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四大美女的典故之说!

古代四大美女的典故之说!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不仅在我国妇孺皆知,在世界上也享有一定的美誉。千百年来,人们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分别形容西施、王昭君、貂蝉与杨贵妃四位女子的绝代芳姿,这种形容既生动又含蓄,给人们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仅仅这八个字,却包含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四个小故事,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四大美人有着倾国倾城之貌,在历史的大事件中她们曲折动人、救国救民的传奇故事,被古代民间广为传颂。然"沉鱼、落雁、闭月、羞花"都是有着一个美丽典故的。

古代四大美女的典故之说!


【闭月】“闭月”,是貂婵的代名词。一日晚,暖风和煦,明月当空。貂婵来到花园赏花拜月,忽然天空吹来一阵微风,将一块浮云吹至月下,皎洁的明月被浮云遮住。这一状况洽巧被貂婵的义父王允看见。王允为显示貂婵如何美丽,见人就说:我的女儿貂婵和月亮比美时,月亮自知不及,羞于相比,于是就躲到云彩后面了。后来,人们就以“闭月”来称呼貂婵了。

古代四大美女的典故之说!

【羞花】“羞花”,是杨玉环的代名词。杨玉环被选进宫后不得皇上招见,整日不所事事。一天,她散心至花园,看见竟相开放的花卉,争奇斗艳。叹息到“花呀,你们自由自在地生长,时开时落,而我在这深宫庭园中何时才能有出头之日呀?”说完便用手触摸花朵,不成想花瓣立即收缩被绿叶卷起。令杨玉环没想到的是她摸的具然是一枝含羞草。这一场景被一宫女看见。宫女逢人便说,花儿见到杨玉环都含羞低下了头。这件事传到唐明皇耳朵里,见杨玉环果然美貌无双,便将其升为贵妃。后来,人们就以“羞花”来称呼杨玉环了。

白居易形容她“温泉水滑洗凝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李白则说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可惜死于安史之乱,杜甫有《哀江头》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花江草岂终极!”

古代四大美女的典故之说!


【沉鱼】“沉鱼”,是西施的代名词。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女子名叫西施,是个浣纱的女子。西施面若桃花,腰如杨柳,猩唇粉颈,楚楚动人。西施在河边浣纱时,河里的鱼儿看见水中倒影中的西施如此美丽的面庞和靓丽的身影,竟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此后,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就流传开来。

古代四大美女的典故之说!

【落雁】“落雁”,是王昭君的代名词。汉元帝期间,汉朝与匈奴每每交兵,战事不断。为保两国和好,边境安宁,汉元帝采取了汉朝公主与北匈奴联姻的方式,王昭君就是这一联姻的公主之一。一日,王昭君告别故土,登程北去。看到渐行渐远的故国,日疏日远的亲人,王昭君思绪难平,悲切之感涌上心头。她坐在马车上,拨动琴弦,奏起了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看到这个美丽女子,听到这悲怆悦耳的琴声,竟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人们就以“落雁”来称谓王昭君。

王昭君的故事,是许多文学作品的素材,不仅杜甫、白居易曾有以她为主的诗作,元代剧作家马致远也曾将昭君出塞写成杂剧《汉宫秋》,在民间广为流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