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學生越來越少,未來該取消農村小學嗎?

記憶斑駁舊時光-


不知從何時起我的小學母校不再招生,也不知從何時起,這所在十幾年前教育了鄰近7—8個村的小孩子的“名校”再也收不到學生了,曾經容納300多人的小學校園,如今已是雜草叢生,緊閉的校門讓它再也不復往日的生機。

我的家鄉在河南周口的某個偏僻的小鄉村,那裡沒有什麼產業資源,也沒有什麼名勝古蹟,大家就這樣一代一代的靠種田為生。那時候,村裡還是坑坑窪窪的土路和父母那輩結婚時蓋的瓦房,村裡面只有少數人家裝了電話,那時候的鄉村真的很落後很閉塞。

現在,村裡面的年輕人都外出務工了,很多院子都空了,有的已經長滿了雜草;村裡面修了柏油路,家家戶戶都蓋起了樓房,也買了小轎車;手機網線更是家家戶戶離不開的,連小孩子都知道到處找WiFi;現在,一切都變得更好更富裕了。

我所讀的小學是附近幾個村子最好的學校,這個學校的老一輩老師教過我父母那一輩的人,聽父母說起過那時候老師都是從城裡面過來的,寫得一手好字。到我上學的時候,那些老師都已經退休了,新上來的老師雖說比不上以前的老教師,不過還是很有實力的。


記得大概是在我讀三年級的時候,學校開始翻新,建成後的校園變大了很多,教室也更明亮了,新校園建好後,學校也迎來了一次大發展,招來了更多的學生。

不知何時起,學校越來越難招到學生,學校人數驟降。我在讀五年級的時候,父親在縣裡面給我找到一所寄宿學習,在父親眼裡,縣裡面的教育質量更高,雖然縣裡面的學費是農村裡面的幾十倍,但是父親毅然決定讓我在縣裡面讀書,後來我就再也沒有回到村裡面的小學裡面,直到高中畢業,我一直都在縣裡面讀書。幾年間,同樣的事情在村裡面不斷上演,不同的是去縣裡面讀書的小孩年齡越來越小了。

近些年來村裡面學校的老師越來越少,教學質量逐年下降,老師少了,學生也招不到了,如此循環下去,學校裡面的學生不足百人。短短几年時間,為何農村學生大量流失呢?

一、老師的流失,沒有了優秀老師的支撐,即使是一所百年名校,也會瞬間崩塌。很多農村老師感嘆工資低,沒有外出打工賺錢多,很多老師選擇外出打工,其次,縣裡面的一些私立學校財大氣粗,高薪挖走了很多優秀的老師。

二、農村裡面的教學設施落後。當我去縣裡面讀書時,第一次見到了老師用多媒體講課,現場為我們播放教學視頻,而當時的農村依舊靠的是老師板書。

三、很多家長外出務工,孩子在家沒人照看,就放在寄宿學校。那幾天,村裡面的人開始大量外出務工,青壯年也越來越少,到如今,村裡面只有老人在家。

四、家長對教育的重視。也許是看到了未來的社會需要知識,或許不想再讓孩子和自己一樣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又或許羨慕其他家出來了大學生,總之,村裡面的人開始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願意在教育上投資。

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個人原因,不管原因如何,農村重視教育是件好事,讓孩子受到好的教育也是家長的責任,不過教育資源分配不均也需要及時解決,提高鄉村老師的待遇,改善農村學校的基礎設施,讓更多的孩子在父母身邊也能享受到優質教育,不再因為沒有老師沒有校園而遠離父母寄宿外地。


山農老兵


我之前回答的問題中有兩個與這個問題相關,一個是關於農村小孩數量減少的原因,一個是關於農村地區撤點並校的影響。關於今天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農村小學學生數量減少的客觀事實,但是農村小學是絕對不可以取消,而且相反的,是要繼續尋求更好的發展策略,提升農村地區的師資力量和教育水平。

今天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結合撤點並校來看,出於學生減少、教師隊伍不足還有資金壓力等等原因,農村地區的一些學校確實是應該撤銷掉,但是撤銷掉部分學校的目的是為了讓剩餘下來的學校得到更好的發展,讓農村小孩享受到更好的教育,並不是為了撤銷而撤銷。雖然在有些地區撤點並校的時候也確實存在過度撤銷的問題,但是這屬於錯誤做法,本就應該及時叫停。

另外,今天這個問題我們擴大點說,其實就是農村的延續問題,我之前也說過,農村是肯定會延續下去的,只是內部的村子會進行調整,這個道理也適用於農村小學,教育作為現代社會的必需品,只要農村還在,農村小學就會在,並且農村小學也會在村子調整的時候一起調整。

現在,城鄉教育的差距已經越拉越大,如果撤銷掉農村小學,很難想象農村地區的教育會落後城市到什麼地步。所以農村小學不會撤銷,也不應該撤銷。


韓一軍


大家好,我是校園微觀察,很樂意和大家分享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先說一個電視劇細節。這兩天我正在看《走向共和》,裡面有個細節令人震撼:甲午海戰日本戰勝獲取中國鉅額賠款,當伊藤博文請求把一小部分賠款用於軍事國防時,日本天皇斬截地說:不行,必須全部用於教育!從這個細節可看出,日本天皇對於教育的極端重視,這奠定了後來日本走向強大的基礎。


再來說農村學校該不該撤併的問題。我的觀點是隻要學校還有一個孩子學校就不該撤併,誰想在教育方面搞所謂節約誰就不是真心實意重視教育,誰就是拿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開玩笑。

總之,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決不能是一句空話!


