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公司有没有未来,看它的老员工就知道了

了解一个企业的最好方法,就是了解在这个企业里沉淀下来的人。首先是老板,企业的所有闪光点和劣根性都能在他身上找到根源。其次是老员工,他们对组织有着惯性依赖,

一个优秀的企业和一个濒临末路的企业,老员工的差距不是一点点。

当急功近利的时代全面到来,换工作成为家常便饭的时候,那些在企业里沉淀下来的人,便成了最能代表企业文化特征的活标本。

读懂这些人,对这个企业也就了解得差不多了。

那个最能在企业里待下来的人,通常是老板,他一般不跳槽,除非被二把手干掉。一者,在劳动力市场上,一般的企业是不招老板的。二者,做惯了一把手的人,一旦不做一把手会觉得很别扭。三者,让别人当老大,不放心。

由于某些企业老板过大的权力和无与伦比的自信,他们逐渐成了企业的灵魂,企业所有的闪光点和劣根性都能在老板身上找到根源。

他们的喜好成了企业物理环境的布局,他们的行事风格成了企业的行为作风,他们的奇思妙想成了企业奉行的理念。他要是喜欢某个省份或区域的人,这个地方的人便会在不经意间占据企业的半壁江山。

最重要的,那些与他彼此相适应的人,成了最能代表企业特征的老员工。

一个公司有没有未来,看它的老员工就知道了

如果这是一个优秀的公司,那么良币驱逐了劣币;如果这是个状况不佳的企业,那么劣币驱逐了良币;如果这是个“中不溜”的企业,那么良币和劣币都被驱逐了,剩下一批“中不溜”的人。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那些沉淀下来的人,最充分的代表着这个企业的风格、能力和水平。

一、在一个成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里

能沉淀下来的肯定是劳动模范

他们热爱工作,精力充沛,踏实肯干,服从命令,无怨无悔。该做的事情他们一定会做到位,不该做的事情,他们想都不会去想。

他们不喜欢新鲜的事物,喜欢怀念过去的老传统。

他们害怕变化,只要按着老办法来,累死也没关系。他们从来不在该下班的点下班,在节假日里,工作的时间也会比休息的时间长。他们天生就是精力旺盛的人,再苦再累,睡一觉就恢复了。早上醒来,他们又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了工作中去。

他们对企业往往有比较深的感情,认为企业培养了他们,给了他们难得的机会,对企业感恩戴德,却不知,企业最应该感谢的是他们。

一个公司有没有未来,看它的老员工就知道了

二、在一个成功的知识密集型组织里

能沉淀下来的肯定是爱学习爱思考的人

他们有着过人的天分,且求知若渴。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发现了一本专业经典,而且有充裕的时间一口气读完。

他们都希望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不太愿意被太多的制度和规则约束。他们都有着各自的研究方向,不管这个是组织指定的,还是个人偏好。

他们不管在哪里见到同事都会探讨、分享最前沿的知识,或者把自己最新的心得写成文章发表。他们不管在干什么,也都不会停止对自己专业的关注和思考;不管看到什么,也都能把自己研究的方向与之类比。

他们是理想大于现实的人,通常不会为了一点点的金钱利益而离开组织,但如果另一个组织能给其更高的声誉,这种诱惑通常是难以抵挡的。

一个公司有没有未来,看它的老员工就知道了

三、在一个成功的营销型企业里

能沉淀下来的人都反应灵敏、热情开朗、善于交际、乐观坚强

他们无法像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劳模那样沉下心来日复一日的工作,也不会像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精英那样静下心去研究一些高深的理论,但他们却有着百折不挠的韧劲,不会轻易被挫折击倒。

即便营销成功的机会很小,也会不厌其烦地争取。即便付出很大的努力却没有签成某个单子,也不会像常人那般沮丧。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口号——为了梦想而拼搏。

他们中的有些人会喜欢成功学或者关注商界名流,总幻想着某一天能做成一个天大的单子,然后开始自己不平凡的职业之旅。

他们最擅长的是与人打交道,懂得察言观色,在陌生人面前也不会有任何拘谨,也会让陌生人觉得特别轻松。即便恨透了一个人,在拿下单子前,也丝毫不会被对方察觉。他们总是相信自己的产品是最好的或者至少性价比是最高的,只要有一点点的亮点,他们都会尽可能地放大。

