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溯源真假酒 上海成立“酒类区块链联盟”

区块链技术溯源真假酒 上海成立“酒类区块链联盟”

去年12月,央视报道了一起涉案金额3亿元的进口销售假冒红酒案,案件查获了数万瓶假冒澳洲知名葡萄酒品牌奔富、法国葡萄酒拉菲的劣质红酒;日前,一则“一瓶售价1399元的进口葡萄酒,实际价格仅为11.5元/瓶”的新闻,则又一次撕开了进口红酒的潜规则……

事实上,进口葡萄酒业乱象诸多:如廉价无名的进口葡萄酒入市后,价格翻几十倍高价出售给消费者;注册空壳企业,造假生产地,虚构品牌历史与文化以高价售酒;国内灌装勾兑,冒充“原瓶进口”;钻法律漏洞,保税区产酒后,以进口酒名义入市等等,早已备受舆论的诟病。

面对现今扫码方式的“盲区”,区块链技术已在食品追溯领域试水

目前,中国的葡萄酒零售市场价值约为780亿元,进口葡萄酒占三分之一左右。2017年,我国进口葡萄酒总量同比增长44.58%;进口额同比增长34.30%。但进口葡萄酒由于信息不公开、不透明,产品类别及质量没有统一标准,导致酒类产品价格参差不齐、价格和价值不匹配等乱象丛生。普通消费者无法准确鉴别产品的真伪,很容易上当受骗,消费者与经销商、酒商之间也缺少信息互通的有效途径。

尽管酒类监管部门一直在探索酒类管理新模式,积极解决酒类企业经营中的难点、痛点、堵点,如大力推动酒类诚信经营示范店的创建、搭建相关追溯管理平台等,然而,现今酒类企业通过扫码获知产品相关信息,进行溯源并开展防伪的这种技术仍可以进行造假:如通过复制真正的溯源码供消费者扫码验证,回收正品包装后再二次灌装进行造假,仿冒一个溯源系统供消费者查询等方式以假乱真等,这样一来,产品真假依然难以辨别。

由区块链技术支撑的交易模式则不同,买家和卖家可直接交易,无需通过任何中介平台。买卖双方交易后,系统通过广播的形式发布交易信息,所有收到信息的主机在确认信息无误后记录下这笔交易,相当于所有的主机都为这次交易做了数据备份。即使今后某台机器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数据的记录,因为还有无数台机器作为备份。

区块链技术将应用于全市500家酒类零售等门店,重点打造10款样板产品

在公益领域,用户捐的每一笔钱、每经过一个节点,平台都会盖上一个“邮戳”,这样可保证用户捐的每一笔钱都是透明、可追溯、难以篡改的。在商品打假方面,目前已有部分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海淘奶粉,只要用区块链相关技术扫下,就能知道是不是正品。在上海,红酒进口商D.I.G利用区块链和互联网技术,从海外酒庄开始,对生产、运输、进口、销售各环节酒类商品信息的收集管理,形成一个酒类商品流通全程可追踪溯源的信息全监管网络。具体的做法是,每瓶进口红酒都贴上二维码标签,一物一码注册在区块链系统上,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产品瓶身的唯链区块链二维码查到每一瓶酒的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包括产品基本信息、产品流转信息等等,完全的透明安全不存在任何人为性。

“区块链难以篡改、共享账本、分布式的特性,更易于监管接入,从而获得更加全面实时的监管数据。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外酒庄及进口商加入区块链酒类追溯服务平台,消费者直接从市场上就可以买到以区块链技术来鉴别、溯源心仪的酒类产品。”上海酒类区块链联盟理事长、上海商情信息中心主任原立军说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