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不足百人的學校,該撤併還是該保留?

蝴蝶談娛樂


農村學校不足百人該不該撤併,首先這個問題我覺得不能夠按照學生數量這個單一標準來回答,還需要綜合考慮到當地的經濟水平、教育環境、地理位置等等因素。就算拋棄這些,以學生數量來確定農村學校的撤併與否,在如今的現實的條件下也不是很合理。我手上雖然沒有官方的權威數據,但是就按照我這些年去到各地農村調研的經驗來看,在農村地區,學校數量超過百人的已經是很少見了,大多數的學校只有幾十個小孩,甚至有些小學已經沒有完全的六年級教學制度,只有幾個低年級,高年級的小孩還需要轉學再去別的學校。

從我的個人情感出發,我其實也不贊成農村地區過度地去進行學校的撤併,學校的撤併是為了讓農村地區的小孩能夠享受到更好的教育,但是這個目的在政策的現實執行中已經有所偏離了,造成的結果是讓很多農村的小孩不得不選擇去城裡上學,一方面增加了上學的費用,一方面又讓這些小孩無法享受到家庭的關懷與教育,而家庭的教育其實在小孩的成長階段是至關重要的,為了學業上一個好的環境放棄家庭環境其實在我看來還是很值得商榷的一件事情,因此農村地區的學校還是很有保留的必要。


韓一軍


還記得我們上小學的時候,都是在村子裡的學校上的,家裡學校只有幾百米,一個班差不多有三四十人,上完小學才到隔壁村上的中學。再後來,村子裡也有了中學,孩子們上學更方便了。

可是,近幾年,隨著學生的減少,村子的學生少了,小學空了,中學變成了小學,越來越多的孩子跑到鎮上或者縣城上學了。

今年過年回鄉,聽姐姐說了一個冷笑話。她說,她們村子裡只有兩個學生了,可是,還有兩個老師,這相當於一個老師教一個學生了。兩個學生雖然不一個年級,但平時都在一個教室上課,要不然太冷清了。

我問道:“只有兩個學生了,為什麼不出去上學呢?”

姐姐笑了:“這類學生,都是沒人管的,條件比較差的,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實在出不去吧!”

兩個學生,兩個老師,這是不是一種浪費?

表面上看是一種浪費,但每個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權利,不是每個孩子都有條件去縣城上學的!特別是有些離異或單親家庭,孩子只能跟著老人生活,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去年,走訪過好多古村落,位置偏僻,風景優美,但山路難走,遊人也不算多。很多村子裡沒有學校了,年輕人為了孩子,基本都搬到外面去住了。

農村不足百人的學校,該撤併還是該保留?

具體情況還要具體分析,不過,我認為不應該撤併,只要有學生,哪怕是一兩個,都應該保留,因為他們有受教育的權利。如果有條件的話,誰不想上一個好一點的學校呢?


快樂農人驛站


我個人認為還是應該保留的。



對於農村來說,特別是地廣人稀的中西部貧困地區,每個公立學校的學生肯定多不了,如果不切實際地以就讀人數來撤併公立中小學校,意味著很多孩子需要到更遠的地方去上學,而這種後果是什麼呢?

現實情況是,由於交通不便,年齡幼小的孩子在求學路上面臨很多風險!有的雖然能夠用校車接送,一是道路交通問題同樣面臨風險,二是必將加大學生家庭負擔,對於貧困地區來說,結果將是迫使更多面臨這樣問題的學生早早輟學!

這種情況其實已經正在中西部地區發生,對於學校的撤併,地方教育局和鄉聯校這些中小學管理單位具有很大的自主權,而考量撤併與否的重要標準正是學校就讀人數!



什麼才是公平?教育才是最基本的公平!只有每個公民受教育的權力得到保障,特別是受義務教育的權力得到保證,這個社會才有公平可言!那些貧困地區、貧困家庭才有希望!精準扶貧工作才算得上真正的“精準”!

基於此,強烈建議國家不僅僅只對義務教育立法,還應該對學校設立及撤併進行更嚴格、更審慎的管理!而不是在城市大量建設公立中小學,而在農村到處搞撤併!

至於這樣人數少的學校老師人數少,運營負擔過重怎麼辦?如果國家能夠用財政完全保證老師的福利待遇而確保人數少的學校正常運轉,當然是好事!現實情況是,國家和地方財力顯然還做不到,這就是撤併學校和教師流失、人數過少的癥結!