校園微觀察


先來說說我的所見所聞。我的家鄉在某省區的一個山地偏多的縣城裡,我的父親自年輕時入教,如今有30餘年的教齡了。幼時,作為一個教師的子女,我一直是在校園裡長大的。在印象裡,那時在農村地區,生源非常充足,山村的孩子們和城市的孩子們一樣無邪而快樂。但近些年,隨著城市化加快以及政策原因,我的老家基本上處於一種人煙稀少的狀態,學生生源十分稀缺。

不過,即便是生源稀少,但只要有一名學生,也一定會有正規的教師任教。據我的瞭解,在我的老家就有一個小學,僅有一名學生,但該學校的任教老師還是按時到校任課,從不缺席。而我的父親所任教的學校,目前學生生源也十分少,但以一個教師的基本素養,他依舊堅守在每一天的教師崗位上,風雨無缺。

講述這樣一個例子,是想說:只要農村有學生生源,學校就一定會存在,教師們也將堅守在崗位上,而學校自然是不會被取消的。如果村莊有搬遷的情況,可能會存在學校合併之類的情況。

近些年,雖然城市化發展依舊迅速,但城鄉發展已經呈現出一些新的趨勢,城鄉一體化發展也越來越快了。在部分農村地區,當地產業有了新的發展,有許多農民不再出門務工,而是選擇在家鄉發展新型農業、種植業等,在這樣新的形勢下,農村的孩子勢必不會減少,尤其是二胎政策的開放,使人口增長也呈現出新的趨勢。因而只要有需求,農村的小學自然是不會取消的。


新華融媒新消費


農村小學學生越來越少,未來該取消農村小學嗎?農村農民工萬歲看來,農村小學生生源並沒有減少,而是學校的小學學生在減少,對於這樣的情況,要從根本中找出原因,為什麼小學學生會減少。作為農村學生的家長,談談我的看法。

我們這裡,地處中原,村莊人口都在一千口到三幹口之間,當時是村村有學校,搞了個小學會並,9個村合併到一個村上小學,當時的學校是人滿為患。可是在後來也就是今天,學校招不到學生,是有多種原因造成的。


第一學校的教師出現老齡化,基本都是農轉非那一批老教師,沒有接觸到現代的教育模式。是學生學習不到全面的知識和全面的發展,使家長願意出高價讓學生進入私立學校上學。

第二現在農村基本成了空心村,老的老小的小,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去啦,10歲8歲的學生家長,也不原意看到自己的孩子每天跑幾趟十幾裡地的孩子去學校上學,但心的是孩子安全問題,那怕是外出打工,出高價也要把孩子跟在身邊上學。


農村農民工萬歲以為,農村學校全面小學合併,本身就是錯誤的,達不到因地制易,(個人建議),純屬個人建議,對村人口達到千人一上的,要有自己的學校,小學生生源會漫漫回到過去的軌道上來。

我想不是農村小學要取消這麼簡單的問題,而是要增加農村小學的數量,這才是最拫本的出路,這才真正達到農村義務教育的本質。人人有學上,人人上得起學,謝謝!


農村農民萬歲


永遠不可能。可以從完小改為初小,從單班改為複式班,一至六年級都有可很。單小人數不限,安徽不是還有五個學生,四個老師的嗎?為了孩子方便上學,國傢什麼辦法都有,不會撒手不管的。


馬萬富


這幾年,農村地區學校之間的合併讓大家感覺到學校在變少,另外不少家長把孩子送到城鎮中小學去讀書也會讓大家感覺到農村的生源越來越少(有的小學甚至一個班只有十幾個孩子),但是這並不會影響農村的生源,總有一批孩子他們要就近上學,總有家長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去買學區房,在城鎮找不到維持生計的工作,雖然城鎮化的進程很重要,但是學校和村衛生室一樣,是整個大機器中最小且最重要的部分,不能缺失。

小學屬於義務教育,義務教育就是普惠的教育形式,所以,即使有學校之間的合併,也不會全部取消教學點。

個人認為,不僅僅不應該取消農村中小學,還應該各種加大農村中小學的師資力量、硬件、軟件的質量,保證農村中小學生能夠接受更多元的價值輸入,讓他們能夠通過教育改變,不管改變的內容是他們獲得知識、通過考學改變自己的命運,又或者是通過學習這條道路來改變整個家族的命運,對農村的孩子來說,學校這條路是最快的改變他們命運的方式之一。

