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虽然是亡国之君,却颇受优待,家族兴盛,还是隋炀帝的大舅子

纵观历代亡国之君,往往是或寄人篱下,或国破家亡,下场颇为可怜.但也有例外的,这便是本文的主人公,西梁后主萧琮。

他虽然是亡国之君,却颇受优待,家族兴盛,还是隋炀帝的大舅子

萧琮

西梁是存在于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国家,为西魏宇文泰拥立,之后也先后向代西魏继立的北周、隋称臣,共传三代。这支萧氏系出兰陵萧氏,乃西汉开国丞相萧何之后。南北朝时期的南齐和梁都是出于这个家族。而西梁开国君主萧詧是梁武帝萧衍之孙,大名鼎鼎的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梁朝遭受侯景之乱后国力大衰,萧衍被活活饿死,几个儿孙也为了帝位大打出手,自然给了邻国可乘之机。西魏便趁虚而入,拥立萧詧,这就是西梁(也称后梁)宣帝,后梁起初仅辖有江陵一城,后来才逐渐夺得了长沙、武陵、南平等郡。萧詧和后来继位的儿子萧岿都是文武双全,保境安民。但囿于国力所限,作附庸而难以图强,只得小心侍奉西魏、北周、隋等历代君主,好在对方对西梁也颇为优待。而萧琮继位后,也颇有祖、父遗风,而此时他面对的却是一代雄主隋文帝杨坚,杨坚早已经把目标定位了吞并长江对岸的陈国,更不要说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西梁了。于是,萧琮继位两年后,随即被征召入朝为莒国公、上柱国,不能再返回江陵了,存在三十三年的西梁随即灭亡,这一年是开皇七年(公元587年)。虽然皇帝之位失去了,好在由于过往的表现,还算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三年后,隋文帝夫妇开始为次子晋王杨广选妃,萧氏家族的诸位姑娘都是重要目标,但是占卜的结果却都是不吉利。萧琮忽然想起自己还有个妹妹寄养在舅父张轲家,便将她也叫来一试,结果非常吉利,二人后来同甘共苦,处心积虑,终于使得晋王杨广成为了皇帝。这便是后来在正史和民间中都赫赫有名的隋炀帝和萧皇后夫妇。

他虽然是亡国之君,却颇受优待,家族兴盛,还是隋炀帝的大舅子

隋炀帝杨广

隋炀帝杨广继位后,萧琮作为大舅哥颇受重用,被任命为内史令,后改封为梁公。族人和兄弟也都得以被量才录用。但他也颇有自知之明,每日只是饮酒作乐,在政务上却不大用心。杨广便令亲信杨约向萧琮转达自己的告诫勉励之意。萧琮答复说:“我如果像以前那样管事,那和你还有什么区别呢?”杨约听后,也是笑着退出了。萧琮也自此过着优哉游哉、有声有色的日子。但随着杨广统治逐渐不稳,各路谣言也纷纷出现,其中一条便说:“萧梁家族又要兴盛了”。好在这时候大舅哥的身份还是管用的,杨广只是将他废为庶民,同朝为官的功臣之后李敏只因隋炀帝的一场梦便被猜忌而满门抄斩。但即使这样,萧琮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终于在同年(公元607年)去世,寿四十九,被追赠为左光禄大夫。

而在隋唐之交的动荡年代,萧梁家族也确实掀起了一些波澜。他的侄子萧铣于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起兵,并于次年称梁帝,追谥萧琮为孝靖皇帝,庙号惠宗。萧铣雄踞南方,一度拥兵40万之众。至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被唐名将李孝恭与李靖率军击灭,而有趣的是萧琮的七弟萧瑀却入唐成为了名臣,颇受李渊和李世民两代君王的信任。著名的诗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便是李世民写给萧瑀的。在著名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萧瑀也位列第九位。这样看来,从某种程度上讲,“萧梁家族又要兴盛了”的谣言也算是实现了。

他虽然是亡国之君,却颇受优待,家族兴盛,还是隋炀帝的大舅子

萧琮之弟萧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