为了达成营销目标,不管说出多么违心的话,他们都能理直气壮,这绝对是天赋。

在成功的企业里沉淀下来的人,都有着这个企业最需要的活力,他们的品质是企业最需要的品质。

在濒临末路的企业里沉淀下来的人,他们的品质与企业的需求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错位。

一个公司有没有未来,看它的老员工就知道了

四、在一个濒临末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里

沉淀下来的人通常是爱思考、爱算计的人

他们掌握着一些企业资源,而不愿付出过多的劳动,生怕吃了亏。他们总是花很多时间在盘算谁干活少而拿钱多了,哪天加班了忘了给工钱。

他们像人力资源的专家一样,对劳动的强度、效率和产出都有着深入的研究,对收入上的一点点不平衡都会算得清清楚楚。他们还会带头破坏劳动纪律,认为那些条条框框太死板,起不到任何作用。

一个公司有没有未来,看它的老员工就知道了

五、在一个濒临末路的知识密集型企业里

沉淀下来的人通常是“劳动模范”

他们热爱工作,踏实肯干,服从命令,无怨无悔。该做的事情他们一定会做到位,不该做的事情,他们想都不会去想。他们没有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也自然没有看书的习惯。

组织给予他们的研发任务是最令人头痛的事情,只会在提交最后期限来临之前匆匆查找、复制粘贴、凑够篇幅、应付了事。

他们热衷于保密事业,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他们有一点新东西就好像是有了核心竞争力,或者自以为这些东西捂着捂着就能捂出新成果。

他们有着统一的思想,对组织的知识系统和套路非常了解,却丝毫没有自己的视角、观点和不同意见。

他们深切知道领导的思路,却不明白客户要的是什么。

他们看到企业的危机也只会抱有侥幸的心理,他们明白,要是出去找工作,肯定拿不到如今的待遇。

六、在一个濒临末路的营销密集型企业里

应该不会有沉淀下来的人

他们都是识时务者,都是俊杰

还有最后一个怪胎,就是在没有竞争、没有压力的企业里,大部分的人都能沉淀下来,他们从来都不会有离开企业的念头。

他们重视表面工作,耽误了正事也没有关系,“表面工作就是最大的正事”。

他们喜欢结交权贵,且嗅觉灵敏,能迅速在人群中发现对自己仕途有利的人,并快速地与其形成良好关系。对于普通人,他们用得上的时候就跟亲人一样,用不上的时候,即便在他面前摔得头破血流,也根本看不见。

想要留住和你共进退最适合你的老员工,就要懂得给员工分钱

很多老板都舍不得分钱给员工,以为分钱给员工就是把自己的钱变少,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钱一定是越分越多,当然有些老板也舍得分钱,但确实不懂的分钱,结果钱一分人心就散了。所以你一定要去认真学习一下如何正确合理的分钱方法。很多公司员工之所以不积极,业绩不好,主要是因为【薪酬机制】出了问题。想要员工稳定,自动自发,忠诚度高就要了解员工需要什么。只有满足员工的自私,员工才会满足你的自私,所以:

1、要通过设计良好的分钱机制能够让员工通过努力赚到钱,统一立场;

2、打造完善的内部培训系统来满足员工对成长的需要;

3、最重要的需要有好的员工晋升机制、职业生涯规划、公司组织架构来满足员工对前景的需求。只要满足这三点,员工会自动自发、每日每夜的工作,这是你想要的吗?

如何解决分钱薪酬问题,学会分钱?

为大家极力推荐《绩效核能》一书,学习为员工加薪不增加企业成本的绩效管理模式,书中具体的涵盖了激励性的KSF薪酬模式,PPV模式、积分式等实操内容和案例,想要深入学习的建议点击链接购买本书!内附数十个行业案例,并且送内部企业内训学习视频!

购买此书,您可以获得特别的馈赠:

1、朋友圈每天的干货知识分享;

2、KSF薪酬全绩效和OP合伙人学习视频;

3、免费解答薪酬绩效考核的困惑。

一个公司有没有未来,看它的老员工就知道了

一个公司有没有未来,看它的老员工就知道了

一个公司有没有未来,看它的老员工就知道了

KSF的重要理念:

1、决定岗位成就的只有少数的关键因素;

2、这些因素具有规律性、决定性、成长性、关联系等特点;

3、聚焦这些因素,并视其为核心目标;

4、每一个因素代表一份特定价值,并与员工薪酬、晋升、奖励相关;

5、不断优化KSF,让成功可持续。

【私信作者课获得1小时KSF内训讲解视频】

【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