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边北边各一个,你住过郑州这俩最出名城中村吗?


在郑州北三环与文化路交叉口北边,这里是曾经有着“小香港”之称的城中村陈砦。陈砦沿文化路分为东、西两个区域,如今西边已经全部拆完,东边没拆的也仅剩路边的一些居民楼了。

陈砦是前年开始城中村改造的,在此之前,这里流动人口最多时曾有十五、六万人之多,几乎是一个小县城的规模,人口密度非常高,也非常热闹。

陈砦的快速发展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受城市发展影响,陈砦建了蔬菜、花卉、冷库等一些专业市场,带动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2000年以后,北三环建成,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村民纷纷盖楼出租。早年,郑州北区的很多“郑漂儿”都有在陈砦生活的经历,这里一度号称郑州“第一城中村”。

不过,要把“第一城中村”的称号给陈砦,有一个村肯定不服,那就是燕庄。这是位于金水路与未来路交叉口的曼哈顿广场,原先燕庄的老村就位于此处。与陈砦刚刚开始城中村改造不同,燕庄是郑州市最早进行改造的城中村之一,曼哈顿已经建成有十年了。

燕庄老村所处的位置,原先扼守郑州东大门,金水路之前到未来路就没有了,再往前就是燕庄村。燕庄的发展也早于陈砦,至少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受城市向东发展的影响,燕庄村民已经普遍建房出租了,当时,在郑州提起东郊的燕庄几乎是无人不知。


燕庄还有一个最骄傲的资本,毛主席曾在1958年到村里视察过,当年毛主席到过的麦田,如今已经“变”成了金水大道和道路两侧的高楼。单凭“毛主席到过我们村”这一点,燕庄就足以傲视陈砦和郑州的其他城中村。

燕庄变成了城区,陈砦正在改造,郑州这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城中村,都走了一段由贫穷到富裕,从杂乱到有序,从村庄到社区的发展道路。如今,郑州三环以内的城中村都已进行改造,“城中村”的时代结束了,这也正是郑州快速发展的一个见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