而且個人覺得未來那些被撤銷合併的教學點非常有可能還會重新恢復,城鎮中小學的容納學生的量一定,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孩子的增多,家長的需求增加,教育管理者就會更多的考慮就近入學的事,再開設更多的校點是有可能的。

只有在基層的教育搞上去,整個大環境的教育才會有活力,整個國家的人口素質才會提升。而且這些年農村校點之間的合併給不少家庭帶來了很多困惑和煩惱。


九鬥學生心理


農村小學學生越來越少,學校招生困難,那麼未來該取消農村小學嗎?我認為不應該取消農村小學,反而要大力發展,下邊是我的幾點看法。

農村小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少,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一是由於多年的計劃生育措施,一個家庭只能生育一到兩個孩子,導致小孩子數量減少。二是現在農村年輕人大量外出打工,許多父母把孩子帶在身邊,孩子異地上學。三是現在大學生畢業之後工作不好找,工資待遇低,上學無用論盛行,也導致了部分家長不願意讓孩子上學。四是農村小學的教學設施、教學質量都要遠遠低於城市,農村有錢的父母會把孩子送往城市的學校就讀。

雖然目前農村小孩子的數量有所減少,但在數量上還是要遠遠大於城市的孩子。並且,隨著國家放開二胎政策,農村小孩的數量還將會有所增加,對教育的需求也在增加。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此,農村小學不但不能取消,還要不斷髮展,提高教學質量,滿足農村孩子的上學需求。


首都農業人


首先,國家應該重視農村教育,加強師資力量的配備。不能取消,還要支持,否則城鄉差別更大,農村孩子更沒出路,何談振興鄉村,何談全面小康。現在要取締鄉村薄弱學校的差不多都是急功近利而又短見者。

其次,看看網友們對此事的看法:

1 不能取消農村的學校,反而要好好改善下農村的學校,讓更多的人注意到農村的學校;

2 到城裡上學,都是無奈了,因為農村學校沒好老師,我們這裡為了孩子去城裡上學,都被逼著去城裡買房,買不起貸款借錢買,揹著房貸日子難啊;

3 談什麼城鄉一體化,農村孩子教育起步都比不了城市,應該加大對農村教育投資農村小學是很多農民的希望,村裡娃到城裡讀書是一個無奈的選擇,由於村裡教師多數是本村人學歷低,一心二意,身在曹營心在漢,多數心思想家務,沒有教師的責任感這是村娃去城裡的主要原因,村裡人帶娃去唸書是很痛苦的,租房,專人陪花費很大很無奈,誰能管管;

4 不是農村的生活好了,而大部分人是被逼著去城裡上學,這是教育界的悲哀,好大喜功,欺上瞞下,為了自己能往上爬,什麼不要臉的事情都能幹出來,悲哀,農村教育的不幸時代。

5 現在鄉村小學沒生源了,但近些年學校硬件都有大改觀,認真辦起來也和城裡有得比,國家教育投入沒有錯,是農民錯了,死要面子,死撐不懂小學教育,拿血汗錢猛撒。真相是:農村在城鎮買房的不足20%,拿執照做生意的不足10%,絕大部分是去遠方打工的(帶小孩去的不足5%),可鄉村學校的生源卻只有原來的30%,那70%讓老人帶去縣鎮讀了,本來在村小畢業6年不足2000元學費,可去縣城裡租個房5000元,蔬菜3000元,節假回家車費居家水費也得2000元,60多歲的老人種田地養點雞鴨魚的也有最少也有五六千元吧,總之帶一個小孩租房讀6年最少得花十萬元。


遊戲大咖王


本人認為雖然農村小學學生越來越少,但是農村小學不可能取消。

一、就目前形勢來看,農村小學生越來越少是個趨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雖然放開了二胎,由於基層原因,二胎政策(大部分都已經有了二胎了)基本上對農村不起作用,所以農村人口對不會因此而急劇增加。

2、一部分農村人受先進思想影響最多要兩個孩子。

3、相當一部分農村人為了孩子,選擇到城市甚至大城市務農,從而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就學機會。

4、目前開啟丈母孃經濟模式,導致很多農村人到城裡買房,從而創造了孩子在城裡就讀的條件。

二、雖然農村小學生越來越少,但農村小學是國家保障的義務教育,具體惠普性質,所以農村小學不可能被取消。

1、目前農村的新農村建設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當中,農村村莊合併,整體規劃,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配套進行,教師配備縣裡統一調配,開在家門口的高標準免費義務教育小學肯定會對一大部分村裡人是個福利,所以農村小學生源還是能夠保證的,並且小班額有利於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

2、國家公益行動對偏遠農村建設希望小學或者個別在外創造財富的有志之士,懷著對家鄉的情懷反哺家鄉,到老家捐資助學,為當地小學生提供高水平的小學教育條件,也是義務教育的有益補充。

3、偏遠的農村或小山村,由於經濟或其他原因,國家必須保證適齡兒童有學可上,故而不會取消農村小學的。

綜上所述,儘管農村小學學生越來越少,但是取消農村小學絕對是不現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