更是一種治理理念。砥礪奮進的五年,黨中央治國理政的大棋局中,法治的作用不斷強化,法治的理念反覆重申。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堅持全面依法治國”,被明確作為14條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成就和經驗的集中體現,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唯一正確道路。”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字字珠璣,指引方向。

“報告把對全面依法治國提到更高位的站位,指出‘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十九大代表、四川省劍閣縣人民法院開封人民法庭庭長郭興利表示,要以十九大報告精神為引領,努力踐行司法為民宗旨,為推進依法治國發揮模範表率作用。

十九大明確了“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須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這一表述令十九大代表、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田立文印象深刻。

“我深刻感受到,政法工作和司法體制改革之所以能取得突出進步和顯著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田立文表示,人民法院作為黨領導下的國家審判機關,必須把堅持和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放在首位,堅定不移堅持黨對法院工作的絕對領導,自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和黨中央權威,永葆對黨絕對忠誠,毫不動搖地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依法治國擺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關鍵位置來謀劃、推進。”十九大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大武口區人民法院行政庭庭長陳美榮感慨,這五年法治中國建設駛入了快車道。法治建設步伐一步步向前,公平正義更加可見可感,法治觀念更加深入人心。

“要深入推進依法治國理念,進一步創新‘誰執法誰普法’工作機制。”在陳燕萍看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就是要推動巡迴審判走進校園、走進村居、走進工廠,不斷培植公民的法治精神,讓法治信仰深入人心。

一幅新藍圖:深化依法治國實踐

聚焦十九大|十九大报告55次提及“法治”:释放依法治国最强音

目標明確,再艱難的路也不會迷失方向。

十九大報告為未來五年法治中國描繪了新藍圖: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厲行法治,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加強對法治中國建設的統一領導。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人民法院深入推進公正司法,全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不斷完善,一系列便民利民舉措相繼推出,一批重大冤假錯案被得到糾正,公平正義正在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走近群眾、溫暖你我。

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度而言,這是從思維方式到行為方式的革新,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

“報告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加強對法治中國建設的統一領導;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強調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逐利違法、徇私枉法。”田立文表示,這些都為我們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人民法院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十九大報告中關於司法體制改革的重大部署,十九大代表、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副院長宋魚水讀了一遍又一遍。

“十九大報告關於司法改革雖然只有一句話,但筆墨很重。”從十七大到十九大,連任三屆黨代表,宋魚水的體會是,黨中央一直高度重視司法體制改革。“原因之一是我們國家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宋魚水說,新的發展時期案件大量湧進法院,需要司法全面應對,大幅度提升裁判規則的公信力,樹立司法權威。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對司法體制改革作出的重要指示,鮮明勾勒出法治領域的歷史性突破和卓越成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政法戰線堅持正確改革方向,敢於啃硬骨頭、涉險灘、闖難關,做成了想了很多年、講了很多年但沒有做成的改革,司法公信力不斷提升,對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發揮了重要作用。”

“要從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的高度來謀劃和推動司法體制改革,牽住司法責任制這個‘牛鼻子’,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偉大實踐中,充分發揮人民法院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重要使命。”十九大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李金英說。

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國家一切治理無不關乎法治。

“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55次提到法治,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政法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決心和信心。”開幕式後,十九大代表、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長鄭小紅在筆記本上重重地寫下了一行字:這讓我有坐不住的緊迫感、等不起的責任感、慢不得的危機感。

新目標催人奮進,新方略高瞻遠矚,新藍圖鼓舞人心——

在近代以來中國歷史上最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的重要時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正昂首行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大道上,足音鏗鏘,步伐堅定有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