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融互通 科創驅動 共建共治 安徽宣城打開長三角“朋友圈”協同發展新空間!

今年6月1日,作為安徽東向發展與滬蘇浙西向拓展的交匯節點城市,宣城與省會合肥、江城蕪湖三地同時躋身長三角G60科創走廊。

作為長三角科研創新協同的公共平臺,G60科創走廊被視為長三角城市群同城化加速器、區域協調高質量發展的試驗田。

互融互通,等高對接,堅持科技創新,堅守生態底色。宣城市在長三角一體化中按下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互融互通 科創驅動 共建共治 安徽宣城打開長三角“朋友圈”協同發展新空間!

互融互通,拓展長三角“朋友圈”交往新空間

以長三角滬蘇湖合高鐵全面開工為契機,松江樞紐項目加快建設,彙集滬蘇湖合高鐵、滬昆高鐵、滬杭城際等12臺26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不斷優化,城市群之間人才、資金、項目等要素加速交融,催化長三角城市群的“同城效應”。在宣城蕭山共建的羽絨產業園,蕭山新塘街道辦財統科科長喻國強還有另一個身份:駐園區聯絡辦主任,職責是協調遷來的新塘羽絨企業與宣城當地產業園的關係。

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區黨工委書記張勇介紹,一期落戶羽絨企業21家,從原料採集、羽絨生產到羽絨製品的完整產業鏈已初步形成,二期還會開發與羽絨相關的工業旅遊項目。

張勇感慨,宣城和蕭山兩地通過羽絨產業園共建,不僅實現了產業轉型升級,兩地的幹部通過交流接觸帶來了觀念作風的轉變。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漸入佳境,蘇浙滬皖幹部之間互動交流日漸常態化,拓展長三角朋友圈“交往”的新境界。

2017年,宣城市分兩批選派55名優秀中青年幹部到上海市松江區、浙江省溫州市等地掛職鍛鍊,湖州、南京、杭州、常州等地也派幹部分赴宣城各地考察回訪。

宣城的掛職幹部不但學習了經驗,還帶回了對接項目138個。宣城市國稅局局長查永泉說,以前是“企業圍著政府轉”,現在是“幹部圍著企業轉”。

互融互通 科創驅動 共建共治 安徽宣城打開長三角“朋友圈”協同發展新空間!

6月1日,G60科創走廊總體發展規劃3.0版正式發佈。

科創驅動,“朋友圈”開啟長三角協同新模式

堅持創新驅動,加快人才引領,與長三角科研院所協同合作,優勢互補,宣城在長三角創新協同鏈上找到了自身定位。

“我們2016年成立,引進蘇浙滬等地軟件企業67家,產值超7億元。目前已基本建成軟件培訓中心、外包服務基地、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六大功能區,”宣城智谷軟件產業園負責人俞佺說,與蘇浙滬地區相比,宣城的區位、人力成本、綜合環境具備獨特優勢,長三角一體發展加速了人才“鳳還巢”,智谷產業園通過與長三角產業鏈協同,實現分工合作,找到快速發展的路徑。

“人才去留看環境。”宣城市委書記韓軍如是說。

宣城市把開發區、產業集聚區等平臺作為人才創新創業主戰場,建立省級以上研發平臺113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8個,50多家知名院所對接產學研合作項目220項。2017年兌現人才獎補資金1400多萬元。科創要素的快速集聚為經濟發展注入活力。2017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7.1%和25%。

互融互通 科創驅動 共建共治 安徽宣城打開長三角“朋友圈”協同發展新空間!

重大產業合作項目和園區共建項目簽約儀式舉行。

共建共治,共築長江經濟帶綠色“金三角”

堅持發展和生態底線“同守”,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共建”。宣城將生態文明視為融入長三角的優勢資源,不斷刷新綠色創新發展的底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