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燒的紙多,惹的鬼多”,啥意思?燒紙還要這樣講究?

在農村,對於先人的懷念會有許多種方式,比如做祭品供奉,還有就是燒紙了,這裡說的紙就是我們通常看見的紙錢,農村就有這麼一句老話叫:“燒的紙多,惹的鬼多”,這又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在農村,人們覺得逝去的人只是去到另一個世界了,在另外一個世界也是需要花錢的,所以就會燒錢給先人。而且,燒錢越多,得到的保佑也就越多。雖然說用現在科學的觀點這只是一種迷信罷了,但是寧信其有與,不信其無。每到特定節日,還是會燒紙給先人。那你知道農村一般在什麼時候才會燒紙嗎?

農村老話:“燒的紙多,惹的鬼多”,啥意思?燒紙還要這樣講究?

一、 清明。清明的前一天是寒食節,這一天很多人都會去給先人的墳墓培土。清明就是一個懷念先人的節日,人們往往做好祭品,帶上香蠟紙燭前去給先人掃墓。燒紙就是希望先人在另一個世界能夠不為錢而憂愁,另一方面也是對先人的懷緬。

二、 春節。每年春節的大年初二,很多地方都會去給先人拜年。在春節期間每每吃飯之前也是要先祭祀之後才能吃。這些時候都是需要燒紙錢的。

三、 喜事。。在農村,如果有結婚喬遷這樣的喜事的時候,也會把自己的先人“接”回來供奉一番,一方面是希望自己的先人能夠同享這一份喜悅,另外也是希望先人能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

農村老話:“燒的紙多,惹的鬼多”,啥意思?燒紙還要這樣講究?

四、 喪葬期間。

如果有人去世的話,在喪葬期間也是要燒紙錢的。前去調研的人也會帶上紙錢,這是對逝者的一種尊重。按照農村的說法,“喪不報,孝不弔,不燒紙錢不謝孝”!為了讓逝者在前去另一個世界的路上有足夠的盤纏,也算是對先人的一種孝敬吧。

五、 週年祭。

在農村,每到頭七一直到七七,都是要燒紙錢給逝者的,然後就是到逝者去世的週年日上會燒紙。

農村老話:“燒的紙多,惹的鬼多”,啥意思?燒紙還要這樣講究?

六、 中元節

中元節就是每年農曆的七月十五,在農村也被叫做鬼節。這一天是不好東西出來的日子,所以這一天要給逝者“燒包”,所謂燒包就是把紙錢包起來燒掉。除此之外,為了防止那些不好的東西來搶錢,紙錢還要多少一點,算是給他們分點,圖個吉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