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農民工都返鄉了,農村會怎樣?

木沐_Y


前陣子和朋友在聊類似的話題,我們普遍有一種比較悲觀的看法。


現在,很多大城市,尤其是北京,都在執行各種人口疏散政策,首當其衝的就是來城裡務工的人,我們先不說他們的離開對城市產生了怎樣的影響,但這兩年,的確有不少人因為各種原因主動或者被動地離開了大城市。


還有一點,現在的中國早就不是人力成本低廉的國家了,用人成本的持續上漲肯定會帶來兩個變化,一個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逃離中國,向勞動力更加廉價的國家轉移,東南亞甚至非洲;二是整個產業的技術升級,用更先進的生產技術來減少勞動力,提高生產率。這兩個變化正在發生,而且不可逆,結果都會釋放很多原來從農村去城市打工的農民工,因為知識和技能的限制,他們一般都從事流水線的簡單作業,因為這是整個勞動力市場的遷移,是所有行業的升級,不是這家企業倒閉了,去隔壁那家就可以的事情,所以未來會有大量的勞動力迴歸。


去哪裡呢?一線大城市肯定不行,本來就在疏散低端勞動力人口,北上廣這樣的地方也沒有多少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唯一可去的大概是服務性行業,但需求不會很多。


小一些的城市也許是一個考慮的方向,但不是長久之計,而且待遇也不一定和預期匹配。


那麼如果都回到農村呢?我覺得這也是不現實的,如果是農業,根本不需要這麼多勞動力,而且傳統農業的收入肯定是令人不滿意的,否則他們也不必背井離鄉外出打工了。有人說可以回鄉創業,這的確是條路,但只是適合少數人的路,哪有那麼多業可以創的?哪有那麼多啟動資金?哪有那麼多人適合創業?這不是幾個人,幾十個人的問題,而是幾千萬甚至上億人的問題!


我們曾今天真地認為城市化可以吸納很多農村人口,但實際沒有這麼簡單,建了城,並不意味著人就可以來,得提供就業吧,人得提升技能適合就業吧,這些問題都沒有得到解決。我們在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型過程中,沒有同步提升國民的技能素養,產業轉型了,但人的技能和知識沒有跟上,這是一個巨大的問題,而回到農村並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那裡已經沒有安身之處了。


愛陪娃的熊叔


農民工返鄉對農村的影響要看,這類人群返鄉的目的是什麼?創業?養老?種地?還是其他?

當然現實中肯定各有各有的原因,但面對你的這個不那麼現實的問題,我們就“不那麼現實”地來分析下。

1、農民工全部返鄉創業

這無疑是會很大地拉動農村經濟的增長的,創造了很多的就業崗位,吸納了很多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到農村發展,對於鄉村經濟、文化等多個方面都是有促進作用的。

2、農民工返鄉養老

別看養老好像就是勞動力的缺失,這樣也會刺激鄉村消費,有了消費就有市場、有了市場就能拉動經濟發展。

3、農民工返鄉種地

這個正好解決農村土地“無人種”的問題,在外面打拼了的人更能接觸到新的種植和養殖技術,學習能力也會快些,對於農村規模農業的發展來講是好事。

當然也會有其他因素,都會給農村注入新的發展前景,但是全部的農民工返鄉是不太可能的。


土地論壇


這個問題問得好啊!晚飯給你加個雞腿妥妥的,我覺得應該問城市會怎麼樣。好了,我要正式做出回答了,請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到雅間就坐,有說的不好的地方,大家儘管提意見。

農民工是改革開放進程中成長起來新型勞動大軍,以青壯年為主,年齡大的差不多都回家鄉發展了,各市城鎮常住人口中,農民工的比例超過40%將近50%,城市的發展已經離不開他們

如果問農民工都返鄉了,農村會怎樣?真正的結果都是很難下定論的,只能說是揣測

第一,農民工都返鄉了肯定會帶動農村的快速發展,因為大部分年輕人出門在外打工,差不多都是學手藝的,回家後肯定會選擇創業,在家創業省去了高昂的房租費用,吃飯還方便,農村人在家如果做出什麼名堂的事情,附近的鄰居會緊隨其後也照著做,整個農村人的收入都會增長,最重要的是農村的孩子們也不再是留守兒童,年邁的父母也有人照顧了,當那個時候,農村可謂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第二,有好的一面,肯定有也不利的一面,如果農民工都返鄉了,人口突然增加,時間一長環境肯定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到那個時候,估計農村也要發展成城市了,到那個時候,農村的夜晚也不再寧靜,其他設想大家應該也能想得到,所有事情都是兩面化了,有好就有壞

結束語:農民工對城市的建設作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高樓大廈留下了他們的汗水,綠樹花草留下了他們的辛勤,眼看又要到春節返鄉了,這裡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貴重物品要放在自己眼睛能看見的地方。


農視記錄


挖掘珍貴的記憶,就是找一塊歷史的明鏡,照亮我們前行的方向。

暫且不說農民工返鄉,農村會怎樣?先回憶一下"62壓"【困難時期,學校放假,工廠停工,一部人從城市下放回農村,歷史上稱這一批人為"62壓"】以後,農村發生了那些變化。

