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中的“烏金丸”究竟是否存在?

琅琊榜中的“烏金丸”究竟是否存在?

琅琊榜

我們先來看一看,哪些古籍上記載了烏金丸這個藥:

1. 宋代《聖濟總錄》卷七十六:烏金丸

組成:巴豆(毒),大棗

功效主治:止瀉。主治赤白下痢。也就是暑溼、疫毒所致的痢疾。

2. 宋代《太平聖惠方》卷二十四:烏金丸

組成:槐鵝,羌活,白附子,天麻,枳殼,皂莢,躑躅花,麻黃,胡桃瓤,烏蛇,臘月鴉,臘月狐肝。

功效主治:風毒攻注皮膚,遍身瘙癢,煩熱多汗。

3. 宋代《楊氏家藏方》卷一:烏金丸

組成:坯子胭脂,硃砂(毒),人參,乳香,藕節,羊蹄根,青竹茹,烏賊魚骨,甘草,細松煙墨,川芎,草烏頭(毒)。

功效主治:大風疾,眉須墮落,鼻柱崩倒,語音不利。

4. 宋代《魏氏家藏方》卷七:烏金丸

組成:幹棕櫚、乾薑、大橡斗子、烏梅、白礬末。

功效主治:腸風髒毒,下血不止。

5. 宋代《女科萬金方》

組成:阿膠,熟艾,谷芽,麥芽,龍衣,蘇木。

功效主治:催生護產。用於臨產艱難,橫生逆產,胎死不下,及產後諸病,婦人帶如魚腦者。

6. 明代《古今醫鑑》卷十三:烏金丸

組成:牛黃,蘆薈,琥珀,胡黃連,人參,白朮,黃連,檳榔,三稜,莪術,地骨皮,水紅花子,百草霜,伏龍肝

功效主治:小兒癖塊發熱。類似於嚴重的小兒飲食積滯,腹中有癖塊。

7. 清代《婦科玉尺》卷五:烏金丸

組成:烏頭(毒)、烏附(毒)、莪術、艾葉。

功效主治:赤白帶下。也就是婦科帶下病。

8. 清代《成方便讀》卷二:烏金丸

組成:香附,官桂,五靈脂,延胡,當歸,桃仁,烏藥,莪術,乳香,沒藥,木香,黑豆,紅花,蘇木,酒。

功效主治:婦人氣滯血結,癥瘕瘀痛,經閉。

9. 清代《馮氏錦囊秘錄》卷十三:烏金丸

組成:大黃

功效主治:溼熱痢疾。

10. 清代《女科切要》卷三:烏金丸

組成:阿膠,艾葉,谷芽,麥芽,蛇殼,五味。

功效主治:妊娠九月,或誤食熱物,忽然腹痛者。

11. 當代《中藥部頒標準》:烏金丸

組成:益母草,小茴香,川芎,補骨脂,吳茱萸,當歸,艾葉,白芍,莪術,蒲黃,百草霜,三稜,香附,熟地黃,延胡索,木香。

功效主治:調經化瘀。用於氣鬱結滯,胸脅刺痛,產後血瘀,小腹疼痛,五心煩熱,面黃肌瘦。

實際上,現在在市面上,仍然可以買到部頒標準的烏金丸。比如這個:

琅琊榜中的“烏金丸”究竟是否存在?

當代烏金丸

那麼,這些烏金丸裡面,究竟是哪一個與琅琊榜的比較像呢?感覺都不太像。

其實,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還記載了一種“烏金石”,甘辛溫有毒,中毒者,“昏瞀至死,惟飲冷水即解”,也許是這個原因,造就了劇毒的烏金丸。實際上,魏晉時起確實有一種劇毒的成藥流行神州大地,名為“五石散”或“寒食散”,延續存在了幾百年。

琅琊榜中的“烏金丸”究竟是否存在?

烏金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