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调研组来常考察 力促乡村振兴

加快综合环境治理 建设美丽村庄

乡村文化振兴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都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6月19日到20日,省政协分别派出两个调研组,围绕相关主题来常开展专题调研。

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江苏省委主委周健民,率省政协农工党界委员来常,围绕“乡村环境综合治理”主题开展调研。省政协委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农工党常州市委主委陈建国参加调研,市政协副主席卢明康陪同调研。

位于滆湖附近的武进水产养殖场,养殖了鲥鱼、黄颡(音同嗓)鱼等二十多个名优品种,养殖废水则通过莲藕、折叠花等水生植物的净化,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水生生态系统。

周健民一行还实地考察了武南农业产业园、洛阳镇小四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点等地。

今年我市将进一步推进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年内村庄污水设施覆盖率计划达到80%以上。另外,去年全市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9.7%,全省排名第二;畜禽养殖方面,我市完成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划定,禁养区2583家养殖场已于去年底全面完成关闭,全市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上升至96.51%。

周健民认为常州将乡村环境治理纳入“263”专项行动内容,取得明显成效,值得推广。他希望各地将乡村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环境的治理及整体规划结合起来,相关规划也要与当地自然条件相衔接,并在此基础上,主动解决突出的重点和基本问题,多部门联动统筹,进一步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治理。

用讲故事方式传播优良民俗乡风

省政协副主席周继业一行,在市政协副主席徐伟南陪同下,围绕“乡风民俗传承发展情况”主题,实地调研了武进区洛阳镇戈氏宗祠、金坛建昌圩乡风建设馆等处。

戈氏宗祠文新堂始建于明朝天启年,2017年由戈氏家族成员筹资500多万元重新修缮,目前成为戈氏家族举办道德讲堂、传承家风家训的重要场所。今年,戈氏宗祠遗址被增补为第五批市级文保单位的扩展项目。

目前,常州已建成3个全国文明镇、10个全国文明村、6个江苏最美村。挖掘先贤人物82人,选出各类新乡贤627名,并在全国首创“家风道德讲堂+核心价值观”模式,传扬家族先贤和当下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涵育文明乡风。常州市民俗学会研究编写的《常州民俗丛书》等学术成果,在国内外推广交流。

周继业对常州用讲故事的形式传播优良民俗乡风的做法表示肯定,同时希望常州将传承和弘扬优秀乡风民俗与治理不良习俗结合起来,一体化推进、常态化考核,注重媒体传播的生动性和形象化,注重乡风民俗内容的与时俱进,使优良传统在继承中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