先研究這一批人的構成和素質。

(1)這是一批,見過世面的年輕人。有朝氣。大部分人有一技之長;最大的特點是一批人,而不是一個人。

(2)工礦企業的錘鍊,這些人守紀律,懂管理,會交流,具備組織小型企業的能力。

(3)出門在外,受過罪,吃過苦,抗挫折能力強⋯⋯。

這批人回村後,首先辦起"鑄造廠"。幾個曾經在太原當過鑄工的人想辦一個鋳造廠。當時爐工有,翻砂工有,模具沒有。但是,派村裡的木工回原來所在工廠學習。圖紙正好有個工校三年級學生,萬事齊備,一次鑄造家用鐵爐成功。上市後銷量還行。但是,因表面不光滑,價格賣不上去。這時,爐工說,我師父鋳造古廟裡的鐵獅子都沒問題,剛退休,我能請來。師傅一來做了一套鋼模具,從此,我們村家用鐵爐打開全縣,全省的市場。

第二件事,生產了幾臺脫粒機。秋假期間,大隊派我到忻州考察磚窯兼制氨水(一種氮肥)辦法。我一看制氨水,根本不可能成功。但碰見了土製脫粒機挺好使。回村後叫了一個木匠大師傅,把脫粒機的結構圖繪製出來。但有一個難題,需要電焊工焊一些部件。大隊一廣抪,兩個師傅來了,都是30多歲。有了焊工,還缺焊機,大家討論,用一池鹽水、一根焊槍解決了問題。當年高梁豐收,脫粒困難,土脫機一上馬九天完成任務。不久,縣委書記帶著全縣工礦企業領導,來我村參觀。

因此,64年"四清",這批人不同程度的登上了村,隊領導崗位,一二年時間,我們村從經濟收入到糧食分配都成了全縣的典型。

農民工回村後會怎麼樣?


從上面的事實,說明如果農村回來一批,不是3個5個技術工人,那是會帶來很大變化的。譬如去年暑期回鄉,一個晚輩就提出,承包我村荒山禿嶺的一套計劃。還有一個是根據附近幾個村幾十年來都有種植"胡蘿蔔"習慣,土質又是最適宜種植優質胡蘿蔔的紅粘土。想規模生產。


不說其它,就這兩項創業成功,那將會使家鄉面貌發生巨大的變化。

因為現在的農民工,從文化、見識、技術、思想認識等多方面的素質,絕對優於當年的"62壓"。再加上網絡電訊等多方面的因素,農民工回村絕對會在農村掀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


李彬文


如果不是技術工種或者工資待遇不是很高的話,我建議這部分農民工返鄉,現在國家政策偏向農村和農業,扶持力度也很大,農產品和農村產業有很大發展前途,只是缺乏規劃,沒有市場化,老百姓大部分都是自給自足,沒有商業意識,沒有抱團意識,也沒有特色,國家現在注重環保,城裡人嚮往田園生活,農村農業的發展勢頭即將來臨。我是鄂西北農村的,我一直在思考,一直在準備,時機成熟就回去發展。


伯爵145767212


如果農民工都返鄉了,這可能嗎?貌似外出掙錢依然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在外務工的農民工,人數將近達到了三億人,佔了農業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還多。

當然,你說的是如果,如果農民工都返鄉了,如今農村存在的許多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了,比如最為突出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問題,然而,憂慮在於,農村能支撐起那麼多人的夢想嗎?

2000年以前,我們當地農村還沒有外出打工的習慣,村裡人過著靠一畝三分地刨食的生活,日子過得那叫個緊巴。

農忙的季節還好,大家都下地幹活去了,每到冬天,日子可就顯得漫長了,農村人都無所事事了,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聚在一起閒聊,一個村裡什麼樣的人都有,聊著聊著就容易聊出事端,所以那個時候吵架鬥毆的人很多。

甚至有些不甘寂寞的年輕人,想不勞而獲,組團偷盜也成了家常便飯,那個時候的農村生活,雖然熱鬧,但也無聊,清貧的無聊。

隨著外出打工的人越來越多,農村終於安靜下來了,打架鬥毆欺負人的事情也越來越少了,因為你想找人鬥嘴,壓根都找不到鬥嘴的對象,每個人都忙碌著賺錢,誰還有那心思搞一些莫名其妙的破事兒。

如今外出的農村人,眼界都開闊了,心也大了,這時候都回到農村,如果找不到施展的空間,那農村可就熱鬧嘍!