其實,完全可以通過制度創新來解決這些問題,只要管理者改變一些管理和考核方式,完全可以解決這些矛盾!比如,在鄉內甚至是縣市內實現教師共享,讓老師能到多個學校授課,由讓學生跑變為讓老師跑,通過多處授課來讓老師,特別是邊遠地區的老師待遇大幅度提高,為這些學校吸引和留下優秀人才,又能剎住學校撤併之風,確保更多孩子受教育的權利!何況前不久出臺的鼓勵專業技術人員兼職的相關條例已經解決了這一方式的政策條件!



我覺得這個辦法絕對可行!希望大家多多轉發,讓決策者和管理者看到,以改變落後地區教育問題!


原生態鄉村


暑假回家就聽說了這種現象,我們村邊的小學好像要被撤併了,其實心裡挺不是滋味的,畢竟是童年的珍貴記憶。

小學如果撤併了,雖然有整合師資的好處,但是對孩子來說,就是來回十幾裡地的奔波。

一、孩子大一點還好,五六年級能騎著自行車,低年級小孩子怎麼辦?家長還有那麼多農活要天天接送嗎?況且那麼遠的路程,孩子的安全誰來保障?

二、撤併了,對孩子來說是要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能不能適應新任老師的講課方式還是兩說。

還記得小時候自己特別懶,都是聽見學校打預備鈴了,才騎著車子飛奔,就是沒遲到過,你說氣人不?^V^

不過也有一點壞處,犯錯了,老師跑到村頭一喊家長,全村都知道了(҂⌣̀_⌣́)。


雲飛832


農村不足百人的學校,該撤併還是該保留?

這個問題老孃舅實話實說吧,不足百人的學校要是不撤併,對國家來說才力、人力都是很大的損失,要是並了,師資也得到了充分利用,不存在一個老師只教幾隻個學生。



然而,從農村孩子上學角度來看,學生人數少就要撤併的話,那農村孩子上學會難上加難,撤併學校等於增加了農民的負擔。就按我們鄉來說吧,原來11個行政村,村村都設有小學,一個村一個小學老師,學生都是二三十人,老師吃飯是每個學生家庭輪流的,孩子在村上讀書,做父母的根本不用接送。後來,教育部門為了集中教學,節省師資,把村裡的11所村小學全部撤併到鄉中心小學。



因為我們是山區鄉,到鄉中心小學讀書最少要走5公里山路,這樣做爺爺奶奶的把接送孩子上學當作一種生活,早上送去,下午去接回來。像現在冬天,5點鐘就要起床,二個小時的山路,7點到校,孩子一個冬天下來,手上臉上腳上全都是疼瘡,誰看了誰都心痛,小小年紀就遭罪,如果不接送這麼小的年紀起早摸黑的,那個做家長的會放心。



所以,從學生家長的甬度來說,不贊成撤併。撤併對學生上學存在安全隱患,不易提倡。國家教育部門應當從農村大局考慮,瞭解一下農民孩子上學的疾苦,不要為了節省師資,僅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增加農民的負擔。

農村不足百人的學校,該撤併還是該留?談談你的觀點和看法,歡迎大家一起參與討論。


月季正紅


很遺憾,該不該撤不是我們老百姓能決定的問題,不過根據我的經驗,這樣的學校很可能被撤。

我曾經的小學就是這樣的情況,那時候村裡孩子多,學校裡學生不少,學校還能開下去。

但這幾年,村裡的孩子越來越少,學校在前年關門了,村裡的孩子只能去隔壁村的學校上學,每天上學要走1個多小時的路,家長們看了心疼,但是也沒辦法。

我們都不希望家門口的學校關門,但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不過反過來想,孩子們都在一個學校,學生多了,學校也更有底氣找有關部門要資源,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也不能算壞事。


農食農事


我來說一下我老家的情況。

我是河北承德的,老家在一個小山村人口在500人左右,基本上全學校的孩子和你的這個差不多,有些條件好的都自己找門路到縣城或者哪裡上學了。

前些年也曾經有風聲說要把學校撤掉,集中在一起方便管理也能提高教師水平。後來考慮孩子太小離家遠增加家長負擔不說還不好管理,最終採取了一個折中的方案。就是在原學校保留學前班和1、2、3年級,4、5年級歸攏到鄉鎮中心小學。

這個方法還是比較合理的方案。3年及以下的不到10歲,離家太遠了家長接送不方便,孩子在學校生病之類的也好處理,基本上沒幾個孩子兩個到三個老師也管得過來。4年及以上的稍微好管理了自理的能力也有一點了。集中的中心小學後師資力量也強了很多,孩子們學習也會更有希望,畢竟對於廣大的農村來說,通過上學還改善家庭生活狀況還是一條比較好的路線。


