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百家姓 樑皇有三成丨走進傳統村落之寧海樑皇村

天下百家姓 梁皇有三成丨走进传统村落之宁海梁皇村

天下百家姓 梁皇有三成丨走进传统村落之宁海梁皇村

據《嘉定赤城志》記載,“梁王山,在縣西二十五里。舊傳梁太清末侯景作亂,陳霸先兵起,有一王子避地於此,史失其名,後人但稱梁王。”而改為“梁皇村”。

天下百家姓 梁皇有三成丨走进传统村落之宁海梁皇村

梁皇村隸屬寧海前童鎮,距離寧海縣城大約11公里。甬臨線、梁書線交會於此,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梁皇村自古就有梁王公館,所以造成一個奇特的現象,一村有36姓,所謂“天下百家姓,梁皇街有三成”,與附近鄰村的一村一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格 局 風 貌

天下百家姓 梁皇有三成丨走进传统村落之宁海梁皇村

古驛道在村中央,前有“堂房院”,是駐軍練武場,也是吊馬場。

天下百家姓 梁皇有三成丨走进传统村落之宁海梁皇村

梁皇溪旁村,通水車港頭,溪上古石橋在迎水方向為尖角橋墩,當地罕見。

宋進士羅提刑適有《憶西橋寄坊師詩》。古驛道通臺溫閩粵,達甬杭申京,甬臨公路通溫州、寧波,同三高速線通黑龍江同江、海南島三亞。三條道路相互平行,相隔不到一箭之遙,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川”字。

天下百家姓 梁皇有三成丨走进传统村落之宁海梁皇村

傳 統 建 築

梁皇村的古建築主要圍繞古驛道而修建。古驛道的最前段,曾經有過一個規模很大的戲臺,不過現已不在,只剩下一片雜草叢生的空地。

不過,古戲臺遺址對面的“趙爺殿”還在,不止是“趙爺殿”,“太尉廟”、“梁皇庵”這些有些年份的建築也都好好地留存到了現在。

村域傳統資源:

古建築12處:有梁王公館、新童家、曹家、裴家(潘家)、甘家、葛家、倪家老屋、倪家新屋、盧家、尹家、拱臺書院等

古寺廟15處:祠堂、趙爺殿、梁皇寺、梁皇庵、太尉殿、橋頭土地廟、白蟒殿、靈澤廟、梁宣帝廟、洪公祠、五聖殿、梁皇簪、金寺等

古遺蹟17處:梁皇橋、路廊、泗洲堂、蟠松亭、油車、墳庵、抄紙虛空、裡塘、外莊、碾子堂、王進士齊輿、趙進士子卓、嚴進士海庵墓、朱員外墓、梁王墓、田將軍墓、煙墩等

天下百家姓 梁皇有三成丨走进传统村落之宁海梁皇村
天下百家姓 梁皇有三成丨走进传统村落之宁海梁皇村

梁王公館:位於現在的老童家大院。

公館有前院小平房,用於吃飯;後院正廂七間朝南兩層木結構房子,用於吃飯和住宿;東拔歩屋拴馬屋,供客人拴馬用;公館的街對面是“堂房院”,一個籃球場大的場地,相傳是古代過往官兵拴馬地方,靠街邊豎有拴馬石,一人高,上鑿大人拳頭能伸過之孔洞,用以穿馬韁繩。

梁皇村下街頭有“煙墩”,煙墩就是“峰火臺”。明代崇楨《寧海縣誌》卷2載:“梁王公館,西三十里。”

祠堂:由廿十多個姓氏合建於1929年。

磚木結構,正屋三間,後牆奉各族過世人牌位。節日時,各族祭祀各自祖先。這麼多姓合一宗祠,全國獨一無二。

天下百家姓 梁皇有三成丨走进传统村落之宁海梁皇村

抗日時住過寧波專員公署、俞部、蘇部、電訊訓練所、同盟軍。1936年辦私立梁麓初級小學,四個年級在一個教室上課,一個先生樣樣都教,直到上世紀70年代。

前有戲臺,兩側有廂房,中間有“過洋“,看戲時可遮雨,小學生活動。戲臺頂掛“總理遺囑”,每星期一早上頌讀,星期六下午在此“審事”。

趙爺殿:古驛道穿殿而過。正廳三間,坐《封神榜》中黑臉,手執如意荊棘棍,腳踏獨眼猛虎的趙公明元帥神像。

天下百家姓 梁皇有三成丨走进传统村落之宁海梁皇村

像前有清乾隆三十年“雙龍搶珠”石板桌,頂放石香爐,前有燈山。廳前過洋連成臺,兩側有廂房。“三月十五”有廟會,由村獅子會供祭品,美侖美奐。

同時是附近結拜弟兄表衷心和男女青年訂婚前“說媒見面”處。平日有過往商客,官兵在此歇息、喝茶、買麥餅、銅罐粥等。

梁皇寺:傳說岳陽王(梁宣帝)避難時已有,《志》載建於唐武德年間,名為“資福”。志又載“唐武德歲,扶徑連抱者萬松”。

傳說岳陽王避難轉運,出山後做梁王、梁宣帝,“有恩及民”,邑人得帝之跡,仰帝之心,建梁皇廟(即後梁宣帝祠),造“墟墓”“梁王墳,埋鏡、劍、矛,與枯同仁”紀念。

宋大中祥符賜名“崇福”,有和尚九十九個。後遷今址。佔地70多畝,是古寧邑金銀銅鐵“四大寺”之一。清末頹廢,改辦拱臺書院,有屋數十間,田產400畝,山林800畝。清乾隆年間,曾辦過儲穀倉、借穀倉、廣儲倉等慈善事業。抗日時做過寧波專署監獄。解放前住過中共三五支隊。解放後倒塌,現在重建,有小大殿及住房多間。

傳 統 文 化

民俗(節日祭祀尤重):初一、清明、三月三、四月八、端午、立夏、七月半、八月初三、八月十六、九月重陽、冬至、撣塵、還福、謝年

傳統美食:豆製品、麥餅(霞客餅)

天下百家姓 梁皇有三成丨走进传统村落之宁海梁皇村天下百家姓 梁皇有三成丨走进传统村落之宁海梁皇村

傳統體育:打獅子、打拳、打棒、刀花、跳桌、小翻、火杈擂磐、倒走人、走獺步、踢毽子、跳繩

遊藝與雜技:擂杈、吹口哨、疊羅漢、爬毛竹、走高蹺、走土棋、打香菸人、擂銅板、跨竹馬、斬杈棒

傳統美術:雕花、畫畫;婦女會繃花

傳統技術:大木、細作、泥水、篾作、裁縫、箍桶、油漆、綴鞋、做布、紡花績檸

醫藥:中藥店、中醫外科、中草藥、扭痧、刮痧、挑痧

書院:拱臺書院(清末辦於梁皇寺內,陸軍上將、辛亥革命杭州總司令官、反袁護國軍長童伯吹16-20歲在此讀書)

拜經臺:在東天門內,前童秀才、貢生讀書處

梁皇庵:三次辦梁麓初級小學,一次辦夜校

慈善:梁皇寺內辦西鄉儲穀倉、借穀倉、廣儲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