佰秀農業


如果農民工都返鄉了,農村當然熱鬧起來。本人是77年的,小時候在農村長大,那時候我們南方的小村落是一個自然村,人口只有180多人。但就是這麼小的地方,天天也是人聲鼎沸。村裡還有一所小學,學生20多人。每逢誰家結婚蓋房,是全村最熱鬧的日子,也是小孩子最高興的時候。

過去農村清貧,但人純樸,當時的社會大環境也好,路上車少,也沒有拐賣兒童這麼一說,所以小孩子們整日玩的不亦樂乎,不到天黑不回家,父母也不擔心走失。現在的小孩子,16歲之前都不敢單獨放他出去。

現在的很多農村,經濟調零,人煙稀少,雖然國家搞村村通、美麗鄉村建設,改變了農村落後的基礎設施,但農村產業的培育卻無法跟上,我老家的縣已經有很多行政村完全消失了,連老人都不願意留下。

每年過年的時候,在外打工的人包括很多年青人有的開著車,有的打扮的漂亮,但也就是匆匆忙忙地過幾天,迅速又出去了,開始了一年的辛苦。可多年前過年不這樣,感覺公路上都是人,大家開開心心地直到元宵,這個年才算結束。

但城市化是大勢趨,農村雖百般好,就是賺不到錢,除了沿海地區農村鄉鎮企業發達的除外,其它地方農民不得不背井離鄉,生存和發展才是第一王道。很多長年在外的農民工,晚年回家時感嘆,農村已經回不去了。

讓農民工全部返鄉,只是個美好的願景。


華哥雜談


這得看是什麼原因返鄉啊,戰亂還是經濟危機,還是農村經濟發展繁榮昌盛了,這個問題本身的信息就有點大,好幾層意思呢。


首先,如果是戰亂造成農民工都返鄉了,這對農村來說是災難發生了,除了天災人禍還能怎樣?想想都覺得恐怖。當然,我不希望看到這一幕。

其次,發生經濟危機造成的農民工都返鄉了,也是災難,你想想,8億農民工返鄉,什麼後果?城裡死寂一片,鄉下治安狀況堪憂啊,城裡沒飯吃,以為回鄉下就有了?別做夢了,也是災難深重!


最後如果是農村經濟發展好了,大家都回家發展,那是好事啊,這樣的生活想想都開心,怕是我們這些長年出門在外漂泊的人心中的夢了。這樣的新農村肯定好啊。


張氏柳琴


若真的出現這種情況,是大家都希望的,同時,也是現階段政府極力推崇和鼓勵的。眾所周知,農村現在面臨的就是沒有足夠勞動力的,有勞動能力的都不在農村種地,跑去城裡打工了,村裡現在剩下大量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

若農民工都返鄉了,農村的生活會變得一派景象,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等社會問題就會得到有效解決。社會矛盾就會得到極大程度的緩解。

若農民工都返鄉了,隨之而來的就是生活設施的完善,醫院、學校、廣場等等公共施捨就會不斷得到完善,人們在農村的生活水平就會不斷提升,農村的生活景象就會變得格外熱鬧。

若農民工都返鄉了,農村的房子就會一座接著一座修建起來,四荒地就會大量減少,人們為了生活,不斷開拓荒山野嶺,農村的土地就會被合理利用起來,農村一切資源就不會想以前那樣常年荒廢。

若農民工都返鄉了,農村氛圍據熱鬧了,小時候一起結伴上山採野果,河邊抓魚的小夥伴都回來了,這下有得玩了,玩得最好,感情最真摯的還算童年的小夥伴。

若農民工都返鄉了,農村整體面貌將煥然一新,廢棄的土地有人耕作了,老舊的屋子有人修理了。農村寂靜的夜晚開始熱鬧了,人們勞作不再遠赴他鄉,不用再擔心自己的孩子在家沒人看管,老弱年邁的父母沒人照看了,一切都朝美好的方向發展,那該多好!


農學谷


“如果農民工都返鄉了,農村會怎麼樣?”這個問題,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因為現在來說,去到城市打工的農村人要比留在農村務農的人要多得多,這是目前的現狀,但是,不能夠一直就是現在的狀態,這對於推動農村發展來說,不是一件好事,所以,近年來,國家一直有在推出新的政策,就是不斷鼓勵進城務工的農民工返鄉創業,加入農村這個大家庭;

但是,這個現象我們需要從兩方面進行著手考慮;第一:農民工大量全部返鄉,農村將如何發展?

首先,如果大量農民工颳起返鄉熱潮的話,一時間,農村肯定是很難融入這麼多人的發展境態,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愛農幫要提醒大家,雖然國家政策利好,對於返鄉創業農民工有大量的創業資金補貼,但是,也不能腦子一熱,直接就回來創業,一點準備都沒有,這樣是不好的,這是一種很衝動的做法;在回鄉創業前,一定要想好發展規劃,這樣才是比較理智,比較好的做法;

第二:農民工返鄉後,城市的外來人口大量減少,對於城市來說,影響大嗎?

這肯定是會有影響的,要知道,在很多城市,尤其是一二線城市,外來人口是要比當地居民人數要多的,而且,雖然說農民工在城市擔任的工作角色不是很前端的,但是,就算是一些小角色,例如建築工、保潔員等,這也是對城市發展起到至關作用的角色,所以,不容忽略!

關於上述內容,有任何觀點,歡迎評論區暢所欲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