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人格:“其实你很好,但要有人懂”

讨好型人格:“其实你很好,但要有人懂”

看了一期《奇葩大会》

蒋方舟在节目中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讲述了她是如何治愈了自己的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也重新被人提起

其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这样

懂得照顾其他人的感受

但在不经意里忘了考虑自己

导致自己过的很累

讨好型人格:“其实你很好,但要有人懂”

曾经有个朋友,工作非常努力

领导和同事也对她非常认可

大家都评价她是个善解人意的姑娘

但其实她每天活在焦虑之中

别人的一个小语气,在她那里都会被放的很大

她非常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好

心情总是随着别人的态度改变

其实,善解人意不是一件坏事

但过分忽视自己的感受

往往会伤害自己

刚刚那句话该不该说?

对方听了会不会不高兴?

对方是不是会对我不满?

这些心理活动

在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

内心会反复出现

久而久之

就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不敢发表和别人不同的意见

讨好型人格:“其实你很好,但要有人懂”

你总是担心会给别人造成麻烦

会让别人感觉到难堪

却从来不知道,也许别人从来没有为你想过

在你为对方的一个小举动彻夜难眠的时候

可能对方压根都不知道自己做过这件事

其实放弃这种挣扎

你会发现,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讨好,这件事本身就意味着牺牲

朋友有困难,我怎么可以不帮她?

如果不加班加点,领导一定会不满意的

既然他不想做就让我来做吧

我不想麻烦他

很多有「讨好型」人格的人

内心都住着一个渴望被爱的小孩

希望满足别人的期待

就像一个小孩不敢违背大人的意愿

讨好型人格:“其实你很好,但要有人懂”

你常常能够察觉到他人的情绪

也会理解他人的需求

你会懂得照顾别人的情绪,体谅别人的难处

懂事到什么程度呢,说话从来不会很大声

不会向别人开口寻求帮忙

总是默默承担地属于你的与不属于你的

就这样久而久之大家都习惯了

没有人惦记着你的好

想起了一句话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懂事的姑娘没人疼」

讨好型人格:“其实你很好,但要有人懂”

《请回答1988》里说:

懂事的孩子,只是不撒娇罢了

只是适应了环境做懂事的孩子

适应了别人错把他当成大人的眼神

懂事的孩子,也只是孩子而已

大家往往都只看到懂事的人有多好沟通

却从来没有考虑过让他懂事的原因是什么

只是给他施加包袱,绑架他的善良

却总是忘了他一个人的时候有多孤独难过

所以,有时候我真的希望你们不要那么懂事

我宁愿你们自私,冷漠一点

我宁愿你们更洒脱,更不受控制一点

你要敢和不同的声音抗衡

你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你要毫不妥协,不委屈自己

讨好型人格:“其实你很好,但要有人懂”

杨绛先生说过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讨好型人格并非会一直跟随着你

试着从小事开始改变

关注自己的内心想法

多考虑自己的感受

多给自己一些肯定

多给自己一些宽容

多对自己说:别人喜不喜欢我

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我做这件事会让自己开心吗?

简单地说

就是从讨好别人,变成讨好自己

这种倾向一旦得到改善

身上的优势也就会慢慢显现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