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是要赚钱的,所以保险就是骗人的?

保险公司是要赚钱的,所以保险就是骗人的?

多年来普遍对于保险的新闻报道,多数人的意见出奇的一致,人们一致批判保险公司的各种负面新闻,例如:保险公司拒保、保险公司理赔速度拖拉等。似乎多数人认为保险公司是骗人的,每到赔付的时候会变得"斤斤计较",甚至认为保险公司是靠拒赔来赚钱的……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一、保险的起源和本质

在说明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保险的本质以及起源。

保险公司是要赚钱的,所以保险就是骗人的?

要懂保险,必须先了解本质

保险的本质是人类面对风险、转移风险的金融工具,它产生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帮助那些由于疾病、意外等风险事故而陷入困难的家庭渡过难关,挽回损失。

保险最原始的形式是互助。在17世纪中叶英国一个小渔村,由于渔民外出捕鱼经常遭遇海难,对于渔村的家庭而言,如果失去一家之主,不仅失去了重要的亲人,还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陷入困境。

村长提出一个办法,成立一个互助会,出海捕鱼的人中,每人交一笔钱,募集成为一笔基金,万一有人出海遇难了,就从基金中发一笔抚恤金给到遇难者家人以维持生活。后来这种互助合作的形式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变化形成了如今的保险。这是最早的互帮互助、分摊风险的思想。

因此,保险是很伟大的发明,把个人或家庭所无法承受的损失,转嫁到社会群体来共同分担,起到家庭保护伞的作用!

遗憾的是,过于庞大的从业人员群体,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少从业人员都没有理解保险的本质,又谈何为千家万户送去真正的保障呢?这也导致国内保险业出现了负面的声音。但是不可否认,保险本身是很好的转移风险的工具,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

保险公司是要赚钱的,所以保险就是骗人的?

保险,黑夜中的明灯

如今,保险互助进一步发展,“保险观察”用简单的例子来讲清楚不同产品的本质:

  • 保障型产品:想投保的十个人,一人交1块钱,如果出险则赔付9块钱,假设出险概率是10%,则10个人中有1个人会出险,得到理赔9元,剩下的1元被互助的组织者(保险公司)赚走。
  • 返还型、分红型、万能型产品:这10个人不满足只是出险获得理赔9元,还希望能交掉保费后有一定收益,于是每个人就要收1.5元,其实每个人的保障成本还是1元,出险概率也还是10%没变,多交的0.5元绝大部分就是给组织者(保险公司)用来投资,才可能会有保费返还、分红和万能收益。
  • 投连险产品:这十个人又不满足分红、万能低收益,想获得更多收益,就要每人交2元,其实每个人的保障成本还是1元,多交的1元交给组织者(保险公司)投资风险较高的领域,在有望获得高收益的同时,保户也要承担更高的风险。

在了解了保险的发展史后,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商业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股东投资筹建保险公司,肯定是想要回报的,所以,保险公司都是要赚钱的,这点毋庸置疑!

但是,保险公司绝对不会像人们说的通过多收保费,减少赔付来盈利,如果妄图通过故意不赔付来生存,这保险公司混的得有多惨啊!

二、保险公司是如何来赚钱的呢?

保险是通过"三差"来赚取利润的。"三差"即死差、利差、费差。

  • 死差是指预期每1000人有10人死亡,实际上最后只有5人死亡,那么其中少发生的5个人死亡带来的死亡成本就是死差收益,反之则是死差损失。
  • 利差则是指,每一个保险产品都会有一个定价利率,例如某一保险产品定价利率为3.0%(即预定利率),实际上保险公司通过收到的保费进行投资后实际的收益为4.5%,那么其中4.5%-3.0%=1.5%的金额就是利差益;如果保险公司投资不利,最后实际收益是2%,那么就产生了1%的利差损。利差通常在寿险保单以及年金产品保单会有较大的利润。
  • 费差是指假设保险公司某产品预计需要支付300万的费用,最后实际只支付了280万的费用,那么这20万的金额就是费差益,反之则是费差损,这是与保险公司运营情况相关的。
保险公司是要赚钱的,所以保险就是骗人的?

保单盈利的基本原则是"三差"益

而"三差"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也许你会说,看了这么多保险公司赔付不给力的新闻,肯定是为了赚死差吧。

然而并不是这样,利差才是保险公司最重要、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多数保险公司可以接受死差损和费差损,但一定要确保利差益。

只要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高于预定利率,则会为保险公司带来巨额的利润。

三、保险公司赚钱,但不影响其发挥保障杠杆作用

保险公司需要盈利这是不可抗争的事实,不过这和保险保障杠杆作用并不冲突。

还是前文那个保障型保险的例子:十个人在一起,一人交一块钱,出险责赔付9块钱,假设出现概率是10%,则当10个人中1个人出险,得到理赔金额9元,剩下的1元被组织者(保险公司)赚走。

在这个例子中,虽然保险公司赚取了1元钱的收益,但相对于个人而言,他1元的保费,获得了9元的赔偿,杠杆比达到9倍,依旧是起到了转移财产损失风险的作用。

保险公司是要赚钱的,所以保险就是骗人的?

保险的意义在于提供了风险转移的高杠杆

四、学会甄别性价比很重要!

那为什么不同的保险公司的不同产品价格会不一样呢?何来保险产品性价比之分?

市面上的保险产品这么多,为什么很多同样保额的产品,有的保险公司收1元的保费,有的保险公司则收1.2甚至1.5元的保费呢?

这就是前文提到的"利差"导致的,每一款产品出世都会有一个预定利率,有的产品预定利率可能为3.5%、3%甚至为2%。对于保险公司而言,预定利率越低,险资投资收益越高,获得的利润越大。

然而对于消费者而言,预定利率越高,同保额情况下需要的保费则越低,该产品竞争实力(保障力度)更强大。当然“保险观察”一直认为,并非最便宜的保险产品就是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才是最好的!

总而言之,保险公司确实是需要赚钱的,这才能维持正常运营。但赚钱和保障杠杆比之间并不矛盾,保险产品带给人们的保障是不会动摇的,是家庭财务的托底。

我们在选择保险产品的时候,要结合产品本身、保险公司实力及服务等来进行决定,选择可靠的保险代理人或保险经纪人,挑选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保险公司是要赚钱的,所以保险就是骗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