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罕见自曝如今中国航母最大的软肋

5月21日,中国海军网发表文章,极为少见地对目前中国海军“辽宁”号航母编队进行了战斗力评估,从文章中来看,海军认为“辽宁”号航母编队已初步形成作战能力,也就是“拉出去就能打”,但距离形成真正的整体作战能力尚有一定距离。

海军罕见自曝如今中国航母最大的软肋

另外,海军还对最大的缺点直言不讳,那就是航母还不具备将全部舰载机都出动的作战能力,造成这一状况最重要的原因是歼-15舰载机飞行员还没有完全到位。

海军罕见自曝如今中国航母最大的软肋

“辽宁”号满载歼-15舰载机不过24架,也就是说至少需要24名飞行员,而“辽宁”号加入中国海军已有5年8个月,这么长时间怎么说也不可能培养不出24名飞行员来,唯一的解释就是海军是按完全实战的标准来计算的,即不是能驾驶歼-15在航母起降的飞行员不够24人,而是能驾驶歼-15在航母起降,并能完成编队作战任务的飞行员还不到24人。

海军罕见自曝如今中国航母最大的软肋

海军罕见自曝如今中国航母最大的软肋

如果按照海军网的文章来看,“辽宁”号最多能出动20架歼-15,那么完成战术训练的飞行员应该就在20人左右,而依然不能能最大载机量——即24架出动,指的应该就是完成战役训练的飞行员还没有达到24人。

海军罕见自曝如今中国航母最大的软肋

至于所说“辽宁”号至今只具备初始作战能力,未能形成整体作战能力,这也不难理解,毕竟现在中国海军只有这一艘能用的航空母舰,它的任务绝不仅仅是航空母舰本身的职责,而是有更重的担子。

海军罕见自曝如今中国航母最大的软肋

“辽宁”号除了要“能打仗”以外,更重要的是要为中国海军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航母应用体系,如飞行员的训练流程和训练条令条例,形成航母部队的管理条令和作战条令,以及其他必要的修改都要在辽宁舰的训练使用中逐步完善,形成行之有效的条令。

海军罕见自曝如今中国航母最大的软肋

只有“辽宁”号做好航母部队的建设任务,才能帮助之后加入海军的第一艘国产航母缩短形成战斗力的周期。为来中国海军双航母不管是技术训练周期还是战术训练周期,还是整个编队的战役训练周期,都将会因今天“辽宁”号的奉献而大大缩短,这比战斗力更重要。

海军罕见自曝如今中国航母最大的软肋

在舰载机飞行员方面,一般都是按照载机量的1.5倍来配备的,如“辽宁”号需要的具备战役作战能力的飞行员最低为24人,那么标准数量应该是36人,这还没算上12架舰载直升机的飞行员,如果再算上未来舰载运输机、反潜机、预警机所需的飞行员数量,显然无论是中国海军还是“辽宁”号,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海军罕见自曝如今中国航母最大的软肋

这样看来,对002航母的急迫需求不止是整体战斗力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中国海军航空兵飞行员这支队伍的迫切需求,如果002最快于明年加入海军服役的话,2020年初就会有两艘航母可用于飞行员的培训,培养一名合格战斗机飞行员的速度将会大大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