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寻求中国基建合作!2020年或将靠基建出口大赚30万亿?

多年来,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发展的脚印遍布世界,一路上更是收获累累硕果。“一带一路”倡议不仅让我国加强了在各领域的国际合作,更让包容开放、豁达向上的中国频受褒赞:眼光长远、工作效率高、制造技术强、硬件设备好……

中国凭借自身实力赢得这番“好口碑”,就连从前对中国动作充满警惕的日本,如今态度也来了个180度的大逆转。

当看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众多项目陆续开花结果,日本终于忍不住了,意欲同中国展开密切合作。日本在今年6月公布的基建领域基本方针《基建系统出口战略》修订版中,首次增加了推进中日合作的内容,这标志日本官方正转变国家出口方针,对中国的态度也由过去的“保持距离”变为“主动拥抱”。

日本寻求中国基建合作!2020年或将靠基建出口大赚30万亿?

据悉,日本每年都会更新《基础系统出口战略》,但有一目标总贯穿文件始末:在2020年时使基础设施出口总额达到30万亿日元。日本当前有意加强中日民企在第三国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很大程度上也是想搭乘中国“一带一路”的顺风车,以保证出口目标最终得以实现——毕竟其基建出口发展正趋缓,如2014至2016年的出口年增长值仅为1万亿日元左右。

反观中国,“一带一路”不旦成为我国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桥梁,更让各国获利颇丰。具体到基建成果上,可见中欧班列的接连通关、印尼高铁项目启动……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至2018年里,“一带一路”中的基础设施由785个增至1694个,投资额也由7840亿增至1.4万亿美元——强劲地翻了一番。可以肯定,日本如今及时采取“对华合作”方针是明智之举!

日本寻求中国基建合作!2020年或将靠基建出口大赚30万亿?

前文从中日各自的海外发展差异说明日本主动“牵手”中国的动因,但值得一提的是,两大国曾在基建领域卖力较量过,日本更视中国为强劲的竞争对手。最直观的表现是日本在以往的《基础系统出口战略》中,为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基建项目迎面竞争,针对性提出了“高质量基础设施”,因为它认为中国拿下基建项目是因巨大的“财力倾注”,所以试图通过“质量优势”予以抗衡。

事实证明,中国拿下许多基建项目并不主要依靠财力,更在于够硬的技术、真诚的合作态度等综合方面。尤其是中国技术如今愈发出挑:纵观全球桥梁之最,最长的桥是我国的丹昆特大桥,最高的桥梁是我国的四渡河大桥……又比如迪拜的棕榈岛、泰国曼谷的拉玛八世皇等都出自中国之手。

日本寻求中国基建合作!2020年或将靠基建出口大赚30万亿?

平心而论,日本的基建技术享誉全球,作为主要以出口拉动GDP的国家,其对基建出口的重视程度不在话下。经过连年的忙碌,日本也获得了不少成绩——资助印度洋地区的一些港口项目如莫桑比克那卡拉港口、肯尼亚蒙巴萨港口等;拿下了心心念想的印度高铁项目……

总体而言,中日从竞争走向合作可谓是质的改变,虽说两国围绕“一带一路”的探讨仍处于磨合期,但是强强联手或许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这无论对中日两国还是对世界而言都将是崭新的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