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疗咳喘,不止有三伏贴这一种方法

冬病夏治疗咳喘,不止有三伏贴这一种方法

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不常发病的夏季,依据“春夏养阳”的理论,对脾肾阳虚、夏缓冬剧的慢性支气管炎所引起的咳喘,采用温补脾肾之治法,以扶正培本,提高人体抵抗力,故每收良效。

敷贴法

现代流行的是宗田从豁创制的冬病夏治咳喘膏:炙白芥子、玄胡各21g,甘遂、细辛各12g。

4药共研细末在三伏天使用,每次用1/3的药面,加生姜汁调成膏状,分别将药面放在6块直径5cm的油纸上贴在背部肺俞、心俞、膈俞6个穴位上,然后用胶布固定约4~6小时后去掉,每于初伏、中伏、末伏共贴三次,连续贴治3年。

药贴源于中医的经络学说,既有穴位刺激的作用,又有药物被局部吸收的作用。

经研究证明,贴药后能调整大脑皮质和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机体的反应性,降低机体的反应性,降低机体过敏状态,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能达到冬病夏治的预防性作用。

伏灸法

先用七星针在心俞、肺俞、定喘、大椎等穴上敲击后,再以6cm厚的姜片贴在穴位上,将艾叶绒捏成枣核大的圆椎体形艾炷,进行艾炷熏灸,每穴3壮,初伏开始,3日1次,以皮肤红润不起疱为度。连用3个月为佳。

推拿法

在暑热季节,以双手拇指和食指,将皮肤一捏一放、沿着脊椎两侧,从双尾椎长强穴到第七颈椎的大椎穴,连续3~5遍,再向顺时针方向,揉按双侧肺俞、脾俞、肾俞和膻中(单穴)穴各30次。

每年伏天可推拿10~20次,推拿俞穴有助于改善各脏腑的功能。

耳压法

用0.5cm2胶布粘附王不留行籽一粒,贴压耳穴双肺、气管、内鼻、肾上腺和敏点,每年7~8月施行,隔日一次,两耳交替耳压,十次一个疗程,共做2~3个疗程。

每日一文,陪伴中医人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