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拟建自由贸易港 计划到2020年底初步建成

开展“深港自贸通”试点

深圳港是世界级集装箱枢纽港,是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枢纽。根据最新发布的《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深圳港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深圳将优化监管模式,打破行政壁垒,努力将深圳港打造成为自由贸易港。

具体来说,深圳将以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为平台,创新深港港口快速通关模式,开展“深港自贸通”试点,形成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与香港间的直通物流大通道,探索建设深港组合港,实现两地港口物流服务一体化。

若干意见还提出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体系。鼓励深圳企业通过技术、资金等多种方式,强化与虎门、中山、顺德、惠州、汕头、汕尾、湛江等港口的合作,构建以深港组合港为核心的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体系。优化水运转关业务通关模式,落实“一船多式”操作,实现不同通关模式的外贸货物可以在同一艘驳船运输。重点推进中山、东莞到深圳多式联运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试点改革,逐步推进大湾区港口通关一体化。

停征出入境检验检疫费

在优化港航营商环境方面,深圳还将清理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减轻企业负担,营造国际一流水平的营商环境。具体措施包括停征出入境检验检疫费、下调检疫处理收费,实施风险管理、企业信用管理、创新查验监管模式,进一步降低企业进出口货物查验比例和通关环节制度性成本。试点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承担招录协查辅助人员等服务费用,优化通关服务,构建“速度最快、费用最低、设施最好、服务最优”的国际一流口岸。

通关效率高不高,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贸易成本。若干意见还提出了以新模式推动通关再提速。比如,深圳将实施智慧港口示范工程,积极推进中国(深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推行“联合查验、一次放行”等通关新模式,全面推进“一站式作业”;推动检验检疫企业备案与商事备案“多证合一”,推广“区港一体化”和“预通关”模式;推进“智检口岸”平台建设,分步推进境内外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信息互换互认工作。同时,推进全国首创跨境电商生鲜进口关检联合作业改革试点,打造生鲜进口快速通关渠道。

根据目标,到2020年底,深圳将实现水水中转和海铁联运占比不低于26%,公路集疏运比例下降5%。通关效率大幅提升,压缩货物通关时间1/3,初步建立起自由贸易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