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端午 還記得童年時掛在衣背的“香猴猻”嗎?

點擊題目下方四川畫報關注我們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為端午節。

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人們在這一天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賽龍舟、塗雄黃、包粽子……這些流傳千年的習俗中,童年裡印象最深的莫過於佩戴在身上的香囊。

今日端午 还记得童年时挂在衣背的“香猴狲”吗?

香囊 周世俊/軒視界

古人說,自端午後,五毒皆出,身佩香囊,以最天然的方式驅除病疫。一枚小小的香囊,淡香溫潤而綿長,這個精緻的錦囊更是中國人對端午的一種記憶。

今日端午 还记得童年时挂在衣背的“香猴狲”吗?

中國人自古喜歡香文化,早在商周時期就開始佩戴香囊。春秋戰國後,古人佩戴香囊風俗日盛。“老外噴香水,中國人掛香囊。”正是中華傳統中的一大特色。

在清朝,佩戴香囊成為皇宮的防病措施之一。乾隆帝曾發過“每年五月初一起掛五毒荷包”的諭旨,當時人人佩戴香包,以避瘟疫。在四川,蘇軾、花蕊夫人、薛濤都是玩香的高手。唐朝時,成都還有專門的香市。

今日端午 还记得童年时挂在衣背的“香猴狲”吗?今日端午 还记得童年时挂在衣背的“香猴狲”吗?

成都博物館內陳列的鏤空金香囊 周樂天/軒視界

早期的香包作法簡單,造型單調,小小一方布能包住檀香末即可。後來為了美化,開始講究布料及造型,由最具含意的粽子形狀發展成各式動物造型。

今日端午 还记得童年时挂在衣背的“香猴狲”吗?

香猴猻

在四川,人們喜歡給小孩佩戴小猴造型的香囊——“香猴猻”。看見它,就不由得想起長輩一針一線縫製“香猴猻”,細心為我們別在衣服上的童年時光。

香猴猻,四川人童年裡最深刻的“端午記憶”。

今日端午 还记得童年时挂在衣背的“香猴狲”吗?

小孩子對“香猴猻”充滿了好奇心

如今,除了老一輩,年輕人中已經鮮少有人還會手工縫製香猴猻。

臨近端午節的時日裡,在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的街頭巷尾、農家大院,偶爾還能看見,老嫗端坐中間,婦孺圍聚四周,手工製作香猴猻、艾草狗等飾掛件,讓人感受到端午的節日氣氛。

今日端午 还记得童年时挂在衣背的“香猴狲”吗?

婦女兒童圍在桌子前將艾葉搓碎,菖蒲剪短,

方便和其他中藥一起研磨

在當地,端午節的前後幾天,小孩子都會揹著或掛著香猴猻兒,避瘟祛邪,驅蚊防蟲。

“往年都是長輩做給我戴,今年我要親手為自己做一隻。”納溪區豐樂鎮馬村的李家大院內,小茂梅第一次跟著長輩學制香猴猻。

今日端午 还记得童年时挂在衣背的“香猴狲”吗?

鄰里聽說開始製作香猴猻,陸續往院中趕來

“要捏緊哦,不然猴猻兒沒得頸子哈。”老奶奶笑呵呵地看著孫女說,“眼睛不好了,只能當指揮。”

今日端午 还记得童年时挂在衣背的“香猴狲”吗?

長輩指導晚輩縫製經過造型的香猴猻

納溪的香猴猻,類似於香囊、香袋、香包、荷包。製作過程中,首先是將丁香、廣香、沉香、茴香、薄荷、菖蒲、艾草、冰片、雄黃等近20 種中草藥烘乾碾磨成粉末,然後用棉花蘸取粉末,包裹五彩絲布,“主要是紅色布料,鮮豔喜慶,然後捏緊、捏圓、造型、縫合。”

今日端午 还记得童年时挂在衣背的“香猴狲”吗?

近20種中藥材通過小鋼磨研磨(以前用石磨磨粉)成粉末,裝進能封閉的盒子或瓷罐。製作時,用棉花蘸滿中藥粉末

今日端午 还记得童年时挂在衣背的“香猴狲”吗?

將蘸滿中藥香料的棉花塞進經過初步縫製的布袋,

製作香猴猻的圓頭

今日端午 还记得童年时挂在衣背的“香猴狲”吗?

一針一線地縫製

進入工業時代,流水線取代了傳統的香囊手工製作工藝,樣式、香味都一樣的香囊滿街都是。古老的納溪香猴猻製作工藝,也只是零星地飄落在街頭巷尾和農家大院,這漂泊過歷史長河的精美藝術,誰也說不清楚還能傳承多久。

今日端午 还记得童年时挂在衣背的“香猴狲”吗?今日端午 还记得童年时挂在衣背的“香猴狲”吗?

婦孺單獨在家中、或者集中在院壩中製作香猴猻

“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戴香包,趕稍午。門插艾,香滿堂,龍舟下水喜洋洋。”驕陽穿過瓦楞間的縫隙,在地面上描繪出斑駁的圖案,老奶奶眯著眼睛,哼著童謠逗著嬉鬧的孫兒晚輩。

今日端午 还记得童年时挂在衣背的“香猴狲”吗?今日端午 还记得童年时挂在衣背的“香猴狲”吗?

做好的香猴猻,掛在竹竿上,購買的支架上,讓晚輩或親人挑選

“仙人,你剪到我的花布了。”一個婦女叫嚷著。“你的花布好看,剪的當然是你的花布撒。”另一個婦女笑著應道。簸籮中放著五顏六色的各色布料,沒有誰去刻意計較,一句吵鬧,卻為沉寂的院落增添無盡的歡笑。

今日端午 还记得童年时挂在衣背的“香猴狲”吗?

一針一線縫進香猴的,是老輩對孩子的祝福

今日端午 还记得童年时挂在衣背的“香猴狲”吗?

挑選好的香猴猻用針線縫製在衣服的背上

臨近晌午,各家婦女站起身,回到自家的廚房開始做午飯。院壩中的竹竿上掛滿了清香四溢、玲瓏可愛的香猴猻兒,承襲兩千年的中國民間手工工藝,傳遞著漸行漸遠的節日濃情。

撰文、攝影/ 楊濤 黃澤華

今日端午 还记得童年时挂在衣背的“香猴狲”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