我是盧成彬


如果是一個人他就沒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嗎?農村的教育資源本來就非常缺乏,我們不應該從現實利益出發去考慮是撤還是並,更多的應該是考慮怎麼樣才能促進農村教育的發展。


誠然,學校如果學生不多的話,從教學成本來看肯定是要比學生多的情況下要多得多,從經濟利益上來說,將幾個人少的學校合併,肯定能夠節約教育成本,無論是教師隊伍還是教育學開支上都會比幾個學校運轉時要少得多。

但是合併的後果會是什麼?合併的後果就是大量的偏僻山村的兒童輟學!對於城鄉結合部或者靠近城鎮的農村,如果合併學校,對孩子上學來說距離影響不大,但是對於偏僻的山村來說,如果取消了那些本來就很遠的小學教育點,孩子們根本就沒有條件去上學,大山溝溝清早起床走到學校就快中午了,沒過一會兒又得回去,要不然天黑了,這對於幾歲的孩子來說只能選擇去城裡讀書,如果沒有條件那就只能輟學。



我認為有些時候教育是不能太計較成本,畢竟這不是做生意賺點賠點的問題,對於國家而言,如果人們能夠受到良好的教育,投入再多那也是賺了的,還記得小的時候農村到處出現的標語:“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孩子是國家的希望,我們為了希望就不要去考試撤併的問題了,想辦法大力度的投入吧,解決教育面臨的現實困難才是最大的投入。


三農聯盟


“農村不足百人的學校,是該撤還是保留?”所在學校一共只有六個年級,24個學生,正式在編教師只有2人,這種學生少,但是班級多,但師資卻嚴重不足的學校到底該怎麼辦?如果保留的話,就是浪費國家資源,學生還得不到全面發展,但撤離的話,交通不便;該如何處理才是最好的?

這樣的學校,首先存在兩個問題,一個是學生數量的不夠,一個是教師人數的不夠,自然就導致師資力量存在不足;但是,既然有學生存在的學校,其實就沒有道理說直接撤掉,因為是有需求性的,教育我們是應該要滿足的,所以,不存在說完全就放棄,這是不能夠的;

應該從加強教師水平的力量上著手,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這是最重要的,現在很多農村拍偏遠山區的學校,即使只有一個學生,依舊有教師堅守在教育崗位,學校依舊在堅持著辦理,這樣的精神是值得學習與讚揚的!

關於上述內容,有任何觀點,歡迎評論區暢所欲言!


愛農幫


即使是農村學校,不足百人還是有保留的,至少要保留一年級二年級。

像我以前上小學的那個學校,最開始的時候有200多個人,將近十名老師,到了現在的時候,基本上只有四五十個區雙,4、5個老師了,但他還是被保留了下來。假如這個學校被撤銷的話,當地人就要送孩子去比較遠的鎮上的中心小學去上學了,這樣的話每週日、每週五的時候都要去接送孩子,耗費了家長的很多精力;你們在這麼小的時候就要遠離自己的家,去這麼遠的地方獨立生活學習,家長也不是很放心;而且那些孩子過早的脫離父母的話,可能會被一些孩子帶壞,形成一些不好的習慣,比如說亂花零錢,欺負其他同學等等。


現在農村很多都是父母在外面打工,留下了老家的爺爺奶奶照顧孩子,但是爺爺奶奶有很多是不會騎自行車、摩托車的,如果讓他們去接送孩子,就會出現一些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農村偏遠地區學生少的學校還是有保留的必要的。

假如那些孩子全部都去鎮上的中心小學去上學的話,可能面臨的一個最大問題是路程比較遠,有些孩子是需要走路往返於學校和家裡面之間的,不僅路程比較遠,而且路上的車輛比較多,也會影響孩子的出行交通安全。像我們那時候上初中的時候,離家有15裡遠,每週五放學回家走路,週日下午返校,我們都已經感覺很遠了,更何況那些小學生們。而且我們上初中的時候,有些距離學校比較遠的,有70裡80裡的路程,這麼遠的路程,如果讓小學生來走的話,是一個相當可怕的距離。



那些學生比較少的學校其實可以考慮把兩個年級放在一起教學,因為他們的課程有關聯性,雖然這樣對教學質量的提高不是很有利,但是也是一個比較折中的方法。

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在那些鄉鎮的中心小學的教學質量還是能夠得到保證的,他們的硬件設施也是比較好的,學生在裡面上學有良好的競爭氛圍,對他們的學習也是比較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