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醫無二
什麼感受?急唄!
麻醉超人鋼鐵俠
我的感受有兩點:
2. 恭喜你,你的病情不危急、不嚴重。那些來到急診就有一群醫護人員圍上去噓寒問暖的患者才最可憐呢。
在急診看病,不是先來後到的順序看病,而是首先經過分診護士評估,危重的患者優先診療,不急不重的患者慢慢等待。所以等2-3小時很正常。有些患者等2小時候,發燒已經退了,自己不看病就走了,其實他根本不需要來急診。
急診夜鷹
(耳趙問答20180324)在醫療領域,排隊兩小時就診五分鐘的情況並不只是在門診,出現在急診也並非是笑話,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本原因在於在供求關係的巨大偏差,看似很不合情但卻實實在在合理。我讀研的時候在北醫三院耳鼻喉科工作過半年,那半年每週出一次急診班,從晚上5點到次日早晨八點,我一個人要處理所有來掛急診的患者,每晚就診的人數大約是30-60人之間。高峰期在晚八點到凌晨兩點之間,這個時間段就會出現在診室外排長隊的情況,遇到外傷縫合,氣管切開自己根本忙不過來,還得通知二線值班人員來幫忙。相比我們專業,急診內科醫生的工作量更大,他們雖然是兩名醫生值一線,一旦碰上危重症,依然會忙得整夜腳打後腦勺。很多患者不理解,抱怨為什麼不多安排一些醫生,我說一個數字大家就明白,全國有執業資格的耳鼻喉科醫生人數只有三萬多,這裡面還有很多無法獨立出急診的新手和年邁的老醫生,哪有那麼多醫生可以安排啊。
最後說一句,在急診,疾病的輕重程度要比掛號的順序優先,真遇到危急生命的急病,醫生會優先處理的。不是危重疾病,儘量別以白天沒時間看門診的理由去看急診。
耳科趙醫生
這種現象很正常,原因也很簡單,急診醫務人員太少,病人太多!
就在昨天,身為急診醫生的我便經歷了一場投訴風波:
一位排隊等候看病的年輕女性突然大吵大鬧起來,揚言要投訴,理由是自己排隊90分鐘卻還沒有看上病。
“如果病人死了,你們負責嗎?”
其實這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大多數病人都是要經過分診的,如果發現病情危重或生命體徵不穩定,肯定是會放進搶救室或優先診治的。
其實,這個病人只是急性扁桃體炎後發熱,並無大礙,也無需搶救。
在瞭解了病情之後,我並沒有理會她的無理要求,因為在她前面還有十幾位同樣已經等候了許久的患者。
說直白一點,像這位年輕女性一樣的人就是自私、矯情、無知罷了。
但是,問題的關鍵是:為什麼這種擁擠爭吵的情況會成為常態?
我想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2、人民群眾普遍缺乏基礎醫學常識,甚至有成年人因擔心發熱燒壞了腦子而同醫生或其它病人爭吵。
3、自私!急診的急指的是患者病情危急,而不是指患者缺少時間,也不是單純指檢查化驗速度快。但是,有些人卻總是認為:急診就應該看病速度快,化驗速度快!
4、醫務人員人力資源不足,尤其是急診和兒科。至於原因,我已經多次說過。
最後,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不要為了一張病假條便掛急診號,不要因為急診化驗速度快就擁擠到急診,儘量不要因為一些沒有必要的原因而來到急診,把寶貴的急診資源,把急診醫生的時間都留給那些真正需要的危急重症的患者。
因為,你搶佔的不僅是急診醫生的時間和急診資源,而是別人生命的機會。
否則,總有一天,別人也會搶佔你的生存資源。
最後一支多巴胺
也就是說,百姓遇到一些相對複雜的疾病時,還是不得不去排這種急診,去扎堆兒。
另一方面的問題是,很多人在就醫的判斷上存在著小題大做的情況。
小到頭疼腦熱,感冒發燒和一些不明原因的疼痛,很多事可以忍忍去排正常門診的情況,但是很多人仍然選擇了急診,尤其是兒科。
最後醫生的處置,往往是建議多喝水,或者開一點藥物而已,得到這樣結果,家長和孩子已經等待了往往三、四個小時!
遼瀋名醫
我不得不說,在中國看急診,真的是已經很快,很方便了。
在這種背景下,急診科排長隊自然不會是什麼稀奇事了。當然,會有護士預檢分診,如果有要命的疾病,一定會優先進入診室處理的。
所以醫生真的已經很努力,但是醫生累死了,也看不完這麼多病人。
24小時接待,VIP一樣的服務,這裡面的成本有多高?你願意支付嗎?
鄭醫生百嗑
林觀察
患者痛苦的等待
患者排隊2-3小時看不上急診,表示真的特理解。看急診就是因為症狀緊急。從患者身體面部語言,都能特別直接的感覺到患者的痛苦。2-3小時在病痛中焦急的的等待。感受可想而知。
醫生半天看60個病人 沒時間吃飯喝水上洗手間 累的一身疾病
醫生生存狀態什麼樣的呢。
很多醫生都有腸胃病,結石。很多人說你們不是醫生麼,怎麼會得病。對呀,這樣高強度連軸轉,還不能喝水上洗手間,經常性的不按時吃飯。醫生是為了給患者看病。把自己燃燒的快燈盡油枯了。
醫生忙的要死 患者等的情緒絕望!
現在說全國,我引用的數據是國家衛計委2017年衛生統計年鑑。而不是主觀臆造。主觀臆造對社會的進步是沒有幫助的。
2017年截止12月底,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達接近80億人次,有80億人次,就必須有足夠的醫生提供診療。
醫患尊重 多做預防 解決之道吧
能夠做到的是,我們普通老百姓增加醫學知識。
其中一個方法,是患者多來頭條,看醫生們的科普文章,多做預防,減少病痛。第一自己不痛苦,第二也減輕家人的痛苦。
互相尊重,加強基本醫療知識,做好預防,目前看是暫時的緩解之道
王慶偉
首先,急診掛號排隊是一個偽命題,世界上沒有哪個急診室需要掛號排隊的。急診搶救室是在病患出現危急情況,120院前急救至搶救室就診。這種情況病人不會排隊。
解釋:①急診檯面不是急診室,屬於門診,排隊2~3小時正常,國外門診需要預約很長時間。
②請感冒,胃腸炎等患者門診就診,醉酒外傷患者急診室留觀,重症患者請120至急診搶救室就診。這樣可以減少患者人數。
③我國抗生素濫用現象嚴重,需要進一步限制靜脈抗生素使用,並通過有關部門對群眾宣教解釋,防止不必要的衝突。減少輸液也可以減少患者擁堵現象。
④長遠來說,需要推廣全科醫學,引導患者社區首診,提高醫護人員社會地位,保證醫護人員人身安全,引導優秀學子學醫,讓優秀學子願意學全科醫學,提高醫學專業門檻,提高社區醫療服務質量。
對於全科醫學,我想說,即使目前醫務人員緊缺,也不能濫竽充數,通過提高硬性指標(本科以上,有職業資格證)淘汰一部分過時的不進步的好吃懶做的醫生。培養優秀教師團隊教學,而不是讓全科教學成為垃圾桶!天天上上些沒用的課!天天打雞血!搞的像傳銷組織!形式搞的好,就耽誤學員學習進步,藉口搞虛假政治。提高基地出站要求,讓逼著學生去學習,對於不進步的學生也要淘汰。同時呼籲給與基地學院基本的生活保障,讓學員沒有後顧之憂。
⑥另外,呼籲大家謹慎看中醫,謹慎吃中藥,現在太多人靠它養活,和鋼鐵一樣。呼籲高中生選擇專業需謹慎,學科學,不推薦學中醫,說太多不好,打住了。
近期來看,變革時代的醫護應該會付出更多。患者需要更換就診的習慣,學習更多的醫療常識,理解醫護一線工作人員。
希望我們醫護、患者、政府共同努力配合可以改變現狀。
守法的烏龜
2013年9月份,那天是我18歲生日,因為是週末,所以在傍晚和幾個同學相約去學校籃球場打球,都說是禍躲不過,這一天我過了一個最獨特的18歲生日。
拿到結果後醫生準備給我復位,但因為時間太久我的手臂已經腫的非常粗了,醫生為我復位5次未能成功,我疼的眼冒金星,最後沒辦法才去打麻醉,整個過程又耽誤了將近一小時,等處理完打上石膏已經是快到十二點了。
到了現在我的手還有後遺症,根本沒法使大力氣,去健身房做不了力量訓練,只能跑步和仰臥起坐,連臥推那些都做不了,儘管已經過去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