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三週年之際:面臨艱難選擇的中國民眾


都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但是最新的經濟數據,卻給所有人都潑了一盆冷水。

消費增速創下過去15年新低(扣除13年非典時期)

投資增速大幅低於預期(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6.1%,預期7%,前值7%)

社融規模增量暴跌3000億,預期近腰斬

宏觀經濟學之父凱恩斯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提到:無論是消息面還是市場氛圍的改變,都足以影響市場大眾的心理。

週末特朗普的額外刁難,疊加經濟基本面低於預期,負面催化升級,這兩天,市場慘烈程度不亞於15年。

泡沫三週年之際:混亂的大蕭條時期

2015年6月,"偉大的中國泡沫"破滅了。

在泡沫破滅週年之際,我們,正處於一個混亂的蕭條期。

過去幾十年的發展建設及全球化浪潮已經見頂,而新的智能技術革命才剛開始冒頭,還遠沒到收穫期,全球市場瀕臨著波動性暗湧。

在這個格局混亂的時代,全球都在摸索中前行,民眾的不滿會隨時通過各種形式迸發出來,各國為解決"不滿"焦頭爛額。

拿最大的發達國家美國為例,美國的基尼係數在發達國家中是最高的,達0.45。

同時美國家庭收入平均數和中位數的差距越拉越大(如下圖),反映的是美國中產階層的日益沒落,這也是特朗普藉助中下層白人上臺的背景。

泡沫三週年之際:面臨艱難選擇的中國民眾

中國民眾:面臨時代新命題的抉擇

同樣的情況也在中國發生:中國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在混沌時期,區域贏家佔優勢,新產業結構正在崛起,大城市在人才、資源、經濟、政策等方面的集聚效應使強者更強。

學術界和代際的失誤主要源於新的工業革命。傳統產業已經能夠確保就業,但現在正被新技術(如網上購物、網絡汽車和互聯網銀行)所顛覆。

目前中國富豪以迄今無人知曉的速度1%人,同時負債累累的速度到了中間的夾心層,最終形成了頂部、中層和薄弱層,底層結構"。

在這種"混沌"中,舊中產階級和新中產階級面臨著一種選擇,舊的中產階級要保持舊格式的衰落,看不到未來;而高度的大城市,新浪潮的年輕人在大踏步地唱著好戰的歌曲。

這也是大週期轉折點的一個獨特特徵。如何選擇尤為重要。

危機重重,如何前進

當蕭條來臨時我們該怎麼辦?

中間財富的焦慮,似乎已經找到了一條出路:數據顯示,超過200萬的淨資產,流動資產超過50萬戶,將資產的28%投入股市,銀行理財產品的分配比例為第二。

他們的財富保護意識正在覺醒,正在尋求一種新的前進方式。

生意怎麼樣?

也許你可以聽聽Inamori Kazuo的一句話"生意四":他說,像竹子這樣的企業,克服像竹子這樣的長蕭條,可以使企業變得更強大。如果企業不經歷抑鬱症,他們只會成長,沒有區段,他們將是脆弱的和有彈性的。

2017,中國從歷史上短暫的經濟轉變為過剩的經濟。"三大戰役"強調"零"向"好"的轉變,低成本規模競爭主導的競爭戰略將很快被質量差異化競爭所取代。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化和新舊經濟結構的轉變,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的趨勢仍在繼續。

投資必須把握中國最基本的趨勢(收藏)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從年初以來的市場表現來看,無論是大還是小,都沒有顯示出明顯的優勢,而是延續了風格、風格的股票基本面。

隨著市場的開放,監管的日益嚴格,CDR發行的優質成長股,增量資金是越來越多的長期基金,股票基本面風格在A股市場越來越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那些從中國消費升級、產業升級和自主趨勢中獲益並受益的高質量公司將是這一差異的長期贏家。

基於中國自上而下的趨勢,政策和產業層面的變化,我們應著眼於以下主題,在今年下半年:

1)自主控制的核心領域:中國與美國的貿易摩擦增強了國內科技自主性的緊迫性,這將有利於科技型龍頭企業在國家產業政策、研發能力方面的優勢。鼓掌和初步競爭力,包括芯片、信息和網絡安全、軍工等。

2)城市化的深度:新一輪的城市化不斷推進,345線城市的消費拉動,上半年的2018,許多消費品價格表現超出預期,但也受此影響。我們相信,隨著外資的不斷流入,這條主線可能在下半年繼續發展,大眾消費品是關鍵。

3)擴大內需和扶貧:在貿易摩擦和去槓桿化的背景下,拉動內需的重要性可能在下半年繼續上升。通過改善收入分配、消費潛力釋放、促進大眾消費品和相關投資等措施,有助於縮小不同群體之間、不同貧困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

我們選擇相對穩定,屬於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較好,盈利趨勢和估值水平適中,下半年解除壓力較小(15房)供參考,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掃描代碼來接收。

市場將繼續波動,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短期交易倉位將很容易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