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指出 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的排放量正在增加

最新研究指出 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的排放量正在增加

根据一份新报告 ,导致臭氧层空洞的被禁物质的排放正在增加,但没有人知道谁是罪魁祸首。

目前,科学家正在寻找这一被禁物质的排放源并试图阻止这一现象继续发生。科学家们认为,该被禁物质的排放源位于东亚内部的某个地方。

氯氟烃过去在冰箱,气雾剂罐和干洗化学品中很常见。 但是,根据1987年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它们被禁止使用——研究发现,它们导致了每年9月都会在南极臭氧层上出现的巨大空洞。

臭氧层是一种脆弱的气体屏障,可以保护地球上的动植物生命免受强大的紫外线照射。 当臭氧层被削弱时,更多的紫外线可以穿过大气层并影响人类,使他们容易患上皮肤癌,白内障和其他疾病。 紫外线对植物也可能有不良后果,包括作物产量下降和海洋食物链中断。

在全球采取一致行动之后, 臭氧层的空洞逐渐开始好转 ,但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科学家发现了来自不明来源的氯氟烃的急剧增加。

“需要进一步的工作来弄清楚为什么CFC-11的排放量正在增加,以及我们最好能尽快地采取行动应对。”该研究的主要作者NOAA科学家Stephen Montzka这么说。

“最后,我们得出结论认为,很可能有人可能正在生产某种产品,导致了氯氟烃进入大气层”他说。

“我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是为了某种特定目的,或者是无意中作为某种其他化学过程的副产品而制造的。”

Stephen Montzka说,如果新的排放源可以被发现并很快被处理,对臭氧层的破坏应该很小。但是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原本就恢复缓慢的臭氧层可能面临着